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日本工业资本的投资带动青岛的火柴生产看,火柴商标的选用具有明显的沿袭本国经营的特征,就是将日本使用的商标直接用作本地化的火柴生产中。青岛燐寸株式会社的“三阳”和山东火柴工厂的“三星”,是两枚代表性的商标。
火柴商标或火柴盒贴画,在大众收藏中冠以“火花”的美称。“三阳”火花,采用三只羊的图案。在日本原有标贴上,呈现“三羊”二字。但到了青岛便入乡随俗地定为“三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三阳开泰”的寓意更为贴切。三阳是青岛燐寸的主要牌号,当抗战胜利、在标购敌产的基础上建起新的青岛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时,火柴商标仍沿用“三阳”,足见其品牌效应的影响力和持久性。
说起“三星”,商标可追溯至最早的瑞典火柴。当十九世纪中期瑞典率先成为世界火柴生产中心时,一条由北欧到远东的火柴线路逐渐扩展到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待至日本主导本地区火柴生产时,其对外销售的目标首当其冲又针对中国市场。作为山东火柴投资方的小林燐寸社,它在日本使用的三星商标就顺势落户青岛。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胜利后标购山东火柴工厂的部分设备而开设的国华火柴公司,其火柴牌号依旧沿用“三星”,这同三阳商标的延续情况完全相同。
这段时期,在青岛经营火柴的核心企业非青岛燐寸和山东火柴莫属。除三阳和三星外,两家火柴厂还增添大吉、三民、福星等牌号。此外,几家新设的日本投资企业采用包括宝贝、驱马、三福、华祥、三元、双凤、大益牌等多种商标。
一言之,当青岛的火柴生产完全处于日资企业占据垄断地位时,火柴商标的选题既有直接使用的日本牌号,还包括有针对性地推出符合本土文化内涵与民俗习惯的内容。火柴商标的选用,体现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战略和以效益为目标的社会融合。
青岛火柴工业是在日本对岛城实施殖民统治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是在不平等的国家关系和不对等的贸易准则下演变而来的。这种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在掠夺与被掠夺、压迫与被压迫的同时,还极大地刺激着被占领地的民族工业的觉醒和萌芽。
从1920年到1923年,在远离城区的市郊城阳、即墨、胶县等地先后建起了增益火柴厂、振东火柴厂、洪泰火柴厂等三家民族火柴企业。从其火柴商标的地球、松虎、富贵、六合、大爱国、金牛、金鸡、天官、剪刀等名称可以发觉,民族企业大多选取中国传统文化的主题为其产品的识别符号。不过一枚“大爱国”的商标,显现初始阶段朴素的民族主义情怀。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更大规模的投资和经营以青岛振业火柴公司的设立为标志。1928年振业投产后正式出品的火柴有“日月星”为图的“三光”牌号和以“津昌”为记的“蜘蛛”火柴。从1913年最先在济南设厂到1920年第一分厂在济宁开工,振业曾先后使用推磨、印字机、山狮、津昌蜘蛛、吉星、童旗、三光等品牌。选择“三光”和“津昌蜘蛛”作为商标,无疑是利用青岛振业的整体优势去覆盖已有的市场份额。同时也说明商标品牌的本身,已具有广泛的认知度和巨大的影响力。
仔细回味振业的几种火柴商标,大致可看出以下特点:
一、作为早期在日本从事火柴定制,然后再出口中国的华商,振业前身的东顺泰商号拥有一批定制商标。当振业在国内投资生产火柴时,鉴于前期经营的日本火柴已享有市场信誉,中国制造的火柴便沿用了这些商标,比如“津昌蜘蛛”;
二、在经营日本火柴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元素成为火柴商标选题的重要内容。文字谐音的“福蝠”和“禄鹿”以及寿的含义具化为桃,福禄寿的表达方式便以图案中的蝙蝠、鹿、桃的形象呈现。比如“吉星”商标以“福禄寿”见之;
三、火柴曾是不可或缺的日常物品。以火柴为媒传递讯息,就成大众传播的有效方式。借助火柴商标的方寸之地和火柴使用的万户千家,新鲜事物的推介和广告效应的产生,见之火柴便不足为过。比如“印字机”商标就在普及常识之列;
紧跟振业的步伐,华北火柴后来居上。其火柴的主要商标有北斗、光明、中山(忠山)、双鱼、良心牌等。与振业相比,华北火柴的商标选题增添了与时局相关的因素。比如直接把“国父”的名字用作商标,并以“金陵中山公园”的图文相配。1936年国民政府出台商标管理的新规后,鉴于“中山”商标已有的市场知名度,遂改为同音不同字的“忠山”。
