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章说英国人发明了私有财产权。这个说法与历史不符。一千五百年前,古罗马人立法中就已经有了这个概念,并且明确立法“保护私有财产”。如果说私有财产的出现是人类最终告别野蛮时期的重要标志,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开始;那么,国家政体与具体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私有制出现,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这是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论断。
2.文章说哲学家洛克的理论思想(保护私有财产、主权在民、公民社会、分权制)启发了北美大陆独立战争。这个说法与历史不符。北美大陆爆发独立战争,并非受哪个人的思想影响。战争爆发的唯一原因是:北美大陆人与英国政府之间持续了十年之久的税权之争。英国政府试图向北美大陆征税达十年之久,也没收上一便士税来。最后英国政府只好让步:仅在北美大陆征收微不足道的三便士茶税,以象征性地体现英国政府对北美大陆的主权。但是坚持“无代表不纳税”的北美大陆人声言:“一便士税也不纳!”并把停泊在波士顿港的英国茶船上相当于英国政府半年财政收入的大量茶叶趁夜倒入海中,以示对英国政府茶税的反对。英国政府不得不派军队到北美大陆“维持社会秩序”,于是引发了莱克星顿镇的军民冲突,终于出现了“震惊世界的第一声枪响”,战争爆发了。
看看美国人写的《美国通史》就知道,北美大陆人从未有过要发动战争摆脱英国政府的想法。独立战争爆发之前,北美大陆流行着科学家、社会活动家富兰克林的话:“我们为生活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里感到无比的幸福与骄傲!”这句话是北美大陆人的共同心声。殖民地的北美大陆人为什么会这样说呢?这要从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政策谈起。
英国政府对北美大陆殖民地不派军队,不建立政府,不管北美大陆的地方事务。仅从北美大陆的进出口商品中收取一点有限数量的差额费,作为英国政府收入。所以英国政府在北美大陆的唯一代表仅是海关的总督府,管着对进出口商品的收费。北美大陆由当地人组成管理机构,自己管理自己,即实行高度的地方自治,并且英国政府从未向北美大陆征过税。但是一旦北美大陆受到外来的侵犯,英国政府必定出兵保卫北美大陆。例如著名的“七年战争”,就是英国与试图瓜分北美大陆的法国、西班牙等国的战争。实质上就是保卫北美大陆人。——生活在这种自由宽松、不用纳税、又有大英帝国保护的殖民地里,人们怎能不感到幸福与骄傲?
但是殖民地的北美大陆人在英国政府里没有发言权。由于英国从十三世纪大宪章运动时,就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无代表不纳税”的政治理念,所以英国政府要向北美大陆征税,在政府里却没有代表的北美大陆人,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北美大陆战争爆发将近一年后,北美大陆人召开会议,一致通过:向英国政府递交请愿书。请愿书里有一段话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只要停止向北美大陆征税,我们仍然愿意做大英帝国忠实的臣民。”这段话再明白不过地说明:北美大陆人从未想过要摆脱英国政府自己独立,更没有人提出过“反对英国政府的殖民统治”这种口号。所以李兴杰的文章引用教科书的说法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当然教科书关于殖民地的说法,属于不可信的意识形态作祟。
扯远了,回到本文正题中:
3.文章在突出十八世纪苏格兰人的思想贡献中,拿自由与平等割裂开说事,重复了中国学者违背历史事实的说法。自由与平等是西方文化精髓自由主义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怎么可以褒此贬彼呢?欧洲人把自由看得很重要;难道把平等看得不重要?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宗教改革就是以“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为理念开始形成席卷整个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所以平等意识是欧洲人摆脱愚昧、走向自由主义的思想起点。
只是自由主义中的平等,是“天赋人权”的平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平等;是致富路上市场经济机制对所有人的平等,但不是结果的平等,不是经济收入的平等。搞经济收入平等实质上是一种不平等。历史的教训是:计划经济中的人人平等的“大锅饭”不是扼杀了人的动力与创造力,造成了人人贫穷的全社会的经济落后?所以自由主义中的平等,不含有中国文化中的平均主义意义。
