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张元干《谒金门》“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 - 世说文丛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张元干《谒金门》“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唐代王维送元二前往绝域,故殷勤劝酒,生怕友人此去再无人间温暖;

李颀送魏万之京,怕友人耽于行乐、岁月蹉跎;

高适别董大,怕友人前途寂寞、无人相识;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则只沉浸在离别一刻的时空之广袤与人生之渺小的感受之中。

宋代词人张元干,送曾与自己一道寄情山水的友人前往临安,估计友人将从此飞黄腾达,写词送别曰“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

“登瀛”和“道山”,两个含有浓郁道教色彩的词语,分指出仕与归隐两种不同的人生境况。

中国古代的老庄智慧,重在无知无求、返璞归真,但后世的道教则从来没有教人摒弃感官享受、世俗功名、现世追求,反而对这些汲汲以求。

词中“登上海外瀛洲仙岛”一事可以用来指代世俗的成功,不难让我们窥得道教与老庄智慧在根本上的相异之处。

道山同醉的朋友,一朝登瀛而去,曾经亲密的二人很可能将由此在各自不同的生活境况中渐渐疏远。尽管词人期望着能够“春殿明年人共指”,却还是流露出他对人生处境、社会角色即将发生变化的淡淡迷惘,以及对人生无常、穷达难料的轻轻喟叹。

谒金门·道山亭饯张椿老赴行在
[宋]张元干

风露底。石上岸巾愁起。
月到房心天似水。乱峰清影里。 

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
春殿明年人共指。玉皇香案吏。

(选自《花庵词选》第186页)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冯震翔丨古词烟雨录:张元干《谒金门》“此去登瀛须记,今夕道山同醉”》 发布于2020-7-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