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萌之丨辛丑中秋答客问 - 世说文丛

祁萌之丨辛丑中秋答客问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题记:有文友发来一则短文:
祁萌之老师,您发来的答朋友问关于自由主义有关问题的短文,读后感到耳目一新,很受启发,明白了自由主义是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必须选择的道路。但是您说自由主义是所有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这个说法很难理解。意识形态是您谈传统文化时经常用到的一个概念。您曾经这样讲过:西汉前期,汉武帝董仲舒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行以儒家文化主导的“大一统”政策。这种将儒家文化意识形态化的做法,使中国文化失去了再生能力,导致整个社会没有生机与活力。这是中国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如您的文章还这样说过:十九世纪欧洲乌托邦思想家的理论,被意识形态化,曾经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严重的社会问题。
显而易见,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您的使用中,给人一种带有贬义的意思。您的思想很明确:一种文化,一种理论,一旦搞成意识形态化,是必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的重大错误。
但是,让人费解的是,您说“自由主义是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这里说的的意识形态又带有积极的意义。难道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不是错误吗?——这个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恳请您能解惑。谢谢!
致以崇高的敬意!
以下文章便是对上述问题的答复。

意识形态这个词,我是1966年从报纸上第一次看到。那时的报纸在批判阶级敌人利用文学作品向社会主义进攻时,是这样说的:“这是意识形态领域里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这样骇人听闻的说法,让我这个中学生永远记住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虽然我一点也不理解意识形态是什么意思。

后来我读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书,没发现这些书中使用意识形态这个概念。在研究中西方文化中感到,西方学术界一般不使用意识形态这个词。只有批判文化专制主义时,才偶尔使用。

至于意识形态是什么意思,说实在的,我从上中学时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便多次问过教师,他们说了半天,我仍然懵懂。我查了很多词典辞海,也没有搞明白意识形态是什么意思。当然,词典辞海里对很多概念的解释,不能让人满意。这与编撰人不能抓住被解释者的本质特征有关。这个问题我曾经在有关文章里,批评过工具书的这种不能让人满意的定义现象。所以直到中年后读书多了,我才逐渐清楚了意识形态是什么意思。下面根据我个人多年学习中的思考与理解,谈谈意识形态含有的意义:

意识形态是对哲学、法学、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艺术理论等、所有范畴的统一思想主导。所以意识形态在实践上就是搞文化“大一统”。

文化“大一统”,是在排斥其它文化中将一种价值观、一种理论、一种思想定于一尊,成为国家所有方面的精神原则与思想主导。 

本来文化是一种多元现象,例如先秦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时期的文化,清末民国年间学术界的众说纷纭,那才是正常的文化现象。搞文化“大一统”,是一种非正常的文化现象。

文化不可能、也不应该“定于一尊”。文化一旦“定于一尊”,就没有了多元现象,文化没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必定失去再生能力,成了一潭死水,不再繁荣与发展了。社会因此停滞不前,没有进步与发展。

例如,秦汉以后的中国,在农业文明社会长期停滞不前,都是搞“大一统”的文化意识形态化的结果。搞文化“大一统”,不是个理论问题,不是停留在文字上的说法;而是通过政权的力量将“大一统”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即通常说的:统一思想,统一说法,统一做法,统一行动,统一步骤,统一模式……几乎什么都要统一,连思维方式都统一了!严格说,搞全社会所有方面的“大一统”,不仅扼杀了社会的生机与活力,也窒息了人本来天性活跃的思维。最终造成了人性心智的伤害。鲁迅笔下的那些“目光呆滞、神情麻木、面无表情”的庸众,并非仅仅是贫穷的原因;与“大一统”的文化意识形态化对人性心智的伤害直接相关!所以“大一统”的文化意识形态化,不仅造成了国民生活的贫困;更严重的是,造成了国民心智的严重退化。所以“大一统”是万恶之源。

通俗一点说法:意识形态就是利用政权的力量,统一国民对人、对事物、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世界的看法。

但是这种“统一”不可能必然地体现了真理!有时很可能体现了荒谬的思想。何况“统一”本身往往是违背人性的。也很容易违背客观事实。

再说,人世间普遍存在“萝卜韭菜,各有所爱”的现象与道理,怎么能“统一”呢?有人喜欢小桥流水;有人喜欢高山大川,都是审美意义上的不同兴趣,体现了不可否认的不同价值,谁也不应该“统一”谁。就连最庄严的宗教,不是全人类都尊奉“宗教信仰自由”?虽然不同宗教之间形同水火,但没有一种宗教可以说自己的宗教应该“统一”其他宗教。这是不同文明、不同宗教遵循的不可动摇的基本通则。所以搞“大一统”的文化意识形态化,不仅伤害了本国民族与人性;也践踏了人类文明通则。所以“大一统”的文化意识形态化,被全人类看作是万恶之源。

既然文化意识形态化是“万恶之源”。那么,我的文章为什么要说自由主义是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呢?