4.文章列举的几个现代文明中的“社会观念”有道理,却未着现代文明精神的肯綮。文章没有谈到自由主义是现代文明的精神支柱。避开自由主义谈现代文明的“社会观念”,有点“丢了西瓜捡芝麻”。谈现代文明,自由主义不在场,岂不是空谈?作者可能不清楚:自由主义是现代发达国家“伟大的官民共识”,是发达国家共同的意识形态。
5.文章在强调苏格兰人贡献了现代文明的说法中,特地指出苏格兰人走出了神学的藩篱。这个说法与历史不符。不仅翻遍英国历史找不到苏格兰人走出神学藩篱的历史事实;就是教科书上说的文艺复兴是持续三百多年的思想解放运动,上帝也一直在场。欧洲人并没有在“思想解放”中放弃自己的信仰。可以肯定地说,苏格兰人与整个欧洲人从未放弃自己的信仰。思想解放是摆脱愚昧,而不是放弃信仰。信仰缺位的思想解放,只能走向“无法无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狂妄。
6.文章说构成现代文明“社会观念”之一的契约意识,是英国人贡献的。这个说法与历史不符。契约意识含有的全部思想是法国人卢梭提供的。卢梭是启蒙运动的重镇。卢梭完善出来的契约思想也是启蒙运动的重要成果。文章作者对启蒙运动持不以为然的态度,是对欧洲历史知识缺乏了解所致。当然,教科书讲的启蒙运动仅停留在“走出神学藩篱”、摆脱教会思想禁锢这个意识形态的立场,并未道出启蒙运动的历史性贡献:对自由主义的核心意义“人有自我判断自我决断的能力,即人有理性”——这个在欧洲哲学界时隐时现了一千多年的思想,启蒙运动作出了明朗化的终极认定。从而使自由主义顺理成章地成为人类近现代文明的精神支柱。
7.文章用蒸汽机、火车、自行车、青霉素、电视、冰箱等这些具体物件,说明苏格兰人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有点通俗得不能说明问题了。
人类现代文明不是个孤立现象,离开了近代史谈现代问题,是无法说明白的。所以学界通常说“人类近现代文明”,极少有人说现代文明,因为近代与现代是紧密相连的,无法将近代与现代割裂开来说事。明白了这个常识就不会忘记了:在近现代文明的发展中,英国科学家对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作出了卓越的重大贡献,这些科学家的名字都是不朽的:
建立力学体系的牛顿、恒星天文学之父赫歇尔、贡献“原子论”与“道尔顿定律”的道尔顿、电学之父法拉第、热力学之父焦耳、建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麦克斯韦、近代核物理学之父卢瑟福、今人皆知的物理学家霍金。
上述这些科学家,凡是上过中学的人都熟悉。
8.文章说“苏格兰人开启的现代化……短短两三百年,人类就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现代社会”。但是人类近现代文明的发展史彰显:是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近代化的发展道路。构成近现代文明大厦的几个重要支柱都是从文艺复兴中逐步完善树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三百多年的文艺复兴运动才是现代化的“源头”。这个结论已经是学界的常识。说“苏格兰人开启的现代化”显然是不恰当的。在文艺复兴运动中,欧洲各国都是“文艺复兴中的人”,没有不受文艺复兴影响的国家。
9.文章说亚当·斯密“重写了经济学”。这个笼统的说法显然将亚当·斯密的伟大思想简单化了,并没有道出亚当·斯密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这里补充文章的“未尽之意”:
(1)亚当·斯密发现:市场之所以能正常运转,是靠“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以价格为中心的各种市场信息。所有的市场人都是根据这个“信息”做出决定、采取行动。“信息”源于没有任何人干预的市场。
(2)亚当·斯密发现市场经济是国民致富的不二法门。即只有市场经济才能使老百姓致富。舍此没有任何道路可以致富。诚然,国民致富是国家强盛的唯一条件,谈别的都是骗人的假话。
(3)亚当·斯密发现,市场赖以正常运转的唯一重要条件是社会自由。政府对市场的任何干预都必定破坏了市场秩序。二十世纪几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都是国家干预市场的结果。这个铁的事实证实,亚当·斯密这个“先见之明”是真理意义上的不朽箴言。
凡是有点生存常识、有点市场经济意识的人,都知道:只要有人类存在,亚当·斯密的思想就有现实意义,所以亚当·斯密的思想是对人类永恒的伟大贡献。
10.文章说苏格兰哲学家休谟贡献了道德哲学。这是教科书的说法,这个说法不能体现休谟对人类现代文明的思想贡献。
