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砚之红丝砚
目前本人共藏红丝砚三块,斯珍、半砚胭脂半砚云以及素砚砖各一。斯珍和半砚胭脂半砚云砚是利用谦本老弟赠与的一方很大的素砚请制砚大师刘克唐分而治之的, 而砚砖则是七八年前在地摊上花一百元买的,原也想请刘大师给捯饬捯饬,但近几年和大师的见面机会不多,再说,大师也不是以前的大师了,求砚的主儿都在提着钱排队呢,这事只好等等再说了。
有关红丝砚的介绍前人之述备矣,自己体会并归纳如下:
1.关于红丝砚的产地
唐代即有红丝砚产出,1926年曾在益都出土一方唐代箕形红丝砚,底有双足,石色深紫,石质润泽纯净,为典型的唐砚。据石可、刘克唐等制砚大师考证,唐宋时红丝石砚材均出自青州西四十里之邹庄镇王家辇村西之黑山,当时开采能力有限,产量很小,石质多为黄地红斑点,少有红丝,但该地同时也少量出产一种猪肝色灰黄刷丝纹砚石,质嫩理润,余墨相亲,被唐宋文人所宝之的,应为此种。至南宋时,该处因砚材枯竭而放弃,清后以临朐冶源老崖崮为主产区。但品种大多为黄地的山坑下层石,质坚微滑,评价不高。直至1977年在老崖崮的西北麓才发现了质地坚而不顽,发墨而不损毫的砚材。
2.关于红丝砚的流传
红丝砚具有非常完美的开局,由于早期开掘的少量黑山红丝砚质地细腻,纹采漂亮,发墨如油,得到了诸多唐宋名家的好评,柳公权在他的《砚论》中说;蓄砚以青州为第一,绛州次之,后始论端、歙;苏易简[文房四谱] 云:天下之砚四十余品,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端州斧柯山石第二,歙州龙尾石第三,余皆在中下…清代鉴赏大家乾隆同志也欣然题诗一首:“鸿渐不羡用为仪,石亦能言 制亦奇。疑是祢衡成赋后,镂肝吐出一丝丝。”由于红丝砚的完美表现,在唐宋被誉为四大名砚之一。南宋之后,由于黑山砚坑砚材枯竭,加之好多人多以黑山所出 红花石和石质微滑的下层岩诈称红丝石,致使红丝石的信誉急剧下降,红丝砚四大名砚的称号也被澄泥砚取代。之后尽管新发现了临朐老崖崮砚坑,出产的砚材多“ 黄质、红纹、微滑”,尽管色泽艳丽,但因发墨较差,不受文人器重,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重新发现红地黄丝的石种为止。
3.关于红丝砚的鉴藏
由于红丝石蕴藏量少,造成历史上的传世藏品较少,加上黑山砚坑枯竭很早,导致砚材旧的不如新的好,目前发现清末以前的红丝砚,其石质与纹理都不如现在新开发的好。其纹理及图案未及当代作品丰富,色泽也不如当代的艳丽。应该说,现在的石质更优于旧砚。
目前,全世界只有山东临朐产红丝石,并且矿源面临枯竭,矿源开采难度极大,不是在半山腰就是在水底下。开采难度的加大,刺激了红丝石价值的增长,再加上红丝石的不可再生性,使其价格居高不下。由此看来,收藏当代红丝砚精品应是不错的选择。
从老崖崮所产红丝石的品种来看,分红地黄丝和黄地红丝两种,其红地黄丝者,石质较嫩,结构细密,硬度在4度左右,贮水不耗,发墨良好,和黑山所产砚材不相上下。其黄地红丝者,纹理清莹,色艳不浮,结构细密,石质微滑,发墨和红地黄丝者相比稍逊,另有一种最上层的红花石,石质灰红、干燥,有灰黄色回旋花纹,质地松软,易吸水,则不宜用来雕砚。
本人所藏这几方红丝砚应该都是临朐老崖崮出产的,质地为红地黄丝,两方随形砚虽然经过改制,但其造型仍然完整、秀美,不得不佩服刘克唐大师的相石、题识能力,半砚胭脂半砚云的题款贴切的反映出了该砚的特点,诗意盎然,引人遐想,斯珍砚两缕刷丝率意地扫过砚堂,似云似雾又似画师一挥,文彩焕发,质润纹美。那 方砚砖则似截取云图一段,一条黄龙般的银河横空出世,激起万顷波涛,华缛密致,极尽其妍,尽显贵族气质。
我所收藏的第一方砚台就是徐公砚,那是1994年 在临沂公干之余,去瞻仰临沂华东烈士陵园,在大门旁边的一个旅游产品小店里,发现了一块体积挺大、重约十几斤的砚台,当时我还不知道那就是徐公砚,只是觉 得很别致,砚题“天赐”二字是武中奇的书法,非常有特点,(此砚现存别处,等有时间再拍照传上)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300元成交,同去的李群曾想阻止这次交易,他随后告诉我,可以介绍我去买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的砚台,我们接着就去了临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此开始了和治砚大家刘克唐的交往,成就了一段现在看来有点传奇色彩的藏砚经历,在此还真要谢谢李群老弟。
