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香丨陈宇廷的理想国 - 世说文丛

胡香丨陈宇廷的理想国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

陈宇廷有显赫的出身背景,有传奇的经历和婚姻,有十七世大宝法王做上师,主持解说拍摄过很好的佛教题材纪录片《寻找香格里拉——大宝法王传奇》……他有太多的故事和光环,然而,真正触动我的却不是这些,而是一段让他蒙尘的社会公益事业践行中的失败经历。

2001年,陈宇廷在广东做了一个“理想小世界”慈善公益文化项目。他聚集了大约1000多农民工,创建了集学校、企业、家庭于一体的小“乌托邦”,早晨大家一起读《论语》《孟子》,然后一起工作,所有人都像一家人那样生活在一起。

但不久之后,这个“理想小世界”实验却以失败而告终。陈宇廷在捐掉300多万的财产之后,带着仅剩的两箱衣物,不名一文地回到台湾,许多人都在骂他,说他不可理喻。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他说,当时,“我觉得很沮丧,公益的路似乎走到了尽头,但也正是那个时期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重新反省自己,进一步修炼慈悲心。”

之后,他重拾信心,于2006年10月30日正式成立了公益事业伙伴基金会并任执行董事。

他说自己是“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这句话乍听上去很像是自我调侃,实际上却是他志心于公益事业和修炼慈悲心的一个大行愿。

关于人类社会的理想状态,旧约里叫伊甸园,《弥陀经》里叫西方极乐世界,老子叫大同世界,柏拉图叫理想国,陶渊明叫桃花源,又或者叫“公社”叫“乌托邦”叫“共产主义”……但从古到今,没有哪一种社会形态真正达到了其中一种可以让人类共享的理想状态。这是否意味着,它真的就像是一个“乌有之乡”一样,从来没有存在过,永远也不可能找到?没有人知道答案,但人类却从未放弃过前仆后继的探索、追求和实验。

陈宇廷_副本.png

“神不在高处,而在低处”

陈宇廷作为台湾前领导人陈诚的长孙,台湾前监察院院长陈履安的长子,获得过普林斯顿大学电机电脑学士学位和哈佛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毕业后进入全球最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担任管理顾问。如此一帆风顺的陈公子,最终却走上了一条虽荆棘丛生却坚定不移的社会慈善公益之路。这也许和他有过三年出家经历有关。但出家以及还俗,这些选择与转折本身就需要去深入理解,而不单单是好奇和起敬。

不是建立在了解、理解基础上的敬意是不可靠的和盲目的。而普遍的好奇心取代普遍的求知欲,这也不是一个好的社会风气。

多年前,釆访法清法师时,他讲过一个现象,因为人们对他的传奇经历感到好奇,所以当时有许多媒体都釆访和报道他,也都问过同样的问题,就是他为什么要出家?受过什么样的挫折和打击?幵始他讲没有任何个人原因,但没有人相信,后来他就编了一个情感受挫的故事交代过去,人们相信这才是真实原因。却从来没有人对这样的报道存过疑问: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因为恋爱受挫而出家,这理由可信吗?

无可避免的是,陈宇廷同样要面对媒体的追问,为自己的出家,还俗,做公益直至一文不名地回到家里,寻找理由,交代人们的好奇心,但却怎么都交代不过去,就成了人们眼里一个不可理喻的人。出家现在是比较好交代的了,因为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了,只要镀上一个禅修的光环就可以了。但是,失败和沮丧,却是不容易交代的。如果他没有后来的传奇婚姻,如果他继续一文不名下去,如果他没有调整思路,换个方式回归慈善事业,那么他无疑将会成为公众眼里真正自毀前程不可理喻的疯子,和为人所不齿的浪荡子。就算他有再大的慈悲心,也很难做成什么事情,更帮不到他想帮也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尤其作为一个无处躲藏的公众人物,他会被狗仔和八卦成一个五麻六道的泥菩萨。

如果我们无法理解法清法师的无理由出家和他“打出沙门!”的理念,也无法理解陈宇廷的人生转折和第一阶段慈善事业的失败,我很怀疑,我们真的能理解悉达多王子的离家、寻道和证悟。“愿解如来真实意”也实实在在就只是我们的一句口头禅而已。离开王宫,解下浑身的佩饰,剪短头发,告别车夫以后,一文不名地只身走在路上的悉达多王子,果真来到我们面前,我们一定不认识。所以,特蕾莎嬷嬷说:神不在高处,而在低处。

