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观影记——这些年看过的电影(18) - 世说文丛

学周丨观影记——这些年看过的电影(18)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卡廷事件是人类不可触碰的伤疤之一,二次大战期间,波兰分别被苏联和德国从东西两边占领,近两万名波兰军官和男性知识分子被苏联军队强掳至波俄边境一处隐密的卡廷森林屠杀、掩尸。直到几年后,德国人在森林里发现了惨不忍睹的万人冢,由约瑟夫·戈培尔领导的纳粹宣传机器针对这所谓的发现,组织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很显然,1943年在苏联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后,除非同盟国解约,否则德国注定将要战败。而纳粹的目的就是挑拨西方盟国成员和苏联之间的关系。而由斯大林领导的苏维埃政府则强烈反对德方的指控。所以猛烈反共、反苏的波兰流亡政府与纳粹宣传沆瀣一气的时候,苏联政府和它断绝了外交关系,并最终建立了亲苏的当局和军队。
1943年9月,红军将德军驱赶出这一地区。1944年苏联布尔登科委员会开展了一项研究并发布了报告,报告中谴责了德国的对波兰战俘的大肆杀戮。
冷战期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支持纳粹的观点,即反共的波兰流亡政府所坚持的说法。苏联政府及其盟国继续谴责德军的杀戮行为。
1990年和1991年,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承认斯大林领导的苏维埃政府确实枪毙了那些波兰人。这才让2.2万个波兰冤魂得以走进公正的视野。
卡廷森林惨案是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页,如果不能正视,人类的这个耻辱将会永存,人类的未来也可能重新步入黑暗。其实,良知一致没有放弃追问,美国蒙特克莱尔州立大学格雷弗·弗(Grover Furr)教授所写的《卡廷大屠杀的“官方”版本被证伪:在乌克兰一个德国大屠杀遗址的发现》长篇论文就是一篇事实清晰富有人类良知的文献。而《卡廷惨案》《最后的证人》这样两部以此为题材的电影,也能让人在观影之后经受心情压抑,思考一个问题:政治的黑暗不分国度和人种,因为人心原本就是诡诈和幽暗的。

18-1卡廷惨案.png

《卡廷惨案》

《卡廷惨案》(台译《爱在波兰战火时》,港译《大屠杀,1940》),是一部关于1940年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卡廷大屠杀”的波兰电影。由阿克森电影工作室制作,由波兰教父级导演安杰依·瓦依达执导。

剧本取材于安杰伊·穆拉尔奇克的书《死后检查——卡廷的故事》,其中详述了一些被杀害的波兰军官的母亲、妻子、女儿的命运,并重现了卡廷森林惨案的情景。这部电影2006年10月3日开拍,2007年1月9日拍摄完毕,首映选择在2007年的9月17日,即苏联入侵波兰68周年日( 1939年9月17日)。2008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

波兰导演华依达(Andrzei Wajda)已年过八十,早期拍摄被称为“抵抗三部曲”的“世代”“下水道”“灰烬与钻石”等片时,就开始探讨波兰被德、俄两国入侵的辛酸历史,被视为当代波兰最伟大的导演之一。他的父亲在大战期间也遭到俄国人俘虏,从此下落不明,因此将卡廷惨案还原、呈现,成为对他个人,乃至于整个波兰的救赎。

电影刻画了4组家庭在战争中的遭遇,分别从姐妹、母亲、妻子以及女儿的视角展开叙述。电影故事大致如此:安娜的丈夫是名波兰军官,他依战俘协定必须遣往苏联。无论安娜和女儿如何恳求他留下,他还是得跟着部队离开了家。安娜带着女儿逃往南部克拉科的婆家避难,不料却遇上了德军与红军的东西夹击。此时,一名苏联军官救了安娜,并希望安娜能嫁给他,但遭到了安娜的断然拒绝。历尽千辛万苦,安娜终于回到了婆家,却发现在大学教书的公公,已遭到了德军的逮捕。安娜只好暂时到照相馆工作,藉着与丈夫的书信往返,一解相思之苦。然而从1940年春天起,丈夫突然失去了联络,从此杳无音讯,顿时让安娜心急如焚,某日,她得到安德烈的死讯,但任凭翻遍所有死亡名单,全然找不到丈夫的名字。忧喜参半的她宁肯相信丈夫还在人世,坚信丈夫将会活着回家团聚,直到她辗转获得丈夫遗失在苏联边界卡廷森林中的一本日记……日记里写了什么秘密?丈夫去了哪里?一桩惊天撼地的世纪秘辛,就此揭开。

