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开明丨父子两代守塔情 - 世说文丛

刘开明丨父子两代守塔情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王龙强1.jpg

灯塔象征方向和阳光,寓意生命和希望。它不知疲倦地燃烧自己,用耀眼的光芒为海上暗夜中的船只指明航向。灯塔又是孤独的,它无言地守候,默默地护航,而从不求人们的回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综合导航体系的建立,使灯塔的导航作用日益弱化,但其拥有的潜在的历史文化价值慢慢凸显,成为当今人们极为重视的人文地理坐标。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批准青岛游内山灯塔(团岛灯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2021年6月12日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中,由国家文物局推介的2021年度“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公布,山东省青岛航标处游内山灯塔原灯塔长王炳交荣登红榜第二位。     

王龙强2.jpg
     
随着王炳交退休,其灯塔守护的职责便交给了独生儿子王龙强。现在,王龙强是青岛旅游集团奥帆灯塔管理员。父子两代共同看护灯塔,在全国不敢说,据了解,在山东省还是独一份。王炳交今年65岁了,他曾被授予多种国家级荣誉——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退休后没有离岗,依然在团岛灯塔继续着无私的奉献。2020年7月20日上午,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李众民率队赴团岛灯塔,接受王炳交捐赠给市政协文史馆的灯塔日记、航班灯(实物)等珍贵资料。王炳交对记者说:“我是青岛市第十二届市政协委员,对政协充满感情。灯塔日记和航标灯是不可复制的珍贵资料,这次捐献给文史馆,希望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龙强3.jpg
     
王炳交认为,荣誉只说明过去,我不能总躺在功劳簿上。而这一辈子,最让自己难以忘怀的是这两件事:一是通过自己的坚持和争取,为保住团岛灯塔献出了一点绵薄之力,二就是儿子王龙强能够“子承父业”,决定与我一起守护灯塔。王炳交感慨:“守塔46年,深知这活既辛苦又寂寞,我最怕后继无人。”起初,看着长得细皮嫩肉的儿子,担心他可能不会愿意从事这个职业。咱总不能当封建家长强迫儿子吧?他坦言:“现在的年轻人,哪个不贪恋风花雪月,谁能受得了护塔的寂寞?当得知儿子决定当接班人的那一刻,让我这个当爹的一颗心落了地——灯塔文化有了新的传人。”                           
上小学的时候,王龙强就时常帮着父亲在灯塔内外干点零碎活,拖地板、擦栏杆、上油漆,搬工具。单说如何保护塔内的金属栏杆,他注意到父亲先用干布擦,再用擦铜油擦,干了后,再擦一遍。擦完后就不准用手摸,因为手摸后就容易生锈。所以,塔顶的鼓形透镜被这种严苛方法保护下来,历经一百多年,依然铮亮如新,至今仍在黑夜中放射着它的光芒。王龙强看着这些,牢记于心中,对灯塔的感情一天天滋生,已经融入心里。
2015年1月,王龙强进入团岛灯塔工作,正式跟父亲当学徒。他回忆到,亦步亦趋跟着父亲干活,不时与父亲交流、询问,跟父亲聊天,是一天最轻松的时刻。每逢年节的夜班,值班人往往仅有他爷俩。他回顾说:“从小就经常被父亲带着进塔,对里面的各种设备、基本功能、维护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不过,一直没有深入研究,在实习的过程中,我学到的和感触到的东西非常多。”一次,在家里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王龙强面对镜头坚定地说:“我的父亲就像灯塔一样……”经过5年跟着父亲学,王龙强已能够独立看塔。他的感受和父亲一样,看护灯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三个字——责任心。2021年6月,王龙强被从团岛灯塔调到奥帆灯塔,和父亲一样,在同样的岗位不同的位置上,继续守护青岛的大海。王龙强介绍,有关部门有一个设想:把奥帆灯塔打造成青岛的海上客厅。届时,邀请中外宾客来奥帆中心,登上这个灯塔可360度欣赏独特的海天一色,或“春和景明”,或“惊涛拍岸”,定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2022年春节,青岛电视台记者赴团岛灯塔,采访了再次在大年之夜值班的爷俩。父子俩在镜头面前给全市人民拜年。今年一开春,王龙强经组织同意,从父亲筹建的团岛灯塔那个小博物馆里运来一批物品,把它们制作成展板,悬挂、摆放到奥帆灯塔一层。这些“宝贝”大都是经父亲加工过的,现在挪了地方,体现出一种航标文化的嫁接和传承。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航标灯器的演化——1781年,瑞典人卡尔斯滕安装了世界第一座旋转航标灯,从此有了会闪光的航标灯,从此可知,航标技术是如何一步步从天然到人工、由近程到远程、由参考定位到精确定位的。在这里,还可以欣赏到《美丽青岛谱新篇》的诗句:山青青,海蓝蓝,五月新风展新颜……王龙强准备充分利用灯塔内部宝贵的空间,陆续补充更多的照片和实物,让奥帆灯塔更具文化内涵。  

王龙强4.jpg

青岛海域有多座灯塔,除了团岛灯塔,还有小青岛灯塔、朝连岛灯塔、千里岩灯塔,更有年轻的、被青岛呵护成长着的奥帆灯塔。它们都是青岛近海不可或缺的助航设施。尤其是身披橘黄色光晕奥帆灯塔的形象,展现出它朦胧和诗意的身影。这座灯塔,作为青岛奥帆中心的组成部分,早已不再局限于为航船指引方向的单一功能了——它变身为青岛城市的一个文化符号,成为与栈桥、八大关、“五月的风”雕塑、崂山巨峰等并列的经典美景。现在的奥帆灯塔,可远观而不可入内,游客只能在铁栏杆外面欣赏它的英姿,拍几张照片而去。感觉可能是悻悻的,有点遗憾。从心理学角度看:越是得不到的,越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王龙强准备向上级建议,待展品内容充实以后,奥帆灯塔可有限量地实行预约对外开放,使其变身为景点升级的一个加分项、中外朋友新的打卡点、各方人们了解青岛的又一个窗口,让这座位于浪漫情人坝起点的白色灯塔,为美丽青岛再添新彩。


原载《青岛财经日报》“人物周刊”
2022.5.26 A8版
组稿编辑:周晓方


刘开明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刘开明丨父子两代守塔情》 发布于2022-5-26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