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华鲁火柴与敬业火柴的关联 - 世说文丛

张勇丨华鲁火柴与敬业火柴的关联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928年,华鲁火柴公司在青岛市外的四方村设立。根据《中华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会员各厂商标式样》的图片记录,华鲁使用过三枚商标,分别是1928年的“双山”和“蚨禄”以及1929年的“球马”。
 
工厂创建之时,还是胶澳商埠的时代。其时,青岛的市内划分为青岛市街、台东镇、台西镇以及其他地方的乡区。距火车站足有十五华里的华鲁工厂,位于青岛市外,它的位置在北岭附近。
 
华鲁火柴的资本金三万元,算不上太大的工厂,但三枚商标却各具特色。首先是双山,在工厂以东约三公里处,确实能找到两座相连的山头。据了解,原名范家口、又名崔家口的村落,是具有500多年历史的自然村。1934年时,改名为“双山村”且名称沿传至今。以双山为火柴商标是否取此含义,尚无明确答案。
 
蚨禄的商标,是蝙蝠和梅花鹿的图案组合。取其谐音,象征中华吉祥文化的福禄双全。而球马之图展示的一面“提倡国货”的旗帜,是继“五四”时期全国范围抵制洋货以来,新成立的南京国民政府又于1928年10月大力开展提倡国货运动而在火柴商标上的突出表现。
 
提倡国货,不仅提振人心、鼓舞士气,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此时,规模不大的华鲁火柴工厂虽无法与蒸蒸日上的振业火柴和华北火柴相比,但生产依旧忙碌不止。1929年初,因糊火柴盒、包装运输、其他零工的劳动报酬都采用铜元支付,华鲁火柴特别向青岛市总商会申请并经胶澳商埠警察厅批准,允其在青岛市内兑换大批量的铜元后,可凭相关证照运至在四方村的工厂备用。
 
微信图片_20220726221429.jpg

两年过后的1931年,“青岛市火柴业同业公会”会员一览表可见华鲁火柴工厂的经理是38岁的山东胶县人张俊卿。次年,39岁的张俊卿仍登记在册,但1933年时就找不到华鲁的记录。不过又是两年后的1935年,“会员名册”显示年龄39岁的张俊卿在胶县西关经营“敬业火柴”。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火柴同业公会的会员资料中,50岁的张俊卿还是担任敬业火柴工厂的代表人。虽然登记资料并未提及胶县西关,但地址栏清晰填写的是“埕口路二三号”。与之前信息对照,1935-1946的十一年,张俊卿的年龄正好是50岁。考虑月份和虚岁的因素,两个时间段的岁数理应前后连贯。
 
微信图片_20220726221435.jpg

另据1927年5月的“青岛总商会调查各商铺调查表”,商号“怡祥恒”的经理人是34岁的胶县人张俊卿。这与1931年华鲁火柴38岁的张俊卿完全匹配。以土产杂粮为业的怡祥恒,营业地址是在小港路。由此看出,张俊卿在岛城不只是从事火柴一项产业。
 
《胶澳商埠档案史料选编》还有线索显示,1928年10月,成贻之、张俊卿“就退租珵口路二号官地停建火柴工场事”,致函胶澳商埠财政科。因“气候渐凉,建筑不易”,二人请求“撤销原案,批示退租”。
二号官地是哪方创业乐土尚不明确。但全长不足千米,又与华阳路、曹县路、沾化路、利津路、顺兴路近乎垂直的埕口路串起了多家火柴生产厂和梗枝加工厂,其中以1930年在埕口路15号开办的兴业火柴厂为最。1946年的资料写明敬业火柴位居埕口路23号,但它始自哪年、何时搬离,亦未找到实据。从潍县迁至青岛的惠丰火柴厂,在登记的名册中也是埕口路23号的地址,后来它更名为远东火柴厂。
 
胶县的敬业火柴,启用的是“宝马”商标,极像与之前的“球马”存有关联。建国后,胶县的行政归属在经历胶州专区的撤销后,曾在昌潍专区和青岛市之间几次变换,直到1978年底再次划归青岛。胶县西关的火柴厂何时消失,也成了再度寻觅的难题。
 
2022.7.26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华鲁火柴与敬业火柴的关联》 发布于2022-7-26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