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丨东方的屈原和西方的耶稣(外二篇) - 世说文丛

保罗丨东方的屈原和西方的耶稣(外二篇)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又到了一年纪念屈原的时间。每当这一天我便对屈原考虑得太多。即便是没有闲暇的时候。这次我想倘若他是个女子,没准儿我会爱上他。因为他的才情和博爱的情怀。就像徐志摩之于林徽因,甚至痴迷下去了。
屈原是伟大的。伟大当然不在于那句经典的路漫漫,也不在于骚人称谓的开端。而在于他心里装着吃瓜群众。拿现在话说是心系民生。
屈原的想法在亚洲的另一头得到重新演绎,这就是耶稣。
但屈原虽然有他的抱负有他的理想,做社会改良却是需要借助统治者的力量。他自己是无能为力的。于是这种理想便变得飘忽了。好比海市蜃楼的乌托邦。但即便没有实现,有这种理想这种心愿,也足以让我们这些后人每年划龙舟包粽子纪念他。感受他的情怀。又为这种情怀所感动了。
耶稣却是懂得践行的。治好跛脚的病人,治好麻风的病人,叫瞎子复明,传播他的思想。虽然一点一滴,但对于具体受益的人却是百分之百。屈原是贵族,他心里有爱,他是想从根本上改变。其实这么做是他们所处的环境使然:耶稣身处底层,屈原居于庙堂。屈原只能用贵族的方式去解决。屈原这么做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如果屈原的理想实现了,那成果的巨大可想而知。遗憾的是两人都以失败告终:耶稣是被自己人出卖。具有讽刺性的是逮捕他的罗马总督倒是宽容的,要他死的竟是本族的犹太人。屈原之死是自己的志向不被统治者认同,算是抑郁而死。从这个角度讲:耶稣是做好事的雷锋,屈原是授业解惑的观音菩萨和如来佛。
耶稣和屈原都是天使。

又到端午

又到一个端午节了,我们大家开始跟家人,特别是孩子,津津乐道起端午节的故事,有关屈原。街上也飘起了粽子香,大家发短信,祝贺“粽喜发财!”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一个传统节日,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越来越在节日圈儿里取得重量级的地位,堪比中秋节了。
电视里也弥漫起端午的气氛,赛龙舟了,是南方某个省份,湘江边头,再就是骚人,大家说起了路漫漫,这些脍炙人口的佳句,上下求索。五色线,扔在雨里,端午后的第一场雨,据说可以保平安,五色线也有辟邪之功效。这当然是对孩子的祝福。
问题是:有多少人还记得当年的故事呢?
世人皆醉我独醒!
是不是这样呢?大家都在考虑发展,考虑买车买房,孩子上学、出国,然后最终还是为了谋得一份好职业,或者好行当,做官二代、做富二代,发财,继续,再发财,然而主题还是房子票子车子。而这些,有很大意义吗?无非简单地重复罢了。
物质的确充盈了,只要你有足够金钱,金钱也追求无止境。然而拥有的物质财富永远也不可能满足你的目标,就像盖茨和巴菲特,虽富可敌国,然而财产终究是一个数字,财产有价而人欲无穷。
大家有考虑人性的吗?
人性是什么呢?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们看西方一些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到新近的阿凡达,再就是2018,终结者,变形金刚也好,我们发现没有,它始终是在不厌其烦地论述着这个古老而又永恒的主题:人性。
屈原同志身上最终体现的也是人性,人的价值,人存在的意义。这是我们最该纪念他的。
我们必须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无可厚非。我们也不该要求别人一定要“醒”,我们有时也该醉一点,但是我们是不是太过分了呢?
路漫漫,我们还可以重新做出选择,人生该如何走好。且常看身外事,即便无力,有心即可。伸出一只手。也许哪一天大河没水的时候,我们的小河也就干枯了。

端午节的纪念

端午节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因为是纪念屈原。
屈原生不逢时,自己理想不能实现不说,又害了性命。然而这种忧国忧民、先天下忧的精神却传承下来。可是现在,这方面的教育并不深刻。
中国人有四个重要节日:春节,中秋,清明,端午。我个人理解,春节是属于中华民族的,是纪念自己所属的这个民族,弘扬民族精神;中秋则属于家人,团团圆圆,感受亲情;清明缅怀祖先,纪念和传承祖先的伟大精神,发扬光大。
而端午则属于个人。
端午纪念屈原。但既然是纪念,就应该来研究和学习这个人的精神,获得启迪,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2011年端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保罗丨东方的屈原和西方的耶稣(外二篇)》 发布于2020-6-24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