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方丨刘淑刚,“点山成金”的农民企业家 - 世说文丛

周晓方丨刘淑刚,“点山成金”的农民企业家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01-刘淑刚(左二)在指导农民养鸡.jpg
刘淑刚(左二)在指导农民养鸡

刘淑刚,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一个有担当的实业家。

八年前,刘淑刚作出一个决定,要承包距青岛仅十多公里,一座叫竹山的万亩山林,他想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他想打造青岛的后花园。当时,这个白手起家的企业家已在房地产业耕耘近20年,他打造的一些富有特色的楼盘赢得社会好评,公司业绩也相当不错。而做过农业的人都知道,就投资而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无底洞”,因而他的这个决定遭到包括公司管理层和家人的反对。老母亲担忧地说:“你这才几天不种地了,怎么又要去种地呀?”这些反对声不无道理,因为大家对刘淑刚艰难的创业过程太熟悉了,大家是穷怕了,担心搞不好又会陷入贫困。

刘淑刚来自诸城祁家庄,那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山村。他母亲回忆道,淑刚十几岁就开始做小买卖,后来收酒瓶往城里送,自行车两边的酒瓶子高得人夹在当中看不到人。这么重的货物,如果是顺风还好点,一遇顶风,他得使出多大力气才能送到县城啊!

一天,刘淑刚外出打工了,突降大雨,所住的草房被一个霹雳震得裂开。瓢泼大雨流进屋内,飞溅到襁褓中儿子的脸上,孩子发出惊恐的哭声。妻子王祥美闻声跑到屋内,儿子的脸已被污水溅得看不清眉目,赶紧挪到溅不到雨的地方。就这样,一个雨季,王祥美抱着儿子在屋里转着圈避雨,从西厢房躲到东厢房……

刘淑刚从亲身经历深知,在农村,尤其是山区,生活真是不易,百姓在大山里生活了千百年,祖祖辈辈没什么变化。既然选择了要做就要做好,要么就别出头。他看到,竹山距青岛虽然很近,但周边村子依然很落后,有的人家还住在五六十年代的老房子里,有的因患病都吃不上饭。他发誓一定要全力以赴地带领乡亲们走出贫困。

刘淑刚作出这个决定,缘起于他参与当地政协组织的一次赴欧洲农村考察。他看到国外农民富足的生活和田园化的农村环境深受启发,他感慨道:“咱不能指望单家独户的农民,这个主体必须是企业家。我虽然算不上很有钱,但企业做大了,就有这个责任带领大家去做这件事,也算是回报社会的一份责任和担当吧!”

刘淑刚对所要投入的项目并非没有准备。他认为,这个项目确实投资大、回收周期较长,但他和团队做了充分的调查论证,认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需要丰富的精神和休闲生活,乡村旅游能满足人们对原生态自然的需求和向往,发展前景广阔。

刘淑刚决意开发竹山。为掌控竹山的地理面貌,合理开发布局,并打通一条上山的路,他经常上山考察,晚上就住在山上,每天四点多就起来,一个人拿着一根竹竿上山探路。

竹山的森林覆盖率很高,到处是锯刺状的野生植物,人从山上走过,腿脚都会被刺破刺伤,甚至流血。每次在山上走,腿都会被蒺棘刺扎得伤痕累累、血肉模糊。有时被藤条缠住脚,甚至蒺藜刺会直接把鞋穿透;有时,还会突然窜出一条蛇来。回家后,妻子看到刘淑刚裤腿渗出血来,心疼地找出酒精、紫药水为他消毒疗伤。每次,妻子都把沾了血迹的被套换下来清洗,再换上洗过的被套,持续达半年之久。直到现在,他的腿伤还没有完全痊愈——这都是值得纪念的创业痕迹。

刘淑刚回想自己艰难的创业过程,感慨道,现在是创业成功了,但更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自己是被逼下海,很多员工兄弟跟自己打拼已近20年,他不想让兄弟们因为自己决策的失误再失业。要是他们失业了再去找工作,自己于心有愧、终生不得安生啊!

经过几年的艰苦打拼,竹山景区的业态逐渐丰富,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原始自然的状态。现在,家家户户不仅有了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而且还因成为竹山的工人而增收,山下黑土夼村的百姓不再到外地去打工,都乐意上山劳动。很多家庭因此改变了过去的贫穷面貌,生活逐渐变得好了起来。园区用工不限年龄,很多六七十岁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都在园区打工,月薪三千多元,以前种地一亩地一年收入都不足一千元,还得看天吃饭。有的妇女以前在城里上班,现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不仅能照顾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早晚还兼顾了地里的农活,一举三得。过去出去打工的青年,逢年节回不来,家人不能团聚,更没法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现在回来了,团聚了,还不耽误挣钱。大家在山清水秀的环境中工作,从物质到精神都感到很满意。村集体的收入增长到40多万元。初步测算,竹山田园综合项目带动周边60多个村庄联动发展,参与的农民人均年增收3万多元。

项目从开发至今,与同济大学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开发了山野观光、森林康养、生态农业、运动游乐、房车露营、民俗文化、温泉度假、特色小镇等板块。今年,公司更是引进中科院、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先进技术,重点打造山水圣人文化。包括有机茶园、中草药育苗及研学旅行基地和樱桃园。

现在,刘淑刚及其团队又着眼于未来。他们要引进国外高端专业管理团队,还要与东盟国家的农业主们合作开发热带水果。将以竹山景区为基地,建设南亚热带植物园;采用南果北种新技术,建设独具特色的热带水果种植采摘园。同时经营南亚特色瓜果和产品,并逐步在全国发展蔬果连锁机构。

刘淑刚在项目伊始就提出“不毁一棵树,再造万亩林”的原则,竹山是大自然的馈赠,这山里的树木长到现在不容易。在开发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护好它。生态美是竹山的优势,也是开发者不可触碰的一条底线。

刘淑刚,这个大山里走出来的淳朴汉子,深深感到:“带动老百姓的发家致富是我作为一个农民企业家的责任。”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人物周刊》
2021.10.25 A7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周晓方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周晓方丨刘淑刚,“点山成金”的农民企业家》 发布于2021-10-27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