在海一方丨随感四则 - 世说文丛

在海一方丨随感四则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传统


所谓传统,是指仍然活在当下的文化元素。传,在传承着;统,在过去与现在的时间轴上共振着。有位日本学者说,价值观可以遗传。当时见到此说有些吃惊,后来又见到“文化基因”一说,就慢慢把这种说法带入了现实观察。从理论上说,文化传承自然是不能割断的,但要看到它怎样“活”在当下,则更有启发性。

维特根斯坦用“家族相似”的概念来比喻语用学上的道理。一个家族中的人不会有完全“相同”的,只会有大致“相似”的。他的意思是指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会产生变化的含义。语言尚且如此,何况“存在”意义上所说的独立的个人。那么,文化基因的传承表现在具体的人身上,也只能是相似性,而不会像拓片与刻碑那样对应。

卡西尔说“人是符号动物”;但我也相信:人不是符号。符号只是人后天获得的特殊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人自身。人是活生生的,并把自然元素和文化元素都融于自身,为此,人的变异性也是相当惊人的。这种“变异”远比传统哲学所说的“异化”复杂得多。异化是在普遍意义上说的,变异是在特殊意义上说的。

一个观念太重的人会让人感到可怕,观念而不是思辨使这种人显得“妖气”。但就是这种人,也是一种复杂的性格组合。舍去其性格的多则面不说,仅就观念性而言,这种人往往具有明显的典型性。如,读儒家言论时,每隔三五页,你就会觉得:这不是A君吗?读道家言论时,每隔三五页,你又会觉得:这不是B君吗?太相似了,是文化家族的相似性。当然,大多数人是杂家。不是先秦诸子意义上的杂家,而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意义上的杂家。我觉得,还是杂家好。

然而,最好是看不出什么“家”来,以达到海子所说的“只关心粮食和蔬菜”的程度。这很难,因为我们吃饱喝足了,甚至吃不饱喝不足,也要关心别的事情。


除酵


人何以会过分自恋,或过分自大?这使我想到圣经里“酵”这个说法。以色列每年第一个节日“逾越节”的第二天就是“除酵节”。按说人没有自信是不能做什么的,自信和某种程度的自赏是必要的,有自我动力才有人生的意趣。然而,自我被发酵后则会产生扭曲。那么,发酵的酵母是什么?大概就是自我意志和文化,尤其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因信称义”也不是要完全除掉自我,而是要除掉自我之酵和自我之义。

在意志哲学、存在哲学的视角中,人是绝对独立的个体。哪为什么会产生绝大多数“类型化”的人?比如中国大妈、中国文人等。我认为这是文化生态学意义上的“假集生”现象,与意志论和存在论所认识的“独立”的个人并不矛盾。我认为海德格尔说的人的“非本真的存在”和多样的文化角色现象,并不是存在个体(此在)的真意。看似是意志活动和文化生态“发酵”了生命自我,其实是自我利用了酵母,自我仍是主动的。


态度


有态度的地方可能没有真理。态度是刚硬的二元——拥护或反对。

支持“拥护或反对”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理,真理支持不了那么多个体的需求。

数学没有态度,数学是真理。

黑格尔说:真理是全体。黑格尔可能受到了圣经启示真理的教诲。启示真理从不割裂生命,而是以爱来呵护生命的整体——肉体和心灵。耶稣基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争执


气质相反或思维水平差距较大的人之间的争论,只有态度支持,没有真理支持;只有意志的对抗,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论辩。这是因为,气质区别不是一个理性的问题;水平差距不是一个可以说服的问题。如果你真的看透了点什么,又不得不说,也千万不要有说服对方,或辩胜的想法。这不可能,意志定律没有这么简单的规定性。只要争辩,就没有胜者,只有败者。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不要争辩。争辩是啥?不是坐而论道,不是像朱熹和陆九渊之间那样的“鹅湖之会”,也不是真理越辩越清,而是非洲稀树大草原上那样的生态景象——猎食与被猎食。

这里说的不是那种纯理论观点之争,而是那种只有既成观念而无思辨能力的争执。这种争执也是严肃的,但不是逻辑的严肃,而是生命的严肃,是稀树大草原上生态的严肃。说到这份上,争与不争也都无奈。


王起庆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在海一方丨随感四则》 发布于2021-5-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