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高丨文学:清贫、寂寞、小众的逸致——青岛文学馆一瞥 - 世说文丛

赵守高丨文学:清贫、寂寞、小众的逸致——青岛文学馆一瞥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下午,从医院出来,顺道去了心仪已久的青岛文学馆。估计就连青岛的本土老乡也少有人知道还有这么个地方——湖北路5号,“青岛文学馆”。
       
一座不大的三层小楼,一个植有翠竹的小院,一个小小的院门,不仔细看,倒像个住家户。可是院墙上新砌的文学馆的大字,却告诉你,这个小楼,小院,小门,构成了中国首家城市文学馆。       

文学馆2.jpg

走进窄小的大门,进入馆内,狭小的过道,小小的房间,小小的展橱,不太丰富的图片,文字,书籍,杂志,报纸,汇成了百年青岛文学的历史,激荡着百年青岛文学的风云,诉说着百年文学的沧桑。这里有岛城本土作家的介绍,也有客居青岛的著名作家的履痕,有享誉世界的大家,也有活跃我市的文学工作者。要列名字太多太多,在此就略去了。       

文学馆3.jpg

这个馆,除了小之外,还有个特点就是冷清。一个下午,除了我这老翁外,只有两个青年人,大概是大学生吧!她们两个坐在阅览桌旁安静地读书。       

文学馆4.jpg

我匆匆浏览了一个小时,就在寒风中离开了。一路上,我在想:文学到底是什么?它像教科书说得那样伟大吗?它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吗?它可以裹腹充饥、养家糊口吗?它可以赚得银子买房买车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或者是不敢肯定的。       

文学,恐怕只能是一个花瓶,一种点缀,一种消闲,一种逸趣。它或许像人们吸烟,喝酒,打牌,下棋,品茗,一种爱好,一种逸致。它成不了面包,成不了来福枪,成不了饭碗。所以,不要动辄就称伟大,真正主宰世界,橇动历史的还数不上它。       

可是世上总有一些人钟情于此,痴迷于此,把大好时光都献给了它。我自己就属这样的傻帽。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喜欢文学,直到今天年逾古稀,钟情与它足足六十多年了。我不吸烟,不喝酒,不喝茶,不打牌,读书,涂鸦,成了陪伴我一生最大的爱好了。但说到底,它只能是一种爱好,一种闲情逸趣,养家糊口,还得靠吃粉笔沫子。       

走出老远了,回首远望,文学馆在寒风中冷清地站在那里。它在滚滚红尘中,只能寂寞,清贫,小众,孤独地生存着。       

2016.3.8


赵守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赵守高丨文学:清贫、寂寞、小众的逸致——青岛文学馆一瞥》 发布于2021-6-2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