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祚臣丨米塞斯:最后的逃亡 - 世说文丛

张祚臣丨米塞斯:最后的逃亡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mis.png
路德维希·冯·米塞斯

只有观念才能战胜观念。——米塞斯


1940年夏天,希特勒的军队进驻法国,即将完成对瑞士的包围。最后的逃亡行动堪比好莱坞大片。

行李早已经收拾停当,处于随时待命状态。7月3日,星期三的下午,路德维希·米塞斯和妻子玛吉特终于得到通知,一辆美国的运通巴士即将于次日6点出发。其时,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已经控制了所有的空中交通,但是尚未占领瑞士和西班牙边境之间的全部法国领土,他们尚有一线生机从西班牙边境逃走。

汽车在法国隐蔽的乡间小道上疾驶。巴士司机经验丰富,为人谨慎,他不停地停下来与当地居民交谈,询问前方的道路,以避开一些主要的军方检查站。米塞斯和玛吉特透过车窗,看到一些妇女排队领取面包,据说,黄油已经没有了,肉类也少得可怜。

但是他们还是被阻在了毗邻西班牙边境的法国小镇上。边境已经关闭一周了,只有英国和美国公民循外交途径方可通行。米塞斯和玛吉特只得订了个便宜旅馆先在小镇上安顿下来。此时已是周六,纳粹军队随时可能开到小镇上,米塞斯必须行动,他紧急拍了一封电报向法国新政府的外交联络官鲁吉耶求助。

米塞斯通过私人关系获得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签证,7月8日上午,他们终于通过了西班牙边境,几个小时后抵达巴塞罗那,在那里,他们预订了飞往里斯本的下一趟航班。但是他们预订的轮船已经离开了。新的轮船要到三周后才能开航。

他们在帕克酒店租了房间,只打开了一只箱子,其他行李原封未动,以便随时可以离开。1940年7月25日,他们终于接到电话,一艘有空余的客舱几小时后就要离开。他们得快一点。

当天,路德维希·米塞斯和玛吉特登上一艘名为“欧罗巴号”的邮轮,离开了欧洲赶赴美国。

早在两年前,党卫军头目海因里希·希姆莱率领的小分队突袭了维也纳,试图逮捕希特勒的主要敌人。作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反对者,米塞斯知道他在纳粹军队的黑名单上,并且位置非常靠前。1938年3月10日——也许是3月11日早上他离开了。

事实证明这不算太早。3月底,盖世太保搜查了米塞斯的寓所,带走了二十一箱米塞斯的私人物品,并且查封了这所房子。到了秋天,盖世太保又来了一次,取走了剩下的东西,他们洗劫一空,包括米塞斯几十年来积累的藏书、他的私人信件、画作、银器、私人档案和政府文件等,甚至还有换洗衣服。

米塞斯再未看到这些东西,也不知道它们的下落。直到1991年人们重新发现了这些档案,那时候米塞斯已经去世18年了。原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红军在一列波西米亚的火车上截获了这批私人文件,他们把这批文件送往莫斯科的秘密档案室。

长久以来,米塞斯非常注重自己的公共形象:米塞斯教授,他很小心地销毁了可能被反对者利用的证据,从收据到情书。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讲述他生命中的一些秘密插曲,完全有赖于1991年人们在莫斯科秘密档案中发现的这批文件。如今它们成了研究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米塞斯最为珍贵的资料。

在米塞斯漫长的一生中(他活了92岁),1940迁居美国可能是他个人生活的不幸,但对于一个思想家来说,这或许是他事业的一个分水岭,前半生他是一位德国或奥地利经济学家,他用德语写作;后半生他成为世界性的经济学家和思想家,他用英语写作。