刘克唐1996年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也和徐公砚有很大的关系。他创作的一方徐公石砚在他评选活动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曾在他的家里见到过这方砚,忘记名字了,好像是和先前作为国礼赠送给日本首相宫泽喜一“黄河情砚”类似,此砚既厚且大,分为三个高低不一的山头,徐公石特有的自然蚀边,就像被洪水冲刷过的黄土层,中间两条自然的石缝就像两条蜿蜒的的沟壑,从大山之间穿过,在山脚的峭壁上,镌刻着斑驳的石刻,大小不一的佛龛,布满了荒凉的山体,彷佛麦积山的再现,相信任何一个见过此砚的人,都会被其精巧的构思所打动,我曾想出两万元买下此砚,大师没有同意,他当时的心理价位是三至四万元,这个价钱现在只能买到其一件小品。可我当时却怎么也拿不出来。我之前曾拿了不少大师的作品,一般只有几百元,最贵的也只有一两千元,可见这件作品在大师心中的地位。听说后来被轻工部珍宝馆收藏了,此砚搁在现在,没有个一二百万是不用想的。这也是我的收藏经历中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徐公石,产于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青驼镇徐公店村砚台沟。该石存于玄武岩风化夹层中,大多都是层状硅质灰岩,含少许粉砂质的泥灰岩,经亿万年的风化浸蚀,形 成了参差凹凸的自然块体,质地细腻、脆硬,叩之清脆如磬,石头周边生有细碎石乳和风化剥蚀很深的纵横交叉或垂直的石纹,上下两端石边向外突出,中间呈凹 状,别具雅趣。徐公石颜色丰富,深透而不浮艳,主要有蟹青、鳝黄、沉绿、绀青、橘红、黑、紫、褐等,呈多色相间,清莹如玉,着手生润,发墨如油,不损笔 毫。相传,古时有赴京赶考的举子徐晦,路经沂地时,偶拣此石为砚,携带入京应试,中进士,时人尊称徐公,故村称徐公店,砚为徐公砚。
徐公砚在我的砚藏中为数最多,有十余块,构成了我所藏砚台的主体。
我最喜欢的是这方卧游砚。
该砚尺寸为32×26×6CM, 石形稳固随意,周边自然侵蚀,增加了很多历史沧桑感,砚堂开阔,下边角度外斜,过渡自然而不感突兀,砚额“卧游”款题清晰醒目,左下角镌“知之乐者其善用 于山水之间”刘克唐铭及刘氏、克唐两方手刻小章,右边刻“无砚斋制砚”长条章和“琅琊”圆形小章。砚背用薄意法绘赤壁夜游背景画一幅,中间用近于微雕的小 字刻苏轼前赤壁赋全文,落款处借用清代赏砚大家吴秉钧的一段砚铭为该砚点题。铭曰:“守其静也如仁,而动则惟水;扩其动(也)如知,而静则惟山。得仁知者乐者,善其用于山水之间。意思比“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又有延伸,大概就是仁者守静如山,善于用渊博的知识神游八荒之意。此文甚合我意,此砚甚称我心。
舞雩坛一砚是我点题让大师给制作的,上世纪末有一阵对《论语》甚是着迷。特别对曾皙之志一段尤为倾心,“暮春者,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反复咏吟,意犹未尽,打电话给刘大师让 其找块石头将此句给刻一块砚台,大师答应了,但第一次砚堂挖坏了,拿来后,我感觉不满意,请其重作,于是就有了现在这块,尽管舞雩坛的广漠和自由旷达的人 生场景表现还不够淋漓尽致,但受限于无法选到更合适的砚材,也很不错了。此砚尺寸为36×30×6cm,颜色、质地、做工都不错,通过自己这些年的体会,要制作具有历史沧桑感,意境恢弘的砚台,徐公石是最合适的。
晋唐心印砚正面(上)背面(下)
晋唐心印砚曾寄斋下,现已嫁他人。
北冥有鱼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