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方丨张君嘉,从警界精英到诗词名家 - 世说文丛

周晓方丨张君嘉,从警界精英到诗词名家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01-诗人张君嘉_副本.jpg
诗人张君嘉(钧淇)2019年在美国

清风细雨岭逶迤,树影莲香浮美陂。

雾绕青山云出岫,桐披玉露凤栖枝。
举樽醉赏黄花艳,向晚贪看冷月移。
吟罢襟前秋似海,非如老杜苦低垂。

这是诗人张君嘉(笔名钧淇)近期创作的一首诗。读到这样抑扬顿挫、对仗工整、蕴意丰满的诗句,您是否会以为作者是一位出身书香门第,家学渊源的古诗词大家呢?

其实不然。张君嘉是一位农家子弟,自幼生活在贫瘠的平度乡村。18岁中学毕业后,张君嘉当过公社报道员、村干部,1978年考入山东公安学校。毕业后从平度到城阳从警30年。退休前,他是市人大代表,城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近几年,在《中华诗词》及报刊发表诗词作品数百首,现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和青岛市诗词学会理事、城阳区诗词学会会长。

一个老警察、老干部,怎样就走上了文学创作,特别是中华诗词的创作之路的呢?

这还要从他的中小学时期说起。那时,没有现在这样的读书环境,也读不到什么好书。有一次,他从同学那里偶然获得一本残缺不全的繁体竖版《唐诗三百首》。看到这些古诗词,他惊叹老祖宗能创作出如此之美的诗词并传诸后世。从此他知道了李白、杜甫、白居易,开始逐步走近中华诗词。高中时,虽然可读的书仍不多,但古典名篇已经可以读了。于是他又读了很多古体诗词,苏东坡、辛弃疾、陆游、李清照……

他高中毕业时的70年代中期几乎看不到写古体诗词,因为当时仍被认为是“四旧”。他在公社做通讯报道员,偶尔也模仿写一些类似的古体诗歌,后来回村当文书,仍坚持不懈地写作。作为农家子弟,他深知,读书写作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

恢复高考之后,张君嘉进入山东省公安学校。在校两年,他全部业余时间都用来读书,从图书馆借来古典文学名著,把喜欢的诗词抄下来。两年里,居然抄写了一大本。在每天的日记里,他都要抄一首古诗词,每日一诗,成为功课和习惯。现在他能背诵的很多古诗词,都得益于那个时候。

毕业后,他进入平度公安局成为一名警察,繁忙的工作,办不完的案子,出不完的现场,写诗的冲动逐渐淡化。从警30多年里,虽然没间断读书,却也很少写旧体诗词。

他从预审员做起,直做到政委、局长。2000年,他调任城阳区任公安局长。担任平度市公安局长期间,他认为要提高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就要提高干警的文化素养。他开始探讨公安文化建设,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0年9月,调任城阳区公安局长后,他继续推动文化育警,办起内部小报,发动民警投稿,要求民警每年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后感,组织民警文学创作,举办文学作品征文,发动民警著书立说,并设立奖励基金。作为一局之长,他带头学写一些古体诗和回忆散文。有了几十年阅读、练笔的积累,一旦进入创作,他便一发不可收拾,一年多的时间,居然写成了一本诗文集。从此,无论工作多繁忙,他总是抓住点滴时间写作。通过开通诗词博客,他认识了很多水平极高的诗友,开拓了视野,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于是他立志,决心发奋赶上来。

2009年10月,他转任城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远离了繁忙的警务一线岗位,得以有更多的时间,开始认真研读古人的诗词名篇,潜心研究诗词格律,并尝试按照格律的要求创作。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时才算真正进入中华诗词创作。

很多人有一种错觉,认为旧体诗词因其严格的格律,束缚了创作。但在张君嘉看来却不然,他认为这是体现诗词美的一种必要形式,旧体诗词一旦离开了其特有的格式,诗的美感便大打折扣。熟练地掌握了格律之后,他写诗词的水平便有了明显的提高。从此,他的诗笔随着他走南闯北,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所感所悟,畅快地表达自己的情怀。他在名山大川中徜徉,在旖旎的风光里陶醉。当律绝不能完全表达内心的激情时,他开始学着写长篇古风。当十分投入地写完一首长韵时,他会感到有一种浑身通透的畅快淋漓。写这样的诗,他越发感到得心应手。随着创作的逐步深入,他的诗词逐渐形成了趋于豪放的风格。

2014年,青岛出版社给他出版了一本诗集《钧淇吟稿》。在此过程中,他得到了北京等地诗词界名师的指导,创作水平由此上了一个新台阶。从此,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即每年创作不少于100首诗词,2019年,他竟写下了140多首,至今,已写下了1300多首。

对自己走过的创作之路,张君嘉有深有感触。他认为,写诗的人一定要有情怀,格调要高,人品要好。要像杜甫那样,发自内心的善良,有家国情怀,才能写出流传千古的佳作名篇。否则,技巧再好也写不出好诗。张君嘉做公安局长时,反复教育民警,我们的一言一行,一定要对得起老百姓。他对民警说:谁跟老百姓过不去,我就跟他过不去。在他眼里,百姓就是衣食父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带领下,平度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局,他本人先后两次荣个人二等功,被评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

张君嘉明白,自己童年时期没有那种诗书开蒙的环境,学写古体诗词是半路出家,根基不厚,文化积淀不深,无法跟那些家学渊源的大家相比,因而现在他感受到了在创作上升空间的瓶颈,而且他也承认自己天赋不足,弥补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要比别人多花几倍的时间和精力。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要节约宝贵的精力,因为很多书还没读,就是说,要用巧劲。

请欣赏张君嘉的新作《金缕曲·清明祭双亲》:

“寒食潇潇雨。乱云低,烟笼柳岸,莺栖寒树。梦里双亲犹似昨,愁洒乡关小路。松柏绿、梨花飘絮。村外时看桃李落,听林间、杜宇悲声诉。春雨霁,湿陵。
焚香一缕飞天幕。怅东风、吹衣冷峭,送来愁绪。几载慈亲今可好?叩拜青山守护。且酹酒、坟前轻语。欲寄思情谁堪托,望云间、惟有寻鸥鹭。清露下,泪如注。”


学者李工在评价张君嘉这首作品时感慨道,他的作品呈现出海阔天高的意境,演奏出情深意长的旋律。这大概不是创作技术的娴熟,这样的襟怀也不是学来的,而是精神升华的结果。这是踏在地上的诗人才有的凌云情怀。作为现代诗人,张君嘉却有着传统浓厚的拜祖敬亲情结,于是,寻常的祭祖在他那里便生发出不寻常的情思意绪——让潇雨、乱云、岸柳、乡关、小路、莺栖、梨花、春雨、陵墓、焚香、天幕、青山、鸥鹭等意象,浑然天成为一幅美丽动人的雨中清明水墨画,勃发着情景交融的东方艺术的审美光彩。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人物周刊》
2021.5.10 A7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周晓方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周晓方丨张君嘉,从警界精英到诗词名家》 发布于2021-5-10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