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胶河垂钓有感
姚哥庄村北,也就是胶河北岸,有家叫“小石潭”的水厂,沿胶河大堤砌墙围了个院子,有位垂钓或观鱼者,墙上留了诗,整理出来觉得有意思:
闲来无事坐河崖,手把长竿盼鱼来。
香饵携钩入水底,锦鳞众顾急徘徊。
吞易吐难痛彻骨,竹篱囚身空自哀。
生灵有悟寄人世,莫贪身边容易财。
2014年5月16日
高密市胶河北岸小石潭饮用水公司外
从故献朝冶家村赶路的乞丐
叫他乞丐未必合适,应尊称帮主,像遇人喊老师,准没错。帮主从故献村出来走北行的泥泞小道,去冶家村或别的什么地方。他挑着赃的不成样子的棉絮和破旧衣服(新则无法当帮主),步履不停,但也不急吼吼,淡定地视岁月老头为静好姑娘是帮规。从前的高密城设在故献,与境内一千五百多岁的城阴城同属盛世名城。“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白杨树下,我拦住他,作揖道。
2015年11月16日
高密市柏城镇故献村与冶家村之间
筛黄豆和馇小豆腐隔着一念的距离
中年妇人黄围巾包头,骑电三轮载两袋黄豆到村北公路上,直径一米的大笸箩放路边,用簸萁盛豆出来,迎面西南偏西朝东北偏东吹的斜风,站直了,举高簸萁,双臂抖擞,黄豆滚入笸箩,豆秸、豆荚和杂草被风吹跑,落笸箩外面。她这样做省去了颠簸萁选黄豆的力气和工夫,既快又干净。她津津有味地重复这个动作。从她微笑又满足的表情,可知她看到的是小豆腐而非黄豆,或小豆腐已经满了脑子。笸箩在她眼里变幻成八印铁锅,灶台里豆秸吐出的小火苗舔舐锅底,剁碎的干萝卜缨子的小豆腐冒开牛奶白的水泡,嘟嘟声响。铁锅内壁是竖排的手掌大小的饼子,一半高粱面的,红,一半玉米面的,黄,正好一圈。每个饼子的一半沉浸小豆腐内,豆汁和青菜味渗入面中,再传递到饼子厚厚的饹馇上,清香满屋。这美食虽然是上个世纪的,但本世纪还不能说是丑食,足够让人垂涎。或许我们都这样想,便不冷了,她抬起通红的脸,“哥哥大哥哥大”地笑起来。
2016年11月10日
高密市夏庄镇石家官庄村北
十元一斤的书籍
冬天,人畏寒,集市萧条。当发现十元一斤的书摊时,虽然清楚是盗版书,一文不值,还是为它的销售方式略微驻足:字很轻,纸很重。
2016年12月15日
高密市夏庄镇夏庄村大集
前鹿家庄不知名的少年的故事
五六年前了,很多事已经淡忘,在前鹿家庄遇到的一位少年却很难从记忆中抹去。《发现高密》这样记录:“不知名的少年从院落的拐角跑出来,跑过几位坐在路口的老人。我不知道他有没有记忆,村庄所有人认为他是痴儿。他穿拖鞋、短裤、无袖T恤,脸部、手臂和裸露的腿上,除了脏污,还有淤青和伤痕。他明显丧失语言表达能力。他表达的方式是用手比划和使用含混不清的词语。”希望他还平安、健康并快乐。
2015年5月14日
高密市柴沟镇前鹿家庄村内南北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