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衡丨忆萧华荣老师 - 世说文丛

叶志衡丨忆萧华荣老师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02-萧华荣教授.jpg

惊悉萧华荣老师于两个月前去世,悲痛之余,往日与萧老师交往的情景浮现在眼前。

我与萧老师相识于在山东大学读本科时。当时萧老师给我们上《魏晋南北朝文学》课。萧师讲魏晋风度、竹林七贤、三曹、二谢讲得绘声绘色,深深感染了我。我因此经常在课后向萧师提问题请教,这样就与萧老师有了多次接触。他知道我来自浙江后,似乎对我也比较感兴趣。后来才知道是因为萧师母在上海,所以萧师对来自江浙一带的同学都很热情。在我之前,萧师已与来自上海的吴亮同学交往很久了。但萧师似乎更信任我这个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他每次去上海探亲,特别是寒暑假期间,都会把他房间的钥匙交给留校勤工俭学的我,让我替他看家。一来是让我有一个独立安静的地方看书,二来也让他那位于一楼的房间可以经常开门透气。吴亮熟门熟路会经常过来,我也常常把同宿舍的吴清波、郑西伟带过去,共享萧师的藏书。当然,我每次都会把萧师的房间整理得很好,令萧师很满意。渐渐地,我们成了可以交心的朋友。我有学业上的问题,自然会向他讨教;我有生活中的苦闷和开心也都去跟萧师讲,我谈恋爱了,把女朋友的相片给萧师看,听萧师说道说道。萧师也把他女儿的萌照给我看,跟我讲他的自傲与自卑,讲他与师母两地分居的烦恼。其情其景,让我想起孤身在密州,中秋夜思念亲人的东坡。其时的萧师对我来讲,亦师亦友。萧师给我的印象是外表粗犷的山东汉子,其实内心更像一个细腻多情的江南士子。

毕业后,我回杭州一所大学教书,不久就听说萧师调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终于能与师母团聚了。三年后,我到华师大中文系进修古代文学专业的硕士课程。当时我没有就近去当时古代文学也挺强的杭州大学在职进修,脱产读书也没去名气更大的北大、复旦,而偏偏选了华东师大,就是因为我知道萧老师到华东师大了。我把这消息提前告诉了萧师,萧师迫不及待地在我报到那天到我的寝室看我,师生相见完全不像是师生,倒像是久别的老友,激动地大笑,拍肩打趣,看得同寝室的两位进修生一愣一愣的。后来,萧师给我们讲《中国诗学思想史》选修课。萧师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带领我们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我多次利用休息日去萧师家里蹭饭,听萧师讲种种趣闻轶事,我们常常笑得前仰后合。“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倦眼开。”看得出,其时的萧师,神采焕发,颇为自得。虽然已人到中年,但更像是滕王阁前挥毫的王勃,和写《白马篇》想成为“幽并游侠儿”的子建。其后的十余年是萧师事业和生活上都比较顺风惬意的时间。萧师的主要著作《华丽家族:两晋南朝陈郡谢氏传奇》《簪缨世家:两晋南朝琅琊王氏传奇》《中国诗学思想史》《韩非散文选注》《千古好诗》基本是在这段时间里完成的。

2001年11月,我专程去看萧老师。萧师刚刚乔迁新居,按说距学校近了,但此时萧师却已退休两年,而且看得出他的精神状态很不好。交谈中知道,在当时全国许多高校都视教授为宝贝,只要是教授就可以延迟5年甚至10年退休的情况下,华东师大却对教授先评级分档,延聘一部分60岁以上的教授,而让部分60岁以上的教授退休,萧师则在被退之列。萧师对那些评级分档的条件大为不满,认为有太多“非学术性的因素”。关键是当时的萧师身体好,精力旺,圈内已有名声,正是事业的上升期。突然不被认可,赋闲回家,那种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让人想起只能“醉里桃灯看剑”、醒时拍遍栏杆的辛稼轩。之后的几次见面,萧师似乎有些想通了。他开始忙碌《大学语文》自考辅导的事。编辅导教材,去自考助读班上课,忙得不亦乐乎!华东师大是全国《大学语文》自考教材的编写单位和主考单位。《大学语文》教材中古代文学作品占了近70%,一位华师大中文系的资深教授亲自来讲《大学语文》,那号召力是可以想见的。萧师的书桌上不见了那些厚重的经史子集、前贤今秀大作,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版本的《大学语文》教材,各种《大学语文》的辅导材料,甚至是一些助读班的学生作业。有一次,萧师笑着说:“这样也挺好,我一年赚的钱只会比延聘要多,挺好挺好!”师母接着说:“你哪是为了钱,人家不需要你做学问,这也是没办法呀!”看得出萧师是在苦笑,这确实是没办法。甚至有一次,我看到萧师随手拿高亨、萧涤非、牟世金等山大名师的著作来当菜盘垫子,一把台式电风扇下面垫着蒋维菘先生的书法作品。看我诧异的神情,师母想要换掉,萧师淡然地说:“别换,反正也没用了!”“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我内心五味杂陈。此时的萧师像庄子?像渊明?抑或像阮籍?

哀莫大于心死!一个很有才华很有思想的学者,因为“文革”原因耽误了半辈子,好不容易迎来了好时代可以大干一场了,却因为一些很难说清楚的原因,伤了心气折了锐气。没能在学术上作出更大贡献。可悲,可叹!不过说到底,萧师是个小人物,往事云烟,是是非非,后人未必会来说道,也未必都能说得清楚!而作为学生兼朋友的我,其实也说不清楚了。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萧师安息吧!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人物周刊》
2021.10.25 A7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叶志衡丨忆萧华荣老师》 发布于2021-10-27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