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的火柴生产,始自第一次占领青岛期间、日本国内工业资本的来华投资。其中1918年开业的青岛燐寸株式会社,是由日本共同燐寸株式会社投资建设的。“共同燐寸”是1917年由“泷川燐寸”和“帝国燐寸”合并而成的“东洋燐寸株式会社”的子公司,而“东洋燐寸”的背后是号称日本火柴大王的“泷川家族”。
“共同燐寸”的“共同”二字,源于KONDO一词的读音。这从青岛和济南两厂都使用的“三阳”火柴商标与日本的KONDO MATCH为厂铭、“三羊”二字为牌号的相同图案得到印证。汉语称之“共同燐寸”的,正是日语罗马字对应的KONDO。而从KONDO找到与“近藤”之间的完全吻合,还是在几枚早期日本火花发现的某些相似因素和近似答案。
首先是一枚单色贴标,以对角线阴文的SAFETY MATCHES英文字对应日语的“安全燐寸”,说明这是“安全火柴”。图案上下空间的“神户近藤谨制”与H.KONDO和KOBE对照,正符合“神户KOBE”与“近藤KONDO”的匹配。左上角的菱形司徽,是大多日本企业习惯选用的标识式样。
以HK的缩写作为“近藤”的识别标记,两枚红黑单色的标贴分别选择鸡、象为核心图案。除沿用瑞典语SAKERHETS-TANDSTICKOR表明是“安全火柴”外,在两侧两枚奖章之上还印有“KIGEN 2545”。KIGEN是日语“纪元”的罗马字,以公元前660年为神武元年,2545就是公元1885年。1885或为火柴生产的具体年代,或是以奖章图形表示火柴获取殊荣的时间。图中可辨的KOBE,说明火柴生产还在神户。
这样,在HK与“近藤”之间画上等号,大凡存有HK缩写的火柴商标,都可理解为“近藤”出产的火柴,比如风格一致的多枚“五子托福图”。
日本的火柴制造,诞生于明治维新初期的1876年。时代大背景下,火柴的出口自1877年就开始销往海外。在“松前商店”作为代理商的一枚标贴上,“大阪近藤别制”与“朝鲜一手贩卖”的上下文字,表明这是“近藤”专门出口朝鲜的火柴商标。从神户到大阪,火柴生产的基地在两种标贴上出现地理位置的细微变化,不过仍在工业发达的阪神地区。从一枚彩色的旗帜标贴中,可看出“大阪近藤燐寸制造所”是相对最为完整的厂铭描述。
在两枚圣女与双鹰的火花中,出现KONDO.SEI、即“近藤制(造)”字样的一枚,明显与KOYEKISHA为厂铭的标贴在图案构成上完全近似。KOYEKISHA,是1880年井上贞治郎设立的“公益社”之罗马字。就“公益社”而言,它是继新燧社、明治社、清燧社之后,日本早期主要火柴生产厂家之一。两枚商标对照,证明“近藤燐寸”与“公益社”在出产此牌号的火柴上存在某种关联。
“和合猴为记”的商标,是同孚泰洋行代理销售的一款日本火柴。两只猴子图案的左右两侧分别是OSAKA与KONDO的英文,正是大阪和近藤。“同孚泰”是广东华商潘霖生在神户设立的贸易公司,同其他旅日华侨经销日本火柴一样,此款KONDO火柴应由同孚泰洋行销售到国内。另一枚三猴蟠桃之图,仅标注了MADE BY KONDO的“近藤制造”字样。
当明治维新把日本带上“全盘西化”的道路后,“脱亚入欧”遂成为具体的实践目标。日本的火柴出口,在其商标文字上自然以英文居多。但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为主的火柴商标中,除去汉字本身特有的字形装饰外,生产厂家的名称大都以英文表示不得不说是其特有的识别符号。“福寿为记”标贴下端的KONDO SEIZO,就是“近藤制造”日语读音的罗马字表示。另一枚“日清监制”的“福寿”商标,则是KONDO.OSAKA JAPAN的日本大阪近藤。
随着火柴商标品类的增多和使用,KONDO MATCH CO. OSAKA即“大阪近藤火柴公司”的厂铭成了较为完整的称谓。体现在图案相同的两枚大帆船的火柴标贴上,如此的厂铭表述与“三羊”之图趋同一致。
1918年建成的青岛燐寸株式会社,于1920年发生重大火灾。次年工厂开始重建,并在济南设立祥阳火柴公司。1922年初春,济青两地的“三羊”同时开业。从1922年2月出版的《青岛概要》一书看到,罗列的四家火柴企业皆为日资工厂。其中青岛燐寸工场的经理人是近藤力藏,这让“共同燐寸”与KONDO、近藤之间的前后关系和名称转换,生出片刻停顿与无尽回味。
“概要”出版后十个月,中国政府正式收回青岛。接下来十几年,青岛民族火柴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厂家林立、产业兴隆,岛城独有、声名远扬。青岛的火柴,也在城市工业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2021年6月24日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