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文字有“1940年,延安路成为一条重要交通要道”。请问,1940年那时有延安路吗?当然没有。请看以下网文资料: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在乱石岭上准备建一条新路,因当时的市长沈鸿烈是湖北天门人,所以定名为天门路。施工刚开始不久抗战就爆发了,日本第二次占领后继续修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至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当局投资37万元,修筑沙石路,东起台东一路,西至登州路,天门路改名为“兴亚路”。
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青岛市长李先良将“兴亚路”改回天门路,1949年后,改为延安路。
二是,在同青岛啤酒没有任何关系的场合,用大型拉丁字母“TSINGTAO”标注青岛地名。请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表述:
第十八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请认真探讨,如以上质疑正确,请尽快整改。谢谢。
66中学退休教师 张孝存
附录参考资料:从Tsingtao和Qingdao说起
青岛啤酒(TSINGTAO BEER)历经百年沧桑,成为城市的名片。你是否注意到,在啤酒罐下方标注的产地为“QINGDAO,CHINA”。难道“青岛”有两种拼法吗?原来,前者是过去的“威妥玛式”拼法,后者是当今公认的世界标准汉语拼音拼法。
威妥玛是英国外交官。他于1867年出版一部京音官话课本《语言自迩集》,书中用罗马字母拼写汉语的方式,称为“威妥玛式”,作为某些外国驻华使馆人员学习汉文的注音工具。“威妥玛式”用来拼写汉语有不少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
1977年9月,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作出推荐用《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中国地名作为中国地理名称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的决议。大会认识到,《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法定的罗马字母拼音方案,中国也已经制定了“中国地名汉语拼音拼写法”。大会推荐,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际上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地理名称的(唯一)系统。
1978年10月,国务院批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等四部门《关于改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我国人名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的报告》。该文件指出,改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我国人名地名,“是取代威妥玛式等各种旧拼法,消除我国人名地名在罗马字母拼写法长期存在混乱现象的重要措施”。该报告后附的实施说明规定,“已经使用的商标、牌号,其拼写法可以不改,但新使用的商标、牌号应采用新拼写法”。
据此,作为商标文字构成一部分的“青岛”允许拼写为“Tsingtao”,而作为地名的“青岛”只能拼写为“Qingdao”。
在“青岛啤酒节”这个短语中,“青岛”是作为地名出现的。因此,规范的拉丁字母写法是“Qingdao Beer Fesival”。相应的网站和电子信箱地址分别是:http://www.qingdaobeerfesival、qdbfo@public.qd.sd.cn
1982年12月测绘出版社出版的《汉语拼音中国地名手册》,“青岛市”汉语拼音标注为“Qingdao Shi”,英文标注为“Qingdao City”。注意,“Qingdao”是一个词,所以,字母“d”之前没有空格,也不能大写。
地名标准化及罗马字母拼写法的规范在国际信息网络、国际术语库建设等方面意义重大,在信息时代走向全球化的道路上不可轻视这件“小事”。
原载青岛晚报 2006.11.11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