“做公益,除了慈悲,还要有智慧”

慈悲心和慈善事业是人类通往理想国的一条道路和途径,这是人类古往今来探索出来的一条不争的大道,差别只在于时代不同,其方式和形态也不同。

陈宇廷从1996年投身公益事业,最初他从低处做起的美好愿望和过于理想化的一腔热情,到2003年以失败而告终,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那个“理想小世界”的实验田散掉了,制作发行上百万的纪录片和出版发行达十万份的科学、佛学类书刊,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发挥效果,而他所投入的他本人及其家人的全部资产也花光了,所以,他会有一度的迷茫和沮丧,认为公益的道路走到了尽头。但就算失败也并非没有意义。这样的实验,许许多多的人都在做,从佛陀的鹿野苑到克里希那穆提的瑞希山谷,直至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做。有成功,有失败,却没有停止。

2006年他重新开始慈善事业的时候,说过一句话:“做公益,除了慈悲,还要有智慧。我们就是想把二者结合起来,对社会产生更大的推动力。”

这一次他联合了许多有影响的国际品牌企业,他自己也回归本业,从高端做起,做系统的企业慈善。因为不独国内,整个世界,财富都集中在大的企业财团和机构手里,分配极不均衡。通过慈善事业来重新调配和整合、均衡社会财富,引导和推动社会生产朝和谐、大同的理想方向发展。按说,这应该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也不无成功案例。但事实上,这也可能是一个更大的考验。

我对陈宇廷“除了慈悲,还要有智慧”这句话的理解是,这里所说的智慧就是对四法谛中“一切和合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的深入理解和“无有定法”,方便布施的运用,然而这一智慧必须建立在慈悲的基础上,否则也是危险的。

陈宇廷先生曾对国内慈善事业做过为期半年的接触和调查,得出的一个最大结论是“中国还没有真正形成系统的公益产业”,在国际上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其中一个最大原因是公信力问题,“公益没有具有公信力的衡量和评估标准,咨询机构不发达,……大家甚至都怕被骗了。”

不是怕被骗了,是被骗怕了。从上世纪八零年代到现在,在国内,不是没有实实在在做慈善事业的人,也不是国人普遍都麻木不仁,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实在是经历的欺骗太多太多了。

类似郭美美和红会公信力起起落落的慈善业案例在今天早已是沸沸扬扬此起彼落的带有普遍性的事实了,而我们日常里所遭遇的各种诈骗行为更是形形色色的家常便饭。“唯利是图”不仅是人们私心里一个带有普遍性的价值观,更严重的是,已深入到人的骨血和潜意识之中,成为一架可怕的有色眼镜和判断标准。人们对欺骗的防范心理已经到了杯弓蛇影的程度,看谁都是骗子,真骗子假骗子根本就分不清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基金会的形式去做企业慈善,不仅是对自身纯粹性的考验,嫌疑也是无可避免的。在制约机制不够健全,技术支援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我以为,慈善公益事业的纯粹性是提升公信力的第一保证。那是特蕾莎嬷嬷践行过的道路,她和她的仁爱会,从不提倡募捐,从不主动募捐,她个人和仁爱会的修女修士们过最简朴的生活,没有任何个人私欲,竭尽全力去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群,而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和捐赠,没有一个人一样东西不是出于一种朝圣般的心悦诚服。如果把投入慈善公益事业的捐款占GDP比例份额的大小作为一项衡量标准,而不去追究其自觉性,虽然也是有效的,但我以为至少是不够完备的。就是庄子讲过的那句话“藏仁以要人,亦得人矣,而未始出於非人”。

所以,通往理想国的道路仍是漫长的。回头来看陈宇廷先生最初那句话“念完哈佛,念阿弥陀佛”,念哈佛,完成学业,拿到学位,或有毕业的时候;念阿弥陀佛,则是一生修炼智慧慈悲的课业,没有毕业的时候。
 

原载《电影画刊》2014年4月




胡香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胡香丨陈宇廷的理想国》 发布于2021-9-22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