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冯友兰是怎样带着传统文化的情结而不是理性的头脑,叙述“中国哲学史”的。
近年来我在东西方文化研究中,逐渐认识到:学术界的“中国哲学史”这个说法,是不成立的!
因为我发现:中国没有有原旨要义上的哲学!——这是个被中国古今学者都忽视了的学术思想问题。毋宁说,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中国古今学者未看到:哲学的核心意义应该是这样的——哲学是“人的哲学”;哲学首先要解决“人是什么”“人的根本特征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为什么活着”等最根本的问题。
例如,西方哲学,从古希腊、古罗马,到基督教文化、到奥古斯丁、到阿奎那、到自由主义,都是围绕人的哲学。
但是,作为中国哲学的代表著作的思想——四书五经与先秦诸子百家,以及宋明理学、明清心学,都没有解决、也没有触及上述那些围绕人的最根本的问题。
严格说,中国文化里就没有原旨要义上的人!谈什么哲学?
一种文化连人都没有,不知道人是什么,怎么可能有哲学?
在一种没有人的文化里高谈阔论哲学史,是奢侈,还是滑稽?
我在去年写的所有文章中,都轻重不同、却有的放矢地谈过中国文化没有人的问题。
看过这些文章后,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一再强调中国文化里没有人。
因为中国文化从未重视、更未揭示出“人之所以为人”、人与万物不同的那些根本特征——人为什么被称为“万物之灵”?
例如,人为什么能够接受教育,动物为什么不能接受教育?
这个听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却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这个问题中国文化并没有作出科学的解答。
人能够接受教育这个人所共知的事实,说明人具有万物没有的接受教育的天性能力!
这种天性能力是什么——这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
最早揭示这个“根本特征”的人是基督教文化中的伟大思想家奥古斯丁。他从圣经的原罪说原理中发现人原来天生就有自由意志。
这个自由意志就是“自我判断与自我决断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后天教的,是天生的。
中国文化不承认人天生留有这种能力。所以中国教育把人看作什么都不是,什么都是从零开始,都需要灌输、培养。所以中国教育不讲“为什么”,只灌输“是什么”。训练不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中国文化所谓的人,都是后天道德教化中的人。不是天性的人,不是人的本来面目,不是真正的人!
真正的人所含有的意义,是一下生就具有的那些包括自由意志的天生特性!
我在有关文章中讲过人的天性:自由意志、理性、个性、灵魂、思想(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未开垦的精神家园处女地、善性中的幽暗意识、致富欲望等,都是人与生俱来的品性,与教育无关。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呵护并养育这些天性——这是人类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后,共同的教育宗旨。
中国文化不重视或根本就没有发现人的这些品性。
例如致富欲望,在宗教改革后的西方文化里,致富是一种荣耀上帝的行为。也就是说人天生就想发财致富的做法,被提升到信仰的层面上而具有了荣耀上帝的崇高意义!
但是中国文化提倡“安贫乐道”,批评商人言利,商人是小人。君子讲义不讲利。
中国文化这些理念实质上是扼杀人致富欲望的天性。
历来的教育是以扼杀人的天性为能事!用“大一统”扼杀所有人的个性。
所谓道德教化中的人,在政教合一的中国,实质上都是政治工具的人。
例如传统文化中的人——是仁义礼智信忠孝的人;是三纲五常中的人;是温良恭俭让的人。
这样的人,难道不都是为了维护君权统治的人?
中国文化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维护君权统治。这是先秦人创建中国文化的共同宗旨。所谓诸子百家,不过是实现这个宗旨的路径不同罢了。
清末民初以降教育中的人,仍然是换汤不换药的政治化的人。
所以我多次批判民国那代教育家没有树立起人的教育宗旨。
他们只从西方引进了现代教育的课程内容,建立起现代教育的授课内容体系。却没有明确出教育的宗旨是人的教育。
通过民国教育家存世的著作可以看出,他们不明白“人是什么”,没有发现“人的根本特征”是什么。他们眼中的人仍然是道德意义上教化后的人。
所以他们建立的现代教育体系便成了新专制统治的工具。
说民国教育家没有明确出人的教育宗旨——
例如清华大学的教育家潘光旦,虽然他鼓吹“健全的、完整的人”的教育理念,但最终他把这个理念具体化为“位育”的教育思想,实质上与孔孟的教育思想没有本质区别。
孔孟教育思想,被蔡元培、胡适、鲁迅那代先贤批判为“吃人的教育”。
潘光旦是个很有代表性的教育家——这些有西方留学背景的民国教育家,最终又回到传统教育理念上去了!这确实是个很可悲的现象。
当然这是民国教育家的重大失误。成为那代先贤在教育上留给后人的未竟事业。
中国历来的教育没有树立起人的教育宗旨,根本原因是中国文化里就没有对人的完整的、全面的认识,没有形成真正人的哲学。
“无人的哲学”是所有问题的总根源。
发现中国文化里没有人,这是个石破天惊的说法!是人们很难以接受的“危言耸听”。但这是事实。
我这两年写的文章、特别是去年的一系列文章,都指向“中国文化里没有人”!
看过我的文章人都知道:这个“石破天惊”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实事求是的说法。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