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龙丨高密作协田野考察迈开第一步(摄影随笔三则) - 世说文丛

阿龙丨高密作协田野考察迈开第一步(摄影随笔三则)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1.jpg

胶河鲁家庙大桥至王党大桥的数公里河堤尚未硬化,车辆往来少,河流两岸的原风景充满野性,植物们肆意长大,品种也多。一处吃鱼的叫农家小院的餐馆斜侧面,野生大豆爬上蒿草棵子,一丛连一丛,数不清。益母草田间地头常见,秋天越来越深的时候,斜坡的一棵穗子顶部还坚持绽开粉红碎米花,看上去愿意独自守着大河远处的弯道,眺望水流不息。鸭跖草一节一节的,开蓝色花,牛筋草堆里匍匐,一大早打开花骨朵,释放美丽,到中午燥热时闭合上,知冷知暖。蒺藜蔓子伸到何处便扎根何处,因为怀有天生的独门绝技,所以不怕人,但长在鲁家村村北的提水闸桥面就有点过分了,轮胎不怕蒺藜,碾碎尘土,疾驰而过,它只好蜷缩桥栏下边,不细心找不到。众多的植物都在感受风,同时感受季节变化。

2021年9月18日
高密市胶河鲁家庙至鲁家村段

1-2.jpg


段家门前晒太阳的段爷


2-1.jpg

段家藏树林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别墅不求大,反求小,不着时代的调。烧炕的树枝剩一截炭笔,段爷取了来,不画扑灰年画,在看似两间实际只一间房的门旁竖写两个歪扭大字:段家。为隐居之地命名后,他取来一块黑色三合板,贴房门和窗户的屋墙立好,坐上马扎,倚了板子,双手抱翘起的二郎腿,悠哉悠哉晒太阳,脸上的树影晃来晃去,很有一种武林高手般的神秘。他近前一缸腌制的咸菜和烧水用的铁篦子,再往前林子下几行蔬菜,不知是否他种的,段爷年纪大了,未必还翻得动土,就连自行车,也被弃置窗前,一包锈,估摸多年不骑了。但若不是段爷又是谁来这隐秘之地帮他种菜?莫非韩信或他大军的某个兵勇在韩信坝右侧的石泉城复活了?


2018年10月12日
高密市西南边陲潍河东岸树林中

2-2.jpg


徐怀谦先生故居


3-1.jpg

徐怀谦先生故居位于徐家楼子南街北侧,西近五龙河。故居为一普通的砖瓦房农家小院,门前东西大街和小菜园,一棵枝繁叶茂的国槐,院东临悠长的南北胡同,西墙接另一农家院落。故居天井狭窄,正屋五间,南屋两间与门楼相连,门窗紧闭,门牌为“徐家楼子169号”。徐怀谦生于1968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人民日报》副刊“大地”主编,被誉为当代杂文大家。出版文集《智慧的星空:与思想者对话录》《拍案不再惊奇》《生命深处的文字》;散文集《静默是一种深刻的语言》等。2012年8月辞世。


2017年5月16日
高密市柴沟镇五龙河东岸徐家楼子村

3-2.jpg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阿龙丨高密作协田野考察迈开第一步(摄影随笔三则)》 发布于2021-9-29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