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高丨住院琐记(四章·之四) - 世说文丛

赵守高丨住院琐记(四章·之四)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2012年11月25日    周日

大夫下达了出院通知。时间是周一。今天打最后的“老三瓶”。

我开始做出院的一些准备。好在我的“行囊”简单:几件漱洗用具,一个收音机,一个相机,几张病历片子。

收拾停妥,我开始静思。一个星期的住院,似乎平淡、安闲、没有撕心裂肺的痛苦,没有忧心忡忡的压力,诊断结果也是阴转晴,后顾之忧似乎不太严重。

接下来就无事可做了。我又开始仔细端详医院到处都有的院徽——一个盾牌,四周橄榄枝,中间一条蛇,还有一个手杖。对此院徽我注意多年,也曾想破解它,但一直未果。于是开始询问几个护士。没想到她们都不知晓。只有一个说:“刚入院时,好像讲过。现在谁还记得?大叔,你知道告诉我们。”可我也不太明白啊!我只知道四周的橄榄枝,象征和平,至于其他就五里雾里了。晚上回家,打开电脑好一顿搜索。百度里没有答案,最后在搜狗中得到了:

院徽整体形状呈盾牌状。盾是我国古代战争中用来防御武器之一,医院的主要功能是与疾病做斗争,是和病人一起防御疾病、消除疾病,院徽的整体构思就是以此为出发点。
院徽的最顶端波浪状银线,像海鸥,主要是为了说明医院坐落于青岛这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又象征和平鸽,是为了表达医院是实行“人道主义”的地方;同时,又像一个大写的“人”字,表明建院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医院的发展要靠人才,“以人为本”的思想是医院事业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决定力量,把“人”放到院徽的最顶端,是为了突出“人”在医院事业发展中不可动摇的地位。金黄色的橄榄枝对应着和平鸽象征着祥和、平安。
院微的中上部位呈皇冠状,冠为首。青岛是山东对处开放的龙头城市,而我们医院又力争成为山东东部地区的龙头医院,表明了我院在改革的激流中锐意进取,敢争潮头的实力、决心与勇气。
院徽的中下部造型为一个缠蛇的手杖。古希腊传说中蛇是吉祥的化身,能驱邪驱魔,驱除病痛,因此古代医生都手持缠蛇的手杖为病人解除病痛。同时,蛇杖与橄榄又组成一个张开双臂的少女,象征着白衣天使,把爱撒向人间。
整个院徽为黑色与红色相隔,类似八卦中的阴阳鱼。这是在阐述中国医学的精髓,即健康是人体乃至人与自然阴阳平衡的结果,只要能保持好阴阳平衡,人就会获得健康。总之,院徽中既蕴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又融合了西方文化;既表现了医学和卫生的内容,又饱含文化哲理。

我在此不厌其详地贴上了院徽的含义,或许对生活在青岛很多人来说,还是有帮助的。

在此,我也希望医院能像院徽所彰显的那样,以人为本,救死扶伤,把爱洒向人间。

QQ截图20220717232219_副本.png


2012年11月26日   周一

今天正式出院。免去了早餐,告别了我可爱的咸菜丝;告别了我七天的“老三瓶”。

八点半从护士站领取了“出院记录”,开始了繁琐的办理出院手续历程。

按我的预想,上午还有三个小时,无论如何也会办妥。结果,事与愿违,一波三折,百事不顺。先是周一的吊瓶还没退掉;出院后自带的药品还得自己去药房领回;没想到有三种药病房没有,还得跑到本院另一住院处去取;到了本院还是少一种,就又折回改单,再到本院大药房取;来回跑了三趟,总算把药取齐;等回到出院部办手续时,已经11:40了。上午出院泡汤了!只得等到下午1:30再办理了。中午吃了点饭,回到病房,想休息一下,病床已经安排上一个老年妇女了。我只好坐在铁椅上,沐浴着正午的阳光,静静等待下午上班时间的到来。

15号老病友,化验没完,还不能出院,正好做做临别叙谈。他一面吃着刚买来的烤地瓜,守着一大袋煮芋头,津津有味地嚼着。我又劝他少吃带糖的食品。他还是一副大咧咧的样子:“没事,照吃不误。我不听那一套。我现在只吃马来西亚的蜂胶灵芝丸,别的什么药也不吃,胰岛素也不打。地瓜照吃。血糖也不高。”不得不佩服他是一条汉子。他的乐观豁达本身就是一剂无形的良药。人的生命力,或许还需要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撑。这也是我这次住院的一大收获。

下午14:30,终于办完了出院手续。8天住院共花费8000多元。自费855元。

到此,我的这段住院生涯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该用一句什么话作结呢?

生活不尽是诗,不尽是歌,不尽是幸福;还有贫穷,病痛,不幸;住院就是生活的一个音符,生活的一段插曲,一个脚印;它是人生轨迹的一小段历程……

(琐记中,我删去了许多灰色的东西,也删去了许多家人亲朋的记录。在此,对所有关心问候我的朋友致谢)

2012.11.29


赵守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赵守高丨住院琐记(四章·之四)》 发布于2022-7-17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