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文丨相逢唐纪青老师 - 世说文丛

王振文丨相逢唐纪青老师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唐纪青、王振文、吴胜泰_副本.jpg唐纪青(前左)、吴胜泰(后)与王振文合影

今年,侨胞王家樑先生举办的“联谊杯”决赛的那天,吴胜泰老哥通知,唐纪青老师出席并颁奖,希望大家赛场一聚。我当然欣然前往。微信联系多日,终得一见,岂不幸会。

最初与唐老师“直接交往”已近一甲子。不过那时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当年唐老师在十三中协助工作,任该校足球队教练员;我是二中少年足球队队员。

1964年暑期,国家在青岛举办“全国十城市少年基层单位足球赛”。为迎接这一赛事,春季青岛就进行选拔。那年月青岛市的普通中学配备足球体育教师的学校不多,青岛市体委和教育局联手特派遣唐纪青到十三中、金天民到十中、李博龙到四中指导帮助完成这项特殊的任务。全市六所中学校有资格参加此次选秀择优,其中二中、十中、十三中三校实力相当。二中与十三中的那场比赛打得异常激烈。双方攻守转换特快,这边禁区一阵风声鹤唳,转眼那边球门前一片刀光剑影。比赛始终争夺拼抢,局面胶着。结果二比二双方言和。纵观后面盛夏的全国少年基层足球赛,十三中与二中的这场比赛所展现出的技战术水平和场面的观赏性,不逊色于其中任何一个场次。这足以反映出青岛少年足球训练水平之高,自然这里凝聚唐纪青等足坛前辈付出的智慧、精力和汗水。

唐老师说,比赛后的次年,那次全国少年基层冠军队梅县队打来电话,向青岛市道歉。他们舞弊,提前将全县最好的球员集中到东山中学,影响了青岛队晋级和最终的名次成绩。如今当下足球界的黑哨与黑幕,难道就是从这少年抓起的?

在青岛这方足球的热土上,热爱关心足球运动的人几乎无人不晓唐纪青老师年轻时曾司职青岛足球队的守门员,不过知道他是打排球出身的可能为数不多。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从唐老师的身高看出些端倪。刚解放,具备唐老师这样身材的人是很出众的,私下大伙儿都亲切的称他“唐大个”。

1952年,新中国在天津举办了第一次全国篮、排球赛,唐老师作为青岛排球队主力队员赴赛。队长兼教教是山东大学的江福来老师。

1972年我也曾入选青岛排球代表队。

1978年我考入山东海洋学院,在江福来教授的执导下,两年后参加了山东和全国大学生排球赛。相隔近四十载,能与唐纪青师出同门,是不是有点缘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识何必曾相逢。白居易的调门有些委婉凄美,不过却道出“千里姻缘一线牵”旷古情义。

像唐老师这样,在体育运动中,一个人兼项和转项事情屡见不鲜。

1973年海军足球队与北京青年队有过两次交手。北京青年队的主教练是曾雪麟。令人奇怪的是,该青年队只配有一位守门员。听说,另一位守门员准备从排球或篮球队遴选。

足球场上唯一一个可用手触球的人是守门员。这个位置要求运动员需具备良好的弹跳力、灵敏反应力和身体柔韧性。这也是对排球运动员的要求。足球守门员与排球联姻,此处有了渊源和必然。好像曾雪麟与唐纪青情况类似,都是排球队员兼足球守门员。

曾雪麟,大名鼎鼎,1988年北京工体“五一九”“惨案”导演者之一。不过他带的这批北京青年队真涌现出不少英才,如沈祥福、刘利福、唐鹏举等。唐鹏举的远射堪称一绝,是北京队和国家队重要的得分手段之一。记得在先农坛比赛时,十八码外过半场禁区之外,一有机会,小唐拔脚就射,球似出膛炮弹直奔门框边角。那场比赛小唐两次远射打中门楣,我作为守门员站在门区,只听门框轰然一震,没做出任何反应。庆幸的是小唐运气欠佳,海军队躲过两劫。足球是圆的,比赛的胜负有侥幸的成分。