首先应该看到,文章里说的意识形态,是指“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这个说法不是文化意识形态化。而是发达国家把自由主义看成是一种共同的思想理念。这种发达国家宗奉自由主义,并不意味着发达国家搞“大一统”的文化意识形态化;仅体现了发达国家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

何况,发达国家崇信自由主义中,有一条政治理念众所周知:国家政体要体现民间自治与文化多元。这是都写进宪法里的法治思想与政治原则,这个原则是神圣的、不可动摇的。也就是说,发达国家崇信的自由主义,本身就涵有文化多元的意义。所以我的文章说“自由主义是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不能作单纯的望文生义的理解,要全面深入理解自由主义是怎么一回事后,就明白了文章这种说法的目的,不过是突出了自由主义是发达国家的“伟大官民共识”。

需要特地指出的是:意识形态这个词本身并不含有价值判断,不是一种价值观。它仅是一种方式方法,即统一、唯一、定于一尊的意思。人世间不是所有的统一、唯一、定于一尊都是错误的。

例如,战争期间必须统一思想、统一指挥;战争期间不能统一,必定损害了国家参与战争的力量。例如,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是六年的时间,中国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打仗。但七七事变爆发时,中国措手不及,兵败如山倒,整个华北、华东这些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很短的时间里就全部沦陷了。说明中国对战争没有准备。中国这六年都干什么呢?打内战,搞内耗,国家不能统一。——这恐怕是日本敢于发动七七事变、推行全面侵华战争的重要原因之一。老百姓都知道“家不和,外人欺”。

例如,宗教信仰必须搞定于一尊;宗教不能定于一尊,就失去宗教的意义。宗教不仅定于一尊,而是绝对的、神圣的、至高无上的。

例如,病危的心肌梗塞患者,唯一的办法就是手术,若纠结是用西医救人还是用中医治疗,患者必定失去生命。

例如,面对待要称霸世界的希特勒,唯一的办法就是人类联合起来消灭希特勒。若考虑对希特勒妥协,那是自取灭亡。

例如,在发达国家里,如果民间崇信自由主义,国家却反对自由主义,还会有国家的发达经济的繁荣吗?当然这个假设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因为发达国家恰恰是政治家都推崇自由主义,所以才有了“伟大的官民共识”。但是这个假设的逻辑是存在的,是发人深省的。发达国家的政治家为什么会与民间一样推崇自由主义呢?这是另一题目的文章了,这里打住。

通过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自由主义是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这个说法,既突出了自由主义在发达国家受到普遍的重视;又隐含着对读者至关重要的提示:自由主义是什么?这个“提示”对欧美人没有多少意义,因为自由主义是那里的“伟大官民共识”,连普通老百姓也知道:自由主义太重要了!我的文章是写给中国人看的,中国人则很需要这种“提示”——

从1840年算起,西风东渐180年了,中国人至今并不清楚自由主义是什么。就是众口交誉的民国时期,包括自由主义学者胡适在内,也不完全清楚什么是自由主义。所以你不理解“自由主义是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情有可原。也很有代表性。

当然,“自由主义是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这是一种偏激的说法。中国人不太习惯偏激的说法,甚至不会同意偏激的说法。但是偏激的说法是欧美人常用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欧美人心直口快,说事论理直奔主题,一语中的,直达要害,对要表达的意思直接突出,不会讲究兼顾其他问题。他们不像中国人在表达一种看法后,善于用“但是……”再做补充。其实这种“补充”都是一种阴暗心理作祟。例如,中国人在批评、批判、否定之后,往往会用“但是”做相反意义上的“补充”;在肯定、褒扬之后,再用“但是”做相反意义上的“补充”。并且洋洋得意地把这种“补充”说成是“辩证地看问题”。其实“辩证地看问题”,都是先秦诡辩术文化的基因。有着这种文化基因的人不会讲理,也不讲理;但是这种方法在权力者那里很有用处:他们“怎么说都有理”,可以覆手为云、反手为雨。

欧美人对中国人这种凡事用“但是……”做“补充”的思维方式很不理解,很奇怪。其实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都是儒家文化思想的使然,是推崇中庸价值观的必然结果。但是欧美人认为偏激的说法无妨,并无否定其他的意思。他们认为,唯其这种偏激的语言才能突出要表达的意思,才能突出真理的思想光辉。

例如,马克思那句终生不易的座右铭“怀疑一切”,就是一句偏激的话。中国人看了这句座右铭,会问:“你连自己是父母生的也怀疑吗?”对“怀疑一切”提出这种诡辩术性质的问法,欧美人是不大可能提出来的。这是中庸到骨子里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实际上这句话,是马克思用偏激的说法表达了一个真理的意义:“怀疑一切”意味着凡事问“为什么”,这是一种质疑精神,是批判精神的起点。以质疑精神为起点的批判是科学研究、学术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但是凡事中庸的思维方式,排斥质疑精神、排斥批判精神。

中庸的思维方式在语言表达中主要有这样几种说法:面面俱到,顾此及彼,似是而非,不偏不倚,模棱两可,重点不突出,要害不明显,黑白不鲜明,是非不明朗,观点不明确,真假不清楚,意义不清晰。把模糊说法当学问,把说不明白的东西当神乎其神的学理。

例如,《道德经》里的“道”,中国的学问家研究两千五百多年了,没有人说明白“道”是什么!越说不明白,越成了玄而又玄的大学问了,成了中国文化的最高智慧了。几千年说不明白一个字“道”的学问,是中国人的智商有问题,还是把一个字“道”看作是大学问这种做法本身就很成问题?一个字成了大学问,不是很可笑吗?

显而易见,中庸的思维方式与科学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但是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了!所以,有中庸思维方式的民族,怎么可能研究科学呢?中国文化没有科学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以上所述,对什么是意识形态做了比较全面的解答。可以看出,“自由主义是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这个说法没有错。本文涉及到的“大一统”、中庸的思维方式,我也做了简要的分析。但是要想完全彻底理解“自由主义是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涵有的丰富深邃的意义,还应该搞明白什么是自由主义。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祁萌之丨辛丑中秋答客问》 发布于2021-9-22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