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一幅画作的记忆 - 世说文丛

张勇丨一幅画作的记忆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6.jpg
 
拜读王海宁先生的水粉画《老墙记录》,首先发觉那是山大医院的外墙。把青医附院叫成“山大医院”,多半是一个时代的亲历者或是口口相传而潜移默化的后来人。
 
作品尺寸55×39.5厘米,刚好是4K纸张的大小。右下角83.10.23的日期,距今已是三十九个春秋。然而今天欣赏,整体画面仍旧让人耳目一新。浓郁的色彩、细腻的线条、光影的陪衬,加之透气的天空,浓缩岛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特质的四分之三。
 
画家写生的时间正是当年的深秋,日期的10月23日还是个星期天。想象其时背着画夹的年轻人,休息日的一早就走在老城的街头。悉心探求发现,选取入画的落点。这处医院的外墙,是在从南往北走行的上坡路段近乎结束的位置。支起画夹,或蹲或坐,要完成作品,大多需投入几个钟头。
 
7.jpg
山大医院的档案图片

山大医院的建造,与外族的入侵同步。最初称作德国海军野战医院的这片近乎三角地块,在江苏路与平原路的大部围墙,都是铁网的通透结构。唯独所见四五十米的此段,与北面独特的建筑相连,保留着看似欧洲风格的式样与构造。
 
通体的红砖堆砌,与檐角的德式牛舌瓦相配。整个墙面,呈现内凹的实效。采取拱形结构作为半圆的支撑,在视觉层次突出变化的同时,又适量增加墙体的自身承重。画作可见,牛舌瓦变得参差不齐。基础部位的墙体,业已酥碎脱皮。墙底接地线窜出的野生杂草,对无处不在的生命体做着细致入微的解释。秋日,半空照射出来的影子,大致像是午前十点多钟的太阳。
 
8.jpg
旧貌换新颜的墙体现状   网络图片

每每路过此地,往往熟视无睹。作画般的凝心倾注,不是人人都能亲身体验。墙内到底是怎样的景象,从未想到、也从来没有进去探究过。然而,画作完成的若干年后,医院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和扩建。与墙体相连的南侧一排两层的民房,不知不觉全被彻底拔掉。这段独具特色的红砖墙,如今变得目无遮挡,任凭你窥到内院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悄无声息,掠过原地。北侧的建屋,犹在。虽然连体红墙早已全无,内心的异样敬畏却时时涌现。经历过焕然一新的翻修补建,保存依然完好的老屋,正是“太平盛世、人间天堂”的自然归宿。

2022-05-12 21:50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一幅画作的记忆》 发布于2022-5-16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