远射,现在越来越成为世界强队进攻采用的锐利锋刃。

上世纪六十年代,唐老师率青岛足球队参加全国乙级联赛,就曾安排戴春藩做凌空远射的专题训练。

山东省体工队成立之初,有些队伍在山东大学训练。搞击剑的肖杰经常到担任省足球队教练员的唐老师处叙谈。唐老师见小伙子一表人才,身体素质不错,反应灵敏,有悟性,于是吸纳他入足球队担当守门员。

上世纪六十年代,见过肖杰镇守山东大门的英姿。黑色的运动服、黑色的鞋袜、一身黑装立在白色门框下,分外醒目,颇有饰演“佐罗”法国影星阿兰德龙的范式。特别他弃门而出、奔跑迎球的身影,轻捷、俊朗、健美,真像密尔沃基原野上驰骋的雄鹿。

世上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955年全国大中城市足球分区比赛(上海赛区)青岛足球队“意外”夺冠,关键一役与东道主上海争锋。上海人占尽优势,青岛兄弟只能固守伺机。最后方两道防线是四位身高一米八零以上的山东汉子——守门员唐纪青、后卫王德章、杨昌、贾寿庆,他们接受了考验。上海队边锋李尧技艺高超,异常活跃,在前场边区屡屡传中,给青岛队造成巨大威胁。好在三后卫协同联防、左封右挡。特别守门员唐纪青,凭借出色的弹跳、迅捷的择位和恰到好处的出击,将沪上人李尧传中的高球,每每“九天揽月”,一一化解。

如果说此役胜利的桂冠戴在唯一进球功臣——崔岱志老师的头上,那后方防守的四员战将就是冠军的基石。

现在尚有青岛人记得1979年第三届全运会山东足球队夺冠,知道1955年全国足球分区赛的人不会太多了。要知道,五十年代那个冠军,尽管只是全国分区赛,但由于上海市参赛,其含金量与全国运动会不分轩轾。

建国前后,上海是中国体育文化的第一重镇。其分量之重远超现代人想象力。那年月的足球运动员——李惠堂、孙锦顺、戴麟经都是享誉国际的球星。第二届全运会后组建的国家队,上海队有六人入围。加上八一队的上海人徐根宝,至少七人。翌年初冬金边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打进当年世界杯前八名北韩一球星,右边锋王后军传中,前卫刘庆泉头球破门。

记住1955年在上海曾奉献上佳表现的青岛足球队后方线四位身强力壮的山东大汉吧。后方线如此齐刷刷的身材条件,不仅当年华夏大地绝无仅有,就是现在全国足球职业联赛也难觅。

还有一传一射的胡亦明和崔岱志。

唐纪青老师是礼贤学校(青岛九中)的学生。1950年高中毕业报考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并被录取。尊重父母意见,留青考入青岛金融系统。没坐两年办公室,1955年上海比赛归来,越明年就应邀去山东足球队(当时称山东体育训练班,简称体训班)拿起教鞭。从此再也没离开体育阵线。

这是爱好兴趣和特长;这是选择;这是命运的呼唤。

唐老师,从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到体育运动的专业管理者——运动场场长,角色在转换,对绿茵场的一往深情始终不变。辛勤耕耘、兢兢业业,硕果累累、桃李天下、功勋卓著。

七月七日是唐老师生日。今年是老人九十寿辰,新中国足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年维泗送来寿帐“开诚心布公道”,意在推崇赞美唐老师足球竞赛执法公正严明。岛城足坛名宿赵书田、吴胜泰登门献上祝福的诗篇。青岛媒体电视台做了专题报道。一时传为美谈。

人生似河,人生如歌。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就像款款深情之碧水,淌过中欧的山峦、田野和村落。站立在世界华丽音乐厅穹顶之下,卡拉扬双手恰似有些守门员接球前,和排球队员上手传球的手型,在胸前翻动,两股山泉清灵汩汩流淌出来。老而弥坚,卡拉扬满头银灰,后背微微隆起,闭目凝神,灵魂仿佛升腾,那浸润乐章的神态,就像一尊大理石雕像、一座丰碑定格在人们心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振文丨相逢唐纪青老师》 发布于2021-5-18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