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澳子丨阴岛暨阴岛路地名“文革”染红考 - 世说文丛

胶澳子丨阴岛暨阴岛路地名“文革”染红考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yingdao.jpg

一  阴岛历史和文脉


阴岛路是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五号门口的一条老马路。
阴岛是胶州湾内最大的一个海岛。
阴岛原属不其县后归即墨。1961年归崂山县。
阴字在《说文解字》第十四卷中解释为:水之南山之北也。
阴字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把阴解释为月亮。阴岛乃月亮岛也。
阴岛之名瑕疵何来只有?

二  “文革”改名狂潮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在天安门接见了百万红卫兵,当天晚上全国的红卫兵就开始了破四旧的红海洋暴力行动。废除老地名换上红卫兵起的新地名便是行动之一。
六天后的8月25日青岛三大院校的红卫兵把中山路改名反修路,胶州路改为反帝路,仙家寨改名红寨之后,山东海洋学院的红卫兵对本校门口的阴岛路改名为红岛路。随之崂山县阴岛人民公社更名为红岛人民公社。
红海洋、红色恐怖万岁,全国掀起了改名热潮。店名要加红字,人名要加红字,路名要加红字成为那个疯狂时代的记号。青岛红旗印刷厂、红旗冷藏厂、红星造船厂,红光电影院等使青岛一路飘红。
红色风暴席卷全国,红卫兵们恨不得把青岛也改称红岛。
阴岛易名红岛已五十余年,老住民仍习称自己是阴岛人。 
阴岛易名红岛获得青岛市历届政府首肯。红岛乡政府更为自己的名称去掉了一个不吉利的字而欢欣鼓舞。许多人跟着盲目叫好。而现在的老年人还使喜欢自称使阴岛人以与新移民有区别。

四   废阴改红为哪般?

在中国地名带阴字的县市不下几十个,同在文革背景下为什么都没有改名呢?
如江苏的江阴、淮阴、河南的汤阴、陕西的华阴、湖南的湘阴、浙江的山阴等。虽经历文化大革命,这些地区也没有实行去阴化改名。改变地名。去阴换红,全国唯一。
而青岛一些人利用人们的一些神经过敏情绪将阴岛名字解释为阴暗的岛只是一种口实,内涵为的是为推行文化大革命的红海洋气氛,为强化地名的赤化而走红。当年那些疯狂中的红卫兵也曾有过把青岛市也改成红岛市的狂梦,不过是
难以实现罢了。

四  为了红卫兵忘却的纪念

民国期间的文化名人大作家吴伯箫(1906—1982)在旅居青岛期间曾数次乘船游览阴岛并写下了《阴岛的渔盐》这篇美文。该文不仅在世界华文散文中有相当影响,而且该文在上世纪一直是向青岛中学生推荐的课外读物。
今天的青岛文化名人百花苑中还有供游人瞻仰的吴伯萧先生的雕塑像。全国的读者们还是喜欢阅读《阴岛的渔盐》那原汁原味的美文。
有位大思想家说过:一切改名都是为了切断或改写历史。
红卫兵之岛真让今日青岛蒙羞。
阴岛也是月亮岛,多美的名字啊!

参考文献:
1《说文解字》:阴,水之南山之北也。
2《黄帝内经·素问》:日为阳,月为阴。
3 韩国有红岛。因岛上土是红色得名。每年十万游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胶澳子丨阴岛暨阴岛路地名“文革”染红考》 发布于2020-3-3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