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沧浪之水》给我深刻印象,好像多年前的《国画》《羊的门》《女同志》等等,也有这种眼前一亮回味良久的感觉。
巧的是《沧浪之水》和《国画》作者都是湖南人,闫真与王跃文智商和情商都不可小觑,写官场轻车熟路独树一帜才气横溢。
《沧浪之水》题材的现实性让人惊叹,大量的细节使你似曾相识,感同身受。
你会惊叹作者的谋篇布局,铺索埋线,丝丝缕缕,织布成锦,从乡村到城市,从基层到中央部委,主人翁跌宕起伏的经历,也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缩影。
大河之水洗我头,也洗我脚,复杂人性在职务变化下的淋漓展示,故事走向的变幻莫测,小说可读耐读,平静的职场生涯惊心动魄,令人不忍放下。
奇怪的是,一个诗人来找我借书,我把《沧浪之水》放在其中,诗人后来说看完了,把那一堆书送回来,无动于衷。
我忍不住问他,《沧浪之水》印象如何?
诗人撇了一下嘴,一般化!
我认为这就是读书的感受问题,你的心没贴上,不用说感受不到书里的宏大与细腻,恐怕也感受不到书里的冷暖与悲辛。
我不能要求每一个阅读者都把心掏出来,有的书分量不够没有必要,有的书不对路不投缘,有的书不值得。
快速筛选直觉判断,我们不怕你拒绝,怕的是你拿出精力看了,吸收了什么?浮皮潦草使作者明珠暗投锦衣夜行,你买椟还珠南辕北辙,与难得的好作品失之交臂。
北岛的两句诗非常有名:“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首诗发表好多年了,最近偶然想到,我们似乎只注意了诗人的哲理警句,却忽略了诗人更深的内核,例如对现实的失望、沮丧,和战战兢兢压抑太久的批判。
我们曾经生活过的年代,万马齐喑,指鹿为马,天昏地暗,世道沦丧,诗人站出来,大声喊道:如果有一千个挑战者,那么,我就是一千零一名!
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我把中间的一段引过来,你们再仔细看看,诗人的心声,是不是振聋发聩。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这就是我们的社会,尽管镀金,却尸体横布——杜帝语丝)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没有世俗欲望,表达,抓捕我吧,独行者无所畏惧——杜帝语丝)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
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
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诗人在最后还留下一点希望,勇者献身以后,人类也许能有新生。
奇怪的是,我第一次读到这首《回答》时,竟然看不懂,一片茫然。
这是北岛在1975年写的,发表在1979年的《诗刊》上,当时我在部队,酷爱诗歌,也在军区和解放军的报纸刊物上发表过一些,记得指挥连副指导员也喜欢诗歌,他拿着刚收到的《诗刊》,来请教我《回答》什么意思,我也订了《诗刊》,当然对《回答》惊诧新奇,我有些尴尬地告诉副指导员,实在对不起,我也看不明白啊。
仔细想想,当时我与北岛根本就是两股道上跑的车,北岛注重内心感觉,笔触刺痛的是民族和人性,人家在文革时偷偷看国外作品,还翻译诗,1975年就写出了石破天惊惊世骇俗的《回答》等一大批作品,我们呢,无数所谓的作家诗人热血青年,写的是假大空铿锵有力的颂歌谀词,抒情方式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
后来从部队回地方,我与真正的文学越走越近,也越来越喜欢和理解北岛,看他和顾城等人的作品,悦目入心,仿佛是在与老朋友交谈,我当然听到了梦破碎的声音。
是的,遇到读不懂的诗,不要紧,也许时间会帮助你。
2021.9.17.写于青岛
杜帝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