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谒访三苏祠 - 世说文丛

学周丨谒访三苏祠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2006年原本有一次机会谒访三苏祠,却被俗务耽误了,后来动了写关于苏轼文章的念头,深为那次与其家乡失之交臂而遗憾,今春有机会进川,心里暗想,无论如何也不可错过拜谒三苏祠的机缘了。
在三苏祠外,破例照了一张到此一游的留念照,这是我梦中常游之地,留照存念当在情理之中。
还未走进三苏祠大门,墙内一棵大树的树冠便引发我的注意:好大一棵树啊!这得长多少年!走进院子,先奔大树的树干而去,但见树旁一块刻石赫然写有“眉山第一树”的字样!站在树下,仿佛一种历史感扑面而来,这棵树见风经雨,一定存储了无尽的故事……
我的大学老师萧华荣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版两本研究魏晋南北朝王谢家族的专著,《华丽家族》写谢家,《簪缨世家》写王家。两本书写得都很精彩,得海峡两岸同步出版,对其一点特别记得深,就是自从魏晋以后,除了皇帝家,再无超过五代的豪门贵族之家。中国号称文明古国,其实说来惭愧,没有家族传统的支撑,一切都像浮云略过,蜀地偏远,战祸影响小,于纷乱之中得保安宁,苏轼一家当然是受益者。“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幅门联恰如其分,门楣上“是父是子”除了三苏还有谁能当此四字。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洵,三字经里的励志典型,至今激励着莘莘学子。其实在那个年代,二十七已经老大不小了,拖家带口不忘仕进刻苦读书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的顽强和任性一半给了苏轼一半给了苏辙。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这是苏轼名字的由来。
“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矣。”这是苏辙名字的由来。
兄弟二人一生的命运轨迹似乎就是为了验证父亲的先见的,真是知子莫若父啊!
祠内一所偏房的对联“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取自苏轼一首七律,一直以为苏轼的这两句和“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一样充满不确定性,写出了人生常态。而这一句尤其如此,它是写在黄州贬谪时,是在逆境中的真切体悟而不是凭空想象。
全诗如下: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春。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在一处温馨的场景里,我驻足良久,这是苏轼姐弟们受到母亲教养的再现。三苏父子成为一代文豪,程夫人功不可没。司马光为她写《墓志铭》说:“贫不以污其夫之名,富不以为其子之累;知力学,可以显其门,而直道,可以荣于世,勉夫教子,不愧为古代一贤母。”
苏轼母亲嫁到苏家,可以说是“下嫁”,程家富裕苏家清寒,程夫人从不倨傲,也没有向娘家伸手求助。苏洵年轻时候,喜欢游历,且屡试不中。在很多人眼里是那种不着调的主,而程夫人从不冷眼对他,她看到苏洵本身天资过人的一面,欣赏他的独立个性。苏洵看着程夫人为苏家操持劳累,教育子女尽心尽力,却能安贫守志,“甘此蔬粝”,深为感动。他对程夫人说:“吾自视,今犹可学,然家待我而生,学且废生,奈何!”程夫人答到:“子苟有志,以生累我可也!”苏洵从此杜门谢客,发奋读书。《三字经》应改为:“苏老泉,二十七,得妻勉,读书籍……”才恰当。
程夫人对两个儿子精心抚养教育,鼓励他们“奋厉有当世志”,“立乎大志,不辱苏门,也不悔于国家。”经常给他们讲古今成败治乱的故事,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操和气节。一天,程夫人给苏轼兄弟讲东汉史《范滂传》,她敬重刚正不阿的范滂,更敬重平凡而有骨气的范母。苏轼听到这里,忍不住说:“母亲,我长大了要做范滂那样的人,你允许吗?”程夫人感动不已,对苏轼说:“如果你能做范滂那样的人,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人吗?”也称得上“是母是子”!
苏轼有妹妹皆早夭,传说中的苏小妹是后世文人的附会演义。倒是有一个姐姐人称八姐,嫁程家,与其夫程之才是姑舅表亲,遭婆婆恶待,不幸早逝,为此苏洵与程家绝交。后苏轼贬岭南,程之才提刑广南东路,得其照顾,程苏两家积怨得释。
三苏祠多次翻新重建,唯有老井是旧时模样,站在井旁,久久不忍离去,我想像这口井里的水该有多么甘甜才浇灌出苏轼,苏辙这样的参天大树。井旁有棵黄荆树,不知何年何人所植,与老井相守,颇具神韵。
洗砚池里的水荡漾着一代文宗的诗韵……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毂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
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笥,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这是中年以后苏轼写的《天石砚铭(并叙)》,这篇短文可以看作是苏轼经历磨难之后一番心里独白。
如今三苏祠一片空地上种植着几株海棠,海棠尤为苏轼喜爱,在黄州的日子,苏轼甚至将自己比作海棠,俨然如庄子梦蝴蝶。他的一首写海棠的七言古诗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
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
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
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
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
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忽逢绝艳照衰朽,叹息无言揩病目。
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寸根千里不易致,衔子飞来定鸿鹄。
天涯流落俱可念,为饮一樽歌此曲。
明朝酒醒还独来,雪落纷纷那忍触。

苏府里边翠竹丛丛,苏轼心里一直有一份竹子情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压上……”我相信这每一株挺拔的翠竹都曾带给苏轼启示和灵感!
宋仁宗景祐三年,四川眉山市内草木丰茂,秀丽多姿的彭老山一夜之间花草凋零,树木枯萎。正是这一年,苏轼诞生。据传,彭老山的钟灵毓秀,从此就附着在这个千年方得一遇的文化巨人身上了。造化钟神秀,苏轼是属于眉山的,更是属于天下的,他终将走出眉山走向遥远和永恒,苏祠这艘石船却依旧停在这里,无论苏轼走得多远多久,家乡的牵挂都在!

清末民初大学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写道:

“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帅之以德性,始能产生真正之大文学。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自夏商周三代以下,浩瀚数千年,王国维只筛选出四个人:屈原、陶渊明、杜甫、苏东坡。苏轼当得起这样的评价!

b4b98054-f463-4cb3-8204-50828c253b6b.jpg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谒访三苏祠》 发布于2020-7-1

评论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