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人都很怀念那个时代。那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全社会充盈着浓浓的学习氛围,百废待兴,文凭热此起彼伏。这时,从青岛师专英文系毕业,在市北区干部职工业校任教的于建超也不甘落后。她在工作期间进修汉语言文学,获山师大中文本科学历。
某日,她看到《中国青年报》刊出的世界语函授学校招生广告,于是报名参加函授学习。这个选择决定了她从此以后的人生命运。
于建超翻译的世界语作品
作为5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大都经历过一段特殊的没有书读的时期。好在于建超家中还有书可读。读书给予她丰盈的精神食粮,使她有了精神寄托。而且得益于良好的英语基础和对文学的热爱,自学一年世界语之后,她很好地理解了其文化内涵。
世界语是犹太医生柴门霍夫博士1887年创建的。这种人造语言共有28个字母,16条语法规则,简单易学,只要记住字母、掌握了拼音规则就能读出来。195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柴门霍夫博士为“世界文化名人”。
当时的青岛可谓很有超前意识,80年代中期成立青岛世界语协会,成为继北京之后中国较早成立世界语协会的城市之一。协会联手青岛电视台等单位拍摄了国内唯一的世界语电视教学片《希望》,在中央电视台教育频道播出后,世界语领域记住了青岛这个城市。
于建超翻译的世界语作品
看到世界语的影响力,于建超向学校领导提议开办世界语班,结果一下子招来六百多学员。就在建超和同事准备大干一场,并着手准备教学笔记时,1989年,她被市委派往北京广播学院进修世界语,因青岛正在筹备1992年亚太第五届世界语大会。当时北广学院调集最好的师资来培养世界语骨干。两年结业后,建超回青岛参与1992年大会的筹备工作。班里的其他同学也在亚太大会期间来青岛做翻译接待工作,他们语言娴熟,服务周到,令来宾们很满意。会后,建超调往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此在京工作二十多年,从翻译、采编、播音到管理,她以娴熟的业务、认真稳妥的做事深得大家信任。她经常作为记者采访国内外世界语会议,也常在国内论坛和国际大会上发表学术演讲。她为人心地纯良,在担任世界语部主任期间,积极建言,在北广向中国传媒大学过渡阶段又培养一批世界语学子。
2016年底,她出任北京世界语协会会长。次年,她带着团队来到青岛大学,一场“茶与爱”世界语微电影优秀作品巡展和读书活动,为博雅书院带来一次中外文化的碰撞,她说感恩青岛。每年12月15日柴门霍夫诞辰日,也是世界语读书日,她都会选一个作家做一次演讲,介绍其作品,分享她快乐的读书体验和读书带给她的快乐。她曾在青岛市图书馆为文学研修班介绍世界语界的全球读书会,她是该会读书管理员之一。
于建超翻译的世界语作品
2004年底,因患恶性肿瘤回青岛治病休养半年返京后,于建超后辞去领导职务,开始潜心研究对世界语和世界文化作出杰出贡献的传奇人物迪波尔·赛凯尔。迪波尔一生以世界语为主要语言,走遍世界各地探索人类在不同领域的生活状态。因在不同专业颇有成就而拥有多重角色:旅游家、探险家、记者、地理学家、诗人、作家、人类学家、植物学家、摄影家等。迪波尔对东方文化很感兴趣,曾来中国三次。
为深入了解迪波尔生平,于建超2016年专程赴匈牙利采访迪波尔遗孀伊丽莎白,并应克罗地亚世界语者邀请,参加了别洛瓦尔城市日活动,做了《迪波尔在中国》的演讲。迪波尔在世界各地收集了大量土著部落的手工制品:帽子、面具、乐器……这些艺术品都收藏在他创建并任馆长和讲解员的博物馆里,希望用这些艺术品作为和平语言传达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建超在伊丽莎白家住了三天,采集了迪波尔大量传奇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在迪波尔早期《走遍地球》旅记中写到的,有的是尚未面世的珍贵记录。
多种语言版本的《库卖瓦瓦》
目前建超翻译的迪波尔作品已出版了三部儿童文学《丛林的儿子》《恒河的女儿》和《草原的儿子》。 其中《丛林的儿子》一书在世界影响巨大,在日本作为儿童教科必读书。书中勇敢善良的男孩库麦瓦瓦成为日本一代代孩子的偶像。建超谈道,迪波尔学识渊博,感情丰富,是一个善于描写人性和大自然生态的作家、诗人,他的作品很多,其中一篇《收藏彩虹的人》中“向着彩虹奔跑,一定会达到生命的绚烂……”这样动人的句子被广为传诵。
而今,建超带着她的著作和翻译迪波尔著作的三部曲回来了,回到养育她的家乡青岛——她要在有生之年用世界语文化为这片深爱的山海热土作出奉献,完成一个青岛女儿对家乡未了的心愿……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人物周刊》
2021.7.28 A7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落叶知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