华北火柴在其发展的路途中始终处在行业的前端,这从“良心牌”商标的选用上可略窥一斑。良心不仅是企业家的恒久初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的化身。解放后以华北火柴厂为主体组建起国营青岛火柴厂,似乎可从一枚商标找到点滴答案和历史选择的必然。
与振业和华北两家大厂的发展同步,以台东镇为核心的中小规模的火柴厂渐次形成厂家林立、互为竞争、密切关联的产业集群。这让青岛在山东地区的火柴生产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并成为全国火柴工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此间出产的火柴,商标选题更为丰富,其中突出下列几个新特点:
一、全国范围内掀起的“提倡国货,挽回利权”运动,及至火柴商标也适时呈现关键的词语。比如明华火柴的“赛马”、华鲁火柴的“球马”、鲁东火柴的“狮球”“警钟”以及信昌火柴的“国宝牌”等商标中,都能找到“国货”的字样;
二、传统文化的吉祥图案仍占据不小的比例,但内容已扩展至比“福禄寿”更广的范围。可见大大小小的火柴厂在商标选择上,直指宽泛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比如蚨禄、五子、金蟾牌、欢喜、拐仙、贵子、万寿、寿字牌等;
三、在政治性词语用于商标的同时,出现与时事相关的文字牌号。比如爱国、老百姓、胜利牌、新生牌等。其他方面的人、事、地、物等也融入商标之列,比如双山、推车、耕牛、童鹿牌、白阳、得宝等,显得大千世界、无所不用。
抗战胜利后至青岛解放前的短短四年间,虽然在后期国民政府出现经济崩溃和时局失控的大势直接影响火柴工业的运行,但是前半段时间特别是举国欢庆光复之际,青岛的火柴发展异乎寻常地出现繁荣的局面。这在不同厂家的商标中得以体现。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一、以庆祝抗战胜利为名的火柴商标,包括前进、纪念、胜利、民主、国货、进步、太阳、宝光、光复、建国牌等;
二、以企业名称和地名作为商标的情况出现,且它们大都是开设的火柴新厂。比如天祥、华东、中鲁以及青岛、崂山、山东等;
三、传统内容与新生事物并存的年代,体现在商标上有算盘牌、仙鹤、耕田、火车、交通、吉普、标准牌等;
四、标购敌产设立的新厂如前所述,也不失时机地沿用日资企业原有的三阳、三星、华祥等商标,成为新旧时代转换的遗留痕迹。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迎来飞速的发展。火柴工业在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改革后,正式组建起国营青岛火柴厂。作为国营大厂,火柴商标在选用方面又有了全新的特点。
首先,青岛的火柴生产在解放初期多家火柴厂并存的情况下,各厂仍然保留之前各自的商标品牌。以国营青岛实业火柴厂为主而使用的“拖拉机”商标,从1954年开始连续使用接近十年的时间,包括最终组建起的国营青岛火柴厂也沿用过“拖拉机”,成为一个时代的特殊标记。
其次,从五十年代初开始,青岛火柴陆续销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而后延至中东、非洲、南北美洲等世界各地。青岛火柴创造了新中国成立后火柴出口的多项纪录,使用的商标包括新华、蝴蝶、双喜、三穗等。
1964年设计和使用的“双喜”,以红黄相间的色彩和规整经典的图案,在国际市场颇受青睐并获一致好评。此后双喜商标还被国内众多火柴厂家借用和仿效,成为各自出产同类火柴的图案框架,开启异彩纷呈的双喜火柴文化。
从五十年代中期青岛火柴重组到九十年代初年国营大厂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四十年间火柴商标大致可分为贴标和卡标两种门类,而其选题更是时代发展的外在体现。
一、以社会主义建设为题材的商标,包括宣传“大力支援农业、发展农业生产”的“长青”、“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勤俭”和“节约木材,支援国家建设”的“拖拉机”等牌号。以讲卫生、储蓄、计划生育等内容相关联的题材,集普及常识和宣传教育为目的,通过一盒小小火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国庆十周年”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的“国庆”题材,是青岛火柴厂少有的纪念商标。国庆15周年火柴的双喜之图,正是其时用于出口的专用商标而做的临时借用,这也让双喜图案在全国遍地开花。待至八十年代,青岛火柴厂将双喜与双凤组合而成喜凤火柴,从而将双喜的内涵提升到更宽广的文化空间;
三、1958年北京火柴厂率先推出成套火花作为火柴贴标以来,各地火柴的商标设计呈现无比繁荣的景象。继四枚的“国庆十周年”火柴之后,以青岛风景为图案的火柴成为风光系列火柴的主要选题。