1940年的逃美事件更像一个隐喻,伟大的欧洲文明衰落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此起彼伏的国家主义运动,欧洲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自由主义的家园了。“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茨威格选择用自杀的方式与“昨日的世界”告别,而米塞斯则在大洋彼岸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自由主义复兴运动,一个完整的“米塞斯主义”经济学诞生了,这场运动逐渐超出美国,远及西班牙、法国、捷克、阿根廷、罗马尼亚、意大利等,它像一个正向回路一样回馈到米塞斯的母国德国和奥地利,直到今天依然彰显着思想的巨大力量,所有这些能给我们的最终启示就是:只有观念才能战胜观念。

设若说曾有一个人孤身抵抗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潮流,那就非路德维希·米塞斯莫属。米塞斯被誉为“欧洲文明的守灵人”。他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在自由的废墟上重建自由,在市场的残垣断壁上重树市场的信心。

1949年米塞斯用英语写就的《人的行为》是新时代经济理论的宣言,这部皇皇巨著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国富论》,它是一部人类自由的科学手册,同时也是支撑政治自由的科学基础。正如亚当·斯密的著作是建立在十八世纪人类对于经济知识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人的行为》则描述了现代经济的语法,它是新时代经济学的《圣经》。

“现代”经济思想的根基是门格尔等人提出的主观价值学说。门格尔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鼻祖。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承关系,一般认为,从门格尔分出来的维塞尔和庞巴维克是第二代,米塞斯和熊彼特算是第三代,米塞斯和哈耶克又有师承关系。但是米塞斯的经济学确实有超越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独特品质,跟哈耶克也有着严重的分歧。

米塞斯开创了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的统一,打通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任督二脉;他独特的经济计算理论是各种社会主义和干预主义的大敌。他的核心思想就是:经济理性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历史上都是偶然的,他强调说,基于货币价格的经济计算不仅是经济计算的一种形式,问题在于,它是唯一可能的经济计算类型;他晚年对于经济科学先验基础的研究更是成为米塞斯主义独一无二的标签。

米塞斯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罗斯巴德清晰地记得他第一次读到《人的行为》时的感觉,他说:“我有一种明确的、天生的感觉或洞察力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它使我意识到:所有经济学派的理论都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后来,当我读了《人的行为》。所有环节就都合理了。因为一切都说得通了!”

米塞斯是那种体系思想家,他创立了经济理论的综合体系,也强调经济科学对于人类文明的意义,他甚至号召人人都来学习经济学。相较于他之前的那些经济学家,米塞斯更清晰地表达了经济学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意义。经济学不只是以私有产权为核心的全面政治方案的基础,还是那种和平、合作与宽容享有至高无上地位的整个世界观的基石。

作为20世纪某种奥威尔式思想实验的半成品,我在读到米塞斯完成于1920年代的那些著作时,常常惊为天人。那些闪耀着光芒的真知灼见在照亮我们思想夜空的同时,也在灼痛我们的内心。米塞斯用经济计算理论早已经证明了计划经济虚妄的事实,没有明晰的私有产权,就不可能产生价格。而基于货币价格的经济计算是企业家行动的必要思想工具,但是,依据“价值”的经济计算是无法实现的。“经济计算,总是价格的计算,决不涉及价值。”

交换的前提是至少存在两个所有者,而计划经济的本质就是全部生产资料都由社会统一管理。这些生产资料属于一个统一的经济实体:社会、“人民”。共同体或国家——总之是个集体概念。关键在于,从经济角度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生产要素都只有一个所有者,因此,生产要素无法交换,也就无法产生货币价格。

计划经济和干预主义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判断。而米塞斯认为,通常所谓的价值问题本质上仍然是认知问题。价值无争辩,而认知有对错。他的学术研究一以贯之的主题,就是消除这一错觉。

米塞斯用功效主义替代价值判断,他是我们时代的先知,他像那个指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很多看似纷繁复杂的理论问题,经他轻轻一拨,立即呈现泾渭分明的两极,对与错,生存还是毁灭,都在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2022-04-13 06:30


张祚臣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祚臣丨米塞斯:最后的逃亡》 发布于2022-4-1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