观看这部影片,并不是一个舒服的经验,影片色调阴沉、灰蒙,充满地狱一般充满绝望,压得人喘不过气。电影的结尾让我们看清屠杀的步骤,却是一切的原点:小房间里,波兰俘虏被陆续送进来,捆绑、举枪、发射、倒地,屠夫的手僵硬而准确,另一个人负责提水桶将血泊草草冲过。尸体随即被送往旁边的小洞口,抬上卡车,运往挖好的巨大坟墓,堆土机将尸首倾倒入坑、掩埋,坐在荧幕前彷彿可以闻到血的腥臭。华依达拒绝只在战争中突显平凡经验的伟大,而更要强调“战争是特殊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对这样的时代施以怜悯。

向来善用象征手法的华依达,充分运用他的美学手段。开场第一个镜头就极为震撼:遭东西两面敌军夹攻、被战火逼迫迁移的大批难民在桥上相会,各自急于到桥的另一端去,用一座桥就把波兰人进退不得的困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华依达在片中用看似不经意地出现的画面来隐约表达自己矛盾的宗教观:妇人安娜在死尸与伤员中寻找丈夫,惊骇地发现一具身盖丈夫军大衣的尸体。猛地一翻,大衣下居然是一尊耶稣像;战火中更不时出现十字架冷淡地悬在街道上的画面,隐含着基督对此的漠视。而片中最“爱国”的一幕,却是波兰将军在圣诞夜带领所有集中营内的弟兄唱圣歌。歌声中,镜头缓慢移动,由上至下,清楚带出集中营里的空间感,以将军为圆心,一个个波兰军人紧挨着彼此,像羊群靠在一起取暖,仿佛基督就在他们中间。

虽然“爱在波兰战火时”以“爱国”与“平反”出发,但华依达采取的角度及面对历史的态度仍然谦卑,或者说是疏离,冲淡了这类电影可能会出现的教条色彩。他不企图说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无意为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上课,反而刻意压低戏剧性,只处理战乱中众人的情绪与行动,片段地呈现那些等待丈夫、儿子、兄弟归来的妇女处境,以及侥幸逃过屠杀、却在战后苏俄政权下苟延残喘的波兰军官。我们并不十分清楚这些人物在战争以外的样貌,也不明白那些被战火扯碎的家庭在团圆时是否美满。华依达把诠释的权利让给观众,似乎唯有藉着片段的构筑,在疏离的感同身受中体会历史的真相,才不会触怒“正义”这个暧昧的词汇。

华依达曾经在回答观众提问时说道:藉由电影述说历史,让人们彼此有了连结性,认知到自己身在群体之中,而不再只是单一的个体。一场大屠杀带走了两万个生命,所造成的间接受害者往往比直接受害者更多。世界各国依自身利益解读历史的情形时有所闻,强国一方总是握有述说的权柄,华依达的冷处理似乎是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让观看电影的波兰人,离宽容与谅解更近一点。

18-2最后的证人.png

《最后的证人》

《最后证人》由Piotr Szkopiak执导,亚历克斯·帕蒂弗、迈克尔·刚本、罗伯特·维凯威兹主演。此片可以结合上述《卡廷惨案》一起看。

卡廷事件发生后,1943年德军占领惨案发生地,修路时发现屠杀的尸坑,所有人都是脑后中枪,德国开始到处宣传苏联的惨无人道,苏联矢口否认。国际组织也参与了调查,但时逢二战及战后格局重建,证据确凿的一个人类惨案就此真相尘封。影片讲述在战后1947年的英国,一位波兰裔小报记者斯蒂芬·安德伍德凭借着良知和勇气,对此事进行调查,发现美国与英国都在帮苏联隐藏卡廷真相,硬把它安在纳粹头上。他想曝光卡廷事件,但在强大的英国、波兰、苏联国家机器碾压下,很快被强权吞噬。影片最后结尾是记者的女友通过美国报纸报道了此事,就像鲁迅先生在小说《药》里为夏瑜坟上搁的花圈,给观众留下一个美好希望。

这样一个重大事件,素材其实很多,大国博弈、个体良知、国家悲剧,深度拷问大国的绥靖政策、暧昧态度和掩盖罪恶的动机,可以拍得张力十足、扣人心弦,可惜拍出那种压抑悲痛和绝望的效果,整体上显得沉闷和死板,弱化了惨案的悲剧效果,比较遗憾。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观影记——这些年看过的电影(18)》 发布于2022-5-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