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财经日报的FINANCIAL - 世说文丛

张勇丨财经日报的FINANCIAL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jpg

岛城有份财经类的报纸,叫《青岛财经日报》。虽说是“日报”,但每周有五天出刊,好像印证了当下纸媒的尴尬处境。其对应的英文名称QINGDAO FINANCIAL DAILY,极易让人想到FINANCIAL TIMES的《金融时报》。创办于1888年的英国“金融时报”,七年前被日本媒体的“日经新闻”收购,似乎证明全球范围面对网络时代的无奈之选。
 
2.jpg

对于“财经”的概念,始自识别“上海财经大学”的英文翻译,即“金融和经济”(FINANCE AND ECONOMICS)的双层含义。以“财”和“经”这两个单词为基础,演化出的《金融时报》和《经济学人》,是世界的政商界人士必读的一报一刊。
 
3.jpg

一纸青岛的“财经”在手,曾想象报纸对应的英文可否变为TIMES。其实称作“时报”的TIMES,是在强调新闻的“时”,因为时效性永远是新闻之所以为新的根源。
 
4.jpg

TIMES用作报纸的名称,以《泰晤士报》最为著名。泰晤士河是流经伦敦的河流,是经典的地标和文化的象征。然而,泰晤士报的英文就是THE TIMES。当然在其创刊之时的1785年,报纸叫做《每日环球纪录报》(The Daily Universal Register),也有译为《世鉴日报》的。由此可见,时报的TIMES和日报的DAILY,在表达新闻纸的形式上是完全一致的。
 
1788年,《泰晤士报》正式改为THE TIMES的名称。而TIMES与THAMES(泰晤士)二字混同的错译,恰似人名的John。在开始时叫成了“约翰”,便约定俗成、流传至今。
 
5.png
《时报》的旧图   网络图片

二十世纪初年,中华大地发生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满清政府权势的摇摇欲坠与各派政治力量的正面交锋,让一份与时事紧密相连的《时报》于1904年在上海出现。它的英文EASTERN TIMES,即为字面上的“东方时报”。
 
7.jpg

历史性的巧合,又让《第一财经日报》于2004年在上海创刊,并在北京、广州、深圳设立分部。英文China Business News的报纸名,直译“中国商业新闻”,这与“第一财经”迥异,却在内容上与国策的远大前程高度吻合。“专业创造价值”,是其报头之上的行动指南。
 
8.jpg
《华尔街日报》的创刊号   网络图片

先于“第一财经”两年,“青岛财经”早在2002年创刊。记不得第一次拿到“财经”是什么时间,但报纸界面的狭长,确有那种读《华尔街日报》的感受。1889年出刊的“华尔街”,英文是THE WALL STREET JOURNAL。虽说journal一词可用于报纸名,但它更多是出现在以“学报”为名的这类刊物的用词。
 
手头一份五年前的“泰晤士报”,只是四开小报,却有68版之多,称得上是杂志的厚度。以“记录时代价值”为宗旨的《青岛财经日报》,是否在诸多价值记录的同时,更需尽心竭力地去创造新的价值呢。
 
9.jpg

几年前,与一位财经背景的朋友交谈。我说你的FINANCE专业,中文读起来叫“非难事”。你的“非难”,兴许就是众人的困难。而你的FINANCIAL工作,则是大多数翘首以望的“饭难烧”。有米之时,尚不知何以慰己;无米之炊,岂不是难上加难。
 
那么,财经日报的FINANCIAL,又能作何新解呢。
 

2022-06-29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财经日报的FINANCIAL》 发布于2022-7-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