休谟有谈道德哲学的书传世不假,但这不是休谟的杰出思贡献想。休谟最卓越的思想贡献是,他明确了“无赖原则”是建立现代文明社会制度的基本原则。休谟说得很明白:只有把政治家看成是不可信的无赖——在这个前提下设计的国家政治体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政府不出暴政、不出腐败。人类现代文明的政治体制,便是在这个原则下逐步完善起来的。但是二百多年前欧洲人成熟起来的“无赖原则”思想,至今还是落后国家民族的启蒙对象。
11.文章说,英国王权很早就受到限制,王权不是绝对的。这个说法有道理却没有彻底说明白问题。“很早受到限制”是什么时候受到限制?学术文章不能用这种模糊的语言给读者留下懵懂的问题。再说王权为什么会受到限制?要知道,权力欲是人的天性!英国人也有这种天性。英国限制王权不是个简单的事。所以这里有必要补充文章的“未尽之意”:
英国远在一千年前,就有国王收税与纳税人商议的习惯。这个习惯是在实际生活中形成的,不是源于什么法律,更不是因为受什么重大事件的影响。这个习惯可能与英国人的个性有关。
二百多年前的英国人能为三便士茶税爆发战争;打了八年仗后,能在“日不落帝国”的强大背景下,与不是国家的北美大陆主动提出妥协,签订停战协约,结束战争——这个事实足以说明:英国人是世界上最懂得妥协、最善于妥协、最会利用妥协的民族。
研究过英国文化的人都知道,英国人凡事有两条原则十分重视:(1)生存理念是不可以动摇的。例如“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便是生存理念之一。(2)生存成本是不可以忽视的。英国是个商业立国的国家,讲究成本是商人的本能。战争持续八年,成本太高,这样的战争必须结束。举国要求结束战争体现了英国人的成本观念与妥协意识。如果说妥协是人类的生存智慧,那么英国人则是人类中最有智慧的一个民族。明白了英国人的个性,也就容易理解英国在一千年前为什么就有国王与纳税人商议纳税的习惯。
但是,这个习惯被十三世纪初叶的约翰国王打破了。因为国库空虚,没有力量对外维护国家的权益,所以国王不得不征税汇聚经济力量,以便对外维护国家的权益。但是未与纳税人商议就要征税,这是纳税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所以国王征税成为泡影。税收不上来,国王只好动用武力强行征税。纳税人便武装抗税。于是爆发了战争。由于国库空虚,这样的仗国王无法长时间打下去。约翰只好主动提出停战,商议怎样解决问题。实际上纳税人清楚:国王对外保卫英国权益的做法是对的,他们理应支持。但是不经过纳税人同意就征税,这是万万不可以的。约翰与纳税人商议的结果,便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宪章》。《大宪章》明确规定国王未经纳税人同意不得擅自征税。
当然,国王商议征税不可能把成千上万个纳税人都找来商议。纳税人可以选出自己信得过的人,作为自己的代表与国王商议纳税问题——这便是“无代表不纳税”的由来;也是西方人中流行的“王在法下”“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这些限制王权、维护人权的著名箴言的思想源头。
所以文章谈英国人为什么限制王权,不能不涉及到“无代表不纳税”这个著名理念含有的丰富历史意义。
12.文章谈“社会观念”时,没有提到税权意识,是个不应该的忽视。税权观念是英国人贡献的现代文明精神元素之一。中国人没有税权观念。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大部分中国人并不关心税权问题,并不清楚:税权问题是现代文明的原则问题。中国人大都停留在“皇粮国税天经地义”的水平上。
税权涵有的意义是:征税权、征多少税的权、税金分配权与使用权——这个权力属于纳税人的。也就是说,是否需要征税由纳税人说了算;征多少税由纳税人说了算;税金如何分配、怎样使用由纳税人说了算。这里所谓的“纳税人说了算”是由纳税人选出的代表在政府发言投票,体现纳税人的税权权利。一个没有税权意识的民族,离现代文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3.文章谈现代文明的“社会观念”时,漏掉了民主宪政理念,也是很不应该的。民主宪政理念是从“光荣革命”的君主立宪制,从洛克的《政府论》,从休谟的“无赖原则”,从法国人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一系列思想中积淀出来的。核心思想是:国家的政治制度限制政府的权力,从而体现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民主宪政的通俗理解是:公民可以干法律未禁止的任何事;政府只能干法律界定内的事。
14.文章谈现代文明“社会观念”时,没有明确谈到科学。但是,科学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精神元素之一。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构成了科学的完整意义。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的具体意义我在有关文章中详细讲过了,这里不赘,仅指出目前被人们忽视了的科学精神实质内容:
科学精神首先是质疑的精神,凡事问为什么的精神,凡事讲究实事求的精神,凡事讲究前因后果中的前因必须是真理的精神。科学不允许凭空立论,不允许空穴来风说事,不允许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空头理论;不允许凭经验下结论,不承认未经科学论证的经验是科学。
例如,有人说中医是科学,根据是什么?其实中医不是科学,仅是中国先人长期凭医疗经验积累的方法结晶,经验可能是正确的,可能有道理,但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因为经验不具有绝对正确的意义。只有科学是真理、是绝对可信的。中医要经过科学的验证与论证后才能成为医疗科学。实际上,在西风东渐后一百多年来,没有利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把中医改造为一种科学意义上的医学分支,是中医学界的最大失误。
15.文章谈现代文明的“社会观念”时,漏掉了民间自治与文化多元两个重要的精神元素。民间自治与文化多元都是自由主义理念的具体化:只有民间自治才能在实际生活中充分体现出自由的价值。还有什么比自己管理自己更能体现自由的意义?
但是,民间自治不是西方文化所独有。中国先秦老子《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就是民间自治。不过老子的民间自治出发点,与现代文明的民间自治不完全是一样。老子仅看到了:只有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才能实现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但是老子不可能看到“无为而治”含有的自由价值。他也没有强调,民间自治才是老百姓致富的最好社会机制。
例如,西汉初期的文景两帝都推行“无为而治”,让老百姓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发展经济。结果文景两帝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真正的“盛世”:老百姓过上了富裕的日子。国库殷实,国家强大了。当然文景两帝时国库里的雄厚经济财富,都被后来的汉武帝在无休止的治国与南征北战中折腾光了。不过这是另话了。
所以说,民间自治既是自由的充分体现,又是老百姓富裕的最佳社会机制。人类的经验是:民间自治必定是个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的社会;必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统治者把统治权力伸到民间老百姓中,必定是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社会。
文化多元既是自由的体现,又是发现并映衬真理的社会条件,是社会勃发生机的力量之源。欧洲中世纪阿奎那对基督教文化的卓越贡献,就是在文化多元的经院哲学的长期争论中脱颖而出,雄辩地证明了上帝的存在——
科学家在没有止境的科学探索中,发现的科学规律与科学定律体现的自然界、宇宙间的秩序,是谁安排的?除了是上帝的安排,难道还有别的答案吗?
显而易见,涉及人类近现代文明的上述十五个问题,并非都是苏格兰人解决的,而是欧洲各国人从文艺复兴开始,在历时七百年的近现代化过程中,共同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实际上人类近现代文明的演进是个复杂而又生动的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现代化等六个重大历史时段。叙述这个过程需要一部专著。不过从《对人类现代文明贡献最大的民族》一文中引申出的上述十五个问题,已经初步体现了构成现代文明的主要精神元素:自由主义、私有财产权、政体与法律保护私有财产的私有制、税权意识、无代表不纳税、平等意识、契约意识、无赖原则、民主宪政、市场经济、科学精神与科学方法、民间自治、文化多元。这些精神元素构成了现代文明的基本轮廓。这个基本轮廓就是发达国际的社会形态。
《对人类现代文明贡献最大的民族》中固然存在一些不当与不足的说法,但是文章的立意与表达的思想是应该肯定的。
特别是在国学热甚嚣尘上的时下里,在民族主义敌视现代文明的时风中,陈兴杰的文章无疑是一种多么宝贵的不同声音!文章虽然不成熟,却仍是这个时代中国的“凤毛麟角”;体现了作者多么清醒的头脑;体现了作者让人肃然起敬的人间情怀。作者显然是年轻人——这样的年轻人才是我们民族的希望!所以在这篇文章结束的时候,老朽不能不向李兴杰表达崇高的敬意!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