这其中先包括1960年的四色八枚的照相版青岛风景,后有1965年的两组十二枚的青岛风景以及八枚的青岛风景。从六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八枚的这套青岛风景变换多种底色,前后形成八色八枚的青岛风景,成为火花收藏者梦寐以求的风景之花。
前海一线,从栈桥、小青岛,到鲁迅公园、海水浴场,再到体育场和中山公园,短短六七里路聚集岛城主要景点并成为火柴商标的选题对象,以至青岛火柴厂后来直接采用“青岛”二字和“小青岛”图案作为文字和图形的注册商标。显而易见,青岛火柴厂的地标建筑和旅游景点的图案是火柴商标的重中之重。
四、花鸟鱼虫,是各地火柴厂普遍采用的商标选题。除了它本身在方寸大小的火柴盒上显现较好的视觉效果外,花花绿绿、闲情逸致,也是生活场景的零星点缀。实际上,青岛火柴中以花卉和动物为选题的商标较少。虽然七十年代末出产过一套五枚的蝴蝶火柴,但它远不及单枚的出口蝴蝶那样闻名遐迩。近水楼台,双喜火柴和蝴蝶火柴的大量出口,也让岛城人民独享一份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日常擦划的喜悦。
五、从火花的枚数看,1962年出品的16枚“农林牧副渔”、1963年10枚的“儿童”、1965年10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运动会”,特别是1967年和1968年两种18枚的“语录”火柴更是达到单套枚数最多的商标。
灰板纸印刷的“语录”火柴卡标,可以说是青岛火柴厂糊制外盒走向生产自动化的起点,由此带动八十年代兴起的卡标火花,即商标图案直接印刷在卡纸上,经生产线直接糊成火柴的外盒。与贴标相比,卡标火花呈现新的特点:
一、青岛风景选题的火柴,通过卡标的表现方式,显得更为新颖和高档。1979年出品的10枚青岛风景卡标,成为改革开放后火柴生产的新起点和新样板。随后“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也分别以不同的绘画形式呈现于火柴盒上。在印刷材料的选择方面,白卡纸的多色印刷、灰板纸和草板纸的单色印刷,将出产的火柴自然分成高档的旅游火柴和普通的民用火柴。正是技术的改进和设备的提升,才让生产高附加值的火柴成为可能。
二、随着旅游涉外宾馆的建设和运营,青岛火柴厂生产出一批批盒体小、支数少、印刷好的宾馆火柴,其中还包括一部分给餐饮店配备的专用火柴。比如华侨饭店、黄海宾馆、栈桥宾馆、汇泉王朝大酒店、海天大酒店、八大关宾馆、白浪花咖啡厅、春和楼、聚福楼等。在民用火柴逐渐减少时,宾馆、酒店、餐厅的火柴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图案,在经过特定年代的沉寂后,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通过不同色彩和线条表现的喜鹊登梅、孔雀开屏、鸳鸯戏水、白头偕老、松鹤延年等主题,出现在多套卡标火柴上。其中还有一套五枚的“延年益寿”寿星火柴,让人重温寿比南山、福如东海的美好图景;
四、以喜凤商标为标志,青岛火柴厂还把人物形象搬上火柴。先后出品的三套“古代仕女”和“历代女杰”,让王昭君、李清照、花木兰、穆桂英、文成公主、唐赛儿、蔡文姬、婵娟、林黛玉等历史人物和经典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如同穿越时空般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年代,火柴盒上的广告又是火花主题的一大亮点。虽然在之前的贴标有几套出口商品的广告火柴,但大量的广告还是在卡标中更得心应手。从北极星钟表到友爱牌铅笔,还是出口的商品。但青岛活动铅笔厂的卡通人物广告、青岛市人民保险公司的多项险种广告、金锚牌男女手表广告,以至青岛家庭装饰商场广告、青岛市土产杂品总公司的茶叶广告,甚至是青岛火柴厂自有的售卖火柴和求购原材料的广告,都能在火柴盒上找到清晰的印记。
1984年,青岛火柴厂推出一套“液化气”火柴。原本它是为计划出口的火柴而专门设计的图案,但经调研后发现,国外市场并未对此种火柴存有明显需求。作为大众生活的新火源,液化气正处在产品普及和安全使用的现实阶段。于是在试制两种大小尺寸卡标之际,还特别生产了贴标式样的同名火柴。
可是人们从未预料到,原本是点火做饭离不开的火柴、哪怕是用上了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液化气后仍然离不开灶台旁边放着的火柴时,却是终有一日随着灶具的技术革新,电子自动打火猛然间替代了人工擦划的那一根火柴。
火柴,终究成了走过的历史;火花,却能长留、化作永久的记忆。
2021年12月29日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