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糊盒专辑”的《火柴科技》 - 世说文丛

张勇丨“糊盒专辑”的《火柴科技》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微信图片_20211020103904_副本.jpg

1980年出版的第三期《火柴科技》,在封三“动态”栏目刊登一则消息,即“青岛火柴厂从瑞典引进的内盒、外盒机和从西德引进的理盒机,经过三个月的试用已达到了利用国产原料正常开机的效果。”

该期杂志除开篇的上海火柴机厂姜昭宗、徐信康《火柴糊盒机的现状及趋向》和周辉《国内正常生产用糊盒机》的两篇稿件外,另外两大部分都是青岛火柴厂胡定模撰写的《关于进口糊盒设备在我厂试车情况介绍》和《关于糊盒机的选型及国外部分糊盒机简介》。胡定模的文章占了整本杂志百分之七十的篇幅,封面标注“糊盒专辑”的《火柴科技》,几乎成为青岛火柴厂的一期特刊。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全国各地掀起技术革新的热潮。正式组建后的国营青岛火柴厂,于1959年8月成功试制出“七一”号糊火柴外盒机。六七十年代虽有局部改进和后续发展,但整体机械化水平与国外先进生产设备相比,仍存有巨大差距。

1979年底,青岛火柴厂从瑞典阿仁科(ARENCO)公司引进一套高速全纸糊盒设备,每小时达到出产外盒6万个、内盒5.5万的最高水平。从胡定模介绍的设备试车情况看,全套生产线包括瑞典HVD3-HUD4型卷筒纸供料装置、ABM型外盒机、JVL2型内盒机以及BA型完全自动供盒装置、即联邦德国罗勒(ROLLER)公司的超简“Super-Simplex”型火柴自动连续机的配套装置。

瑞典糊盒设备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易于操作和维修,同时适合平板和卷筒的两种送纸方式。与之配套的理盒机,可同1974年青岛火柴厂引进的西德Simplex连续机配套使用,从而解决供盒自动化的难题,最终实现糊盒、理盒、装盒的连续化流程。

微信图片_20211020103916_副本.jpg

以青岛火柴厂为先导,火柴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的程度通过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得以开阔视野与开拓思路,同时也为后续开展创新并能及时开发国产糊盒机奠定物质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青岛火柴厂在引进、消化、吸收、使用的过程中,还发现国产纸板与粘合剂的质量水准不能完全与进口设备匹配,这就影响到最佳设计生产效率的实现。先进设备对于配套材料或辅料的精细化要求,引发人们对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更高期待和不懈追求。

时至今日,全国的火柴行业早已远离主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屈指可数的几家火柴企业,也都实现了预期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目标。然而回望这段曲折的发展历程,科学进步和技术创新放在任何时代、处在任何条件、走在任何地方,都是一家企业、一种行业、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民族灵魂和持续发展的核心标志。

但愿一段火柴发展史,能给人以启迪和动力。
      
2021.10.7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糊盒专辑”的《火柴科技》》 发布于2021-10-20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