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高丨又见《读者》 - 世说文丛

赵守高丨又见《读者》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和《读者》分手,已有好把日子了。三年?五年?说不准。

最近在女儿家住了一段时间,她家不上WiFi,中午休息时,偷闲翻看一点书刊。看到一本2016年第6期的《读者》。和老朋友又见面了,既熟悉又亲切。

《读者》长胖了,从创刊时的48页增加到72个页码。身价也提高了,从每册三角钱提高到6元一册。不过装帧还是那么精美,内容还是那么丰富。粗读几篇,还是那样高雅、深邃、隽永、入心。

插图依然那样精致,用心,别具风格。每一幅插图几乎都是独立的作品。打开杂志,文章优秀,插图华美,让你爱不释手,欲罢不能。

我和《读者》相识大概有二三十年了,当时她的小名叫《读者文摘》。后来因为与美国的同名杂志就名称问题打了一场马拉松官司,改名为《读者》。当时全国的读者很为起名的事忙活了好一阵子。记得杂志题字是赵朴初先生,注册商标全国征稿,选中者稿酬一万元。在那个年代,一万元可是个天文数字啊!我到现在还十分欣赏这个“小蜜蜂”的图标。简洁,对称,含义深邃的设计,令人佩服。

数十年来,我断断续续、零零碎碎地读着这杂志,吸吮着它丰富而又有营养的乳汁,伴我在人生的路途上坎坷而行。除了自己阅读,我还推荐给学生读,我曾说过:“如果初中三年读三年《读者》,你的各方面水平要提高好几个三年档次。”我在辅导班中开设过阅读课,曾和学生一起读一期《读者》,一起交流,一起谈心得,我至今还保留着那些我讲过的《读者》,里面有我做的密密麻麻的眉批、随记,有我对她的真诚的热爱。

记得有个作家师永刚写了一本有关《读者》历史的报告文学《读者时代》。厚厚的一册。里面详尽记录了《读者》成长的轨迹。我阅读此书,也曾做过大量的读书笔记。朋友们有兴趣可以找来一读,不错的一本杂志。

reader.jpg

【附】有关《读者》的一点资料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然而《读者文摘》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行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读者不只有一个板块,有大字版的,也有幽默版的等。


赵守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赵守高丨又见《读者》》 发布于2021-7-1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