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硫化燐与硫化磷 - 世说文丛

张勇丨硫化燐与硫化磷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7.jpg

硫化磷,又称三硫化四磷或三硫化磷,是用于制造摩擦火柴药头的发火剂和火柴盒擦划面的原材料。早期国内的火柴生产受日本影响,在名称的用字方面直接使用日语汉字的“燐”,因此“硫化燐”的写法就常常出现。
 
一枚“青岛捷通商行”的费用单据,提到的运输货品就是火字旁的“燐”,即“硫化燐叁拾箱去济南”。其中,罗列的明细是火车运费、装车手续费等两项,金额为“总共欠洋壹百〇五元陆角四分”。
 
8.jpg

票面的尺寸,19.8 x 28厘米大小。上端粘贴的三枚“贰分”面值“中华民国印花税票”,表明这是交易发生之后、开给受票人“济南振业火柴总公司”的凭证。左侧边角竖列的“民国卅年十一月十五日”,即为1941年的日期。
 
1937年底和1938年初,济南和青岛相继沦陷,民族火柴企业处于全面停产状态。随后,日本占领当局以“中日合办”为名,强行侵占济青两地的多家中资大厂。振业公司为保持其独立性和民族性的企业构架,逐渐跌入自创业以来的低谷。伴随日方推行经济统制步伐的加快,陆续开工的火柴厂在原材料的供应和制成品的销售方面,受控于日方实行的集中采购、统一分配的具体措施。
 
从青岛发往济南的这30箱硫化磷发票,可看出捷通商行统一印制的服务内容还包含关税、码头费、过期费、搬运费、扛力费、保险费、水力、报关手续费等另外八项。实际上,该业务发生的费用只涉及最后部分的火车运费和装车手续费。由此推断,硫化磷有可能出自青岛本地,因1925年日商在距离青岛振业火柴公司五百米远的沾化路开设的光阳硫化燐工厂,就是为台东镇的火柴生产基地专门配套的原料供应厂家。
 
9.jpg

据档案记载,捷通商行成立于1938年3月2日,山东即墨人王景夏担任经理。公司以运输为主业,地址在宁波路22号。不过从发票的栏目看,捷通商行的经营范围是为进口货物提供清关报验、码头接货、物流保险等业务的运输服务商。
 
不过就此批硫化磷而言,振业该做的进口手续如果已委托给其他公司办理完毕,而此刻只是让捷通商行负责货运济南的一项业务,那么也并不排除30箱硫化磷从国外采购的可能性。
 
发票签发三周过后,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受国内外新形势的影响,青岛和山东地区乃至全国的火柴生产,步入更为艰难的困境和乱局。直到抗战全面胜利后,整体行业状况才有所改观。
 
10.jpg

与硫化磷的采购互为对照,在“青岛档案信息网”的资料中,有一份1946年6月15日、中国华北火柴股份有限公司经理董欣哉签字确认,“贰万磅”数量(约9,072公斤)的“硫化燐”进口合同。英文式样的文件,注有汉语释义,其中“硫化燐”的“燐”还是火字旁“燐”的写法。
华北火柴自美国采购的这批硫化磷,将在八九月间从纽约装运出港。合同签订后的半年,华北火柴厂于12月23日致信青岛市商会,函告公司的经理董欣哉辞任。作为华北火柴创始人之一的江一山,再次继任经理,同时王弘仁担任襄理。
 
从振业的发票到华北的合同,涉及到的硫化磷是其时火柴生产的重要原料。新中国成立后,硫化磷的生产逐步增加以及国产化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依靠进口的主渠道得以解决。当然随着硫化磷火柴在六十年代被安全火柴替代,火柴工业又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

2022-04-15 19:01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硫化燐与硫化磷》 发布于2022-4-1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