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明丨子承父业的杨安利 - 世说文丛

刘开明丨子承父业的杨安利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02-足坛名将杨安利.jpg 中国足坛名宿杨安利

杨安利,著名足球运动员,为青岛足坛先驱杨昌的第三子,生于1950年5月。20世纪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他司职八一足球队主力中后卫,帮助球队取得辉煌荣誉;多次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了第六届亚洲杯、第八届亚运会,取得优秀战绩。

7岁前后,杨安利开始接触足球。那时,杨昌任青岛市青少年业余体校足球教练,杨安利时而跟从父亲前往、时而与玩伴同去体校练球。平常在家时,杨昌还经常对杨安利进行针对性指点,并常带他到一体、二体和山东海洋学院体育场观看比赛,这使继承了父亲运动基因的杨安利慢慢对足球产生了浓厚兴趣。

1964年,杨安利进入素具足球传统的青岛第十中学,遇到了体育老师金天民。巧合的是,金老师与杨昌是亲密的队友和朋友,他们曾在青岛队并肩作战近十年,同时他们都在青岛少体校、山东二队任过教练。与杨昌一样,金天民有着浓厚的足球情怀,他家距离十中不远,可为了与队员每天多接触多交流,他把铺盖卷带到学校,在住校队员床铺旁边打地铺,与队员们一同住宿,这给杨安利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杨安利回顾称,给予他足球启蒙的是金天民老师。诚然,父亲杨昌才是他足球之路的启蒙者,但杨安利同父亲一样,是个非常谦虚和懂得感恩的人。

1967年,杨安利初中毕业,进入青岛油漆厂工作,同时,他保持着对足球的热爱,在油漆厂足球队司职中后卫。当时,经常得到原山东二队主力队员吴胜泰的指教。杨安利时常代表工厂参加全市企业足球比赛,足球技战术能力不断提升,思想心智不断成熟。

1970年前后,国内足球运动开始复苏,部分地方队组织集训,国家队也由于外事活动需要,于1970年在北京体育学院逐步重建和组织集训。同时,为了加速各省、各地区体育运动的恢复重建,国家体委从全国各地选拔各项目优秀青少年运动员在北京体院组建青训队,集训周期为2年。其中,足球青训队的筹建工作负责人,为时任北京体育学院军代表刘国江。

杨安利2.png 杨安利当年在北京体育学院

1971年,为了筹建足球青训队,刘国江赴青岛考察、挑选年轻球员。他找到了昔日八一队战友刘金海、杨臣书,请他们帮助发现、举荐人才。两位战友共同推荐了21岁的油漆厂工人杨安利。当刘国江得知杨安利是恩师杨昌之子时,既高兴又顾虑——恐怕一不小心会招致他人的误解,因为他当年在青岛少体校时,就是杨昌的学生。经过一番认真的考察、审核,杨安利被北体青训队录取。每逢提起这番经历,杨安利总是深有感慨地说:“刘国江是我的恩师,刘金海、杨臣书是我的恩人。”

北体青训队足球队共54人,分为3个队,杨安利在一队,主教练为张宏根。五十年代,张宏根在国家队司职前锋,是全队进攻核心,曾被誉为中国头号球星。在队中,杨安利年龄较长,且有做过工人的经历,特别是深受其父杨昌的言传身教,品质优秀,为人谦虚,深得张宏根的喜欢。入队两年间,杨安利从张宏根身上学到了崭新的足球技术,竞技能力有了脱胎换骨的提升。

1973年北体青训毕业,恰逢八一体工队重建。集训队足球队中,包括杨安利在内的16名优秀毕业球员被分配至八一队,同时,又充实了国家二队4人和其他军区队调来的11名队员,以此组建为全新的八一足球队,并以解放军集训队的名义参加全国联赛。从此,八一足球队的成绩迅速回升到国内第一集团。

在八一队,杨安利司职中后卫。他防守既凶又稳,作风顽强,不久便成为主力中后卫,自1976年始,他担任队长,并多次入选国家队。期间,1974年,他入选国家青年队;1976年,入选国家队,参加1976年伊朗亚洲杯;1978年,入选国家队,参加1978年曼谷亚运会;1978年,入选国家队,参加第七届足球亚洲杯预选赛。

杨安利作为主力队员、防守核心,代表八一队参加了国内外许多重要赛事:1974年,全国联赛第一名;1975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第三名;1976年,全国联赛第一阶段赛区第一名;1977年,全国联赛第一名;1978年,全国甲级队联赛第二名;1979年,第四届全军运动会第一名;1979年,第四届全国运动会第六名;1979年,全国甲级队联赛第三名;1980年,全国甲级队联赛第七名;1981年,全国甲级队联赛第一名。

入伍多年来,杨安利一直是八一足球队教练组的重点培养对象。球员期间,他先后荣立7次个人三等功、1次集体二等功,被国家体委授予“运动健将”称号。1982年起,他改任教练工作。

自加入八一队,杨安利就习惯于及时总结比赛训练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随着国门的打开,八一队出访任务较多,他借此机会与到访国家足球人士交流研讨,学习他们先进的训练理念、理论和管理经验,并习惯于随想随记,为日后成功转型奠定了扎实基础。

杨安利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转型为足球高级教练员。1991年至1994年,他先后参加了多个国家级执业资格考试并获得相应的执教证书:中国足球协会颁发的甲A俱乐部执教证书、亚洲足球联合会颁发的具有执教亚洲国家足球俱乐部资格的教练员证书。2008年5月,他又参加了中国足协举办的A级/高级教练员继续培训班,顺利结业。

自1982年至2003年间,杨安利先后执教过八一足球少年队(主教练)、一线队(教练)和青年队(主教练)。执教八一少年队时期,1982年获全国青年联赛第三名,1983年获全国青年联赛第二名;任教八一队(一线队)时期,1985年获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亚军,1986年获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冠军,1987年获第六届全运会季军,1989年获全国甲级联赛亚军、优胜者杯冠军;执教八一青年队时期,1991年获全国青年联赛第五名,1996年获全国足球锦标赛季军、全国青年联赛第四名,1998年获得全国青年联赛第五名。另外,1999年-2003年,执教八一少年队(U17或U19),成绩优良,特别是2003年,在全国冬训技术测试中,获全国U19队1对1攻防第一名,定位球技术第二名,角球技术第八名。

2003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撤编八一足球队。次年杨安利退休,但他没有停下在绿茵场上的步伐,而是认真梳理总结自己30多年的足球之路,坚持退休不退岗,躬身践行“体教结合”和“从娃娃抓起”的理念。此后,他把精力投向青少年甚至儿童足球的发展,教球育人,持续为中国足球助力。自2005年10月至2020年的15年间,他受聘于北京人大附中三高足球俱乐部,培养了大批“道德品质高、文化素质高、运动水平高”的足球少年。期间,2015年5月18日,杨安利受聘为清华附小足球发展顾问,为该校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直到2020年70岁时,杨安利才离开执教一线。

2021.11.1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刘开明丨子承父业的杨安利》 发布于2021-11-10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