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玉殿丨山东足球队的拨乱反正、迅速发展、异军突起 - 世说文丛

盖玉殿丨山东足球队的拨乱反正、迅速发展、异军突起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976年秋,我们正在烟台牟平县姜格庄劳动,农村大队广播喇叭传出粉碎“四人帮”的重大新闻。队伍立即被召回济南。国家进入了一个拨乱反正新的历史时期,体育战线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1.png

1976年,国家体委安排山东队去上海迎访尼日利亚队,当时正值“7·28”唐山大地震后,那时我与两名稍年轻的队员张崇发、徐永来同住一屋。为了防震,大家住在小足球场东边铁围网内扎的防震棚(后来逐渐放松了,才不在棚里睡觉)。因为取消了下半年的比赛,训练不是太紧,就在小场空出来的地方练一练。队员们去上海买不到硬卧,只能相互挤着硬座,熬了近20个小时才到。

车上多是从唐山灾区出来到南方投亲靠友的人,火车上没有热水,更没有餐车,更别提有盒饭供应了。大家渴急了,就在路过的一个站上买冰棍吃,结果到了上海住体委招待所后有人就得了肠胃炎拉肚子。导致对尼日利亚的比赛没有踢出应该有的水平,负于对方。但在隔两天后对上海队的比赛中,山东队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毫不气馁,以3:1反败为胜。

1976年底至1977年初的冬训,由于几个教练员在农村蹲点,开展学大寨和知青带队工作以及担任二队教练工作,省体工大队领导决定让盖玉殿在已恢复工作的老教练员倪国英辅佐下负责山东省足球一队教学训练工作。

这年冬训开始较晚,各项准备工作比较仓促,所以就决定让我们熟悉上海场地,食宿等方面的情况,由倪国英指导联系去上海冬训。

经倪指导多方联系、勘察,最终队伍入驻上海卢湾区体育场,住房条件虽然不是宾馆的标准间,但却比较安静、干净,吃饭在街道里弄的食堂。里弄大妈做的饭菜搭配丰富可口,令人满意。场地也比较方便,住宿楼房的下面就是训练场。但是唯一没有料到的是这年的冬季上海大雪特别多。这无疑对训练的计划安排等带来许多不利影响。只好变更许多方法,克服困难,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比如,为加强体能训练,我们采取以赛带练。

13为 1977 年南通比赛时笔者射门瞬间_副本.png
图为1977年南通比赛时笔者射门瞬间

1977年4月20至5月9日,全国足球联赛分别在大连、柳州、九江、南通举行。

山东队分在南通赛区。赛前,担任负责教学训练的盖玉殿向领队(支部书记)孙言忠提出:根据当时队伍队员的情况和盖玉殿本人的身体情况,建议并要求这次比赛的临场指挥在教练组共同研究决定下主要由倪国英指导负责指挥,盖玉殿仍然上场比赛。最终,经全队努力获得南通赛区第二名,取得下半年武汉决赛资格。

武汉决赛阶段仍然是孙言忠领队,倪国英、盖玉殿教练员兼队员,队员以上半年第一阶段以及1976年厦门比赛的班底为主。经过全队上下齐心努力,克服伤病员较多,阵容不齐的困难,最终获得全国第十一名,山东省足球队建队以来第一次跨入全国甲级队行列,完成了山东足球人二十年的夙愿。

从1957年后第一次参加全国乙级队联赛(武汉赛区)到1977年在武汉赛区晋级甲级队,这仿佛是命运的安排。整整二十年的拼搏努力,彻底摆脱了山东省足球队在全国中下游徘徊的落后局面,结束了二十年来一直在乙级联赛征战的尴尬境地。

武汉当时的比赛条件相当艰苦,在汉阳文化宫场地,对河北队的比赛适逢下雨,我队左边锋张崇发快速斜插对方中路已形成突破,但场地泥泞,被对方中卫铲倒,胫腓骨都断了。当时,赛区住房内无卫生间,同宿舍伤员的大小便都要由我和其他队友们往附近的公厕去倒掉。

后来,1978年队伍出访非洲四国,刚痊愈不久的张崇发随队参赛。不料首战迎战上沃尔特国家队时,张崇发再次被铲倒,又是左腿腓骨骨折。张崇发只好呆在塞内加尔中国使馆,一直到出访任务结束随全队回国。

但是,连续两次重伤并没有挫垮张崇发为山东足球队奋斗的意志。时隔一年,在1979年10月第四届全运会上,他屡次出场为队伍夺冠做出了贡献。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根据这个精神,体育运动队的工作也转移到加强训练努力提高运动水平,创造优异成绩,为国争光的正确轨道上来。这一时期,在国家体委、山东省体委、山东体工大队以及各级领导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恢复落实了运动员等级、技术补贴等规定,制定了教练员技术职称的评定和考核制度,调动了教练员认真教学,运动员刻苦训练的积极性,加强了队伍建设,充实了新生力量。同时,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运动员组织纪律和生活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制定“教练员守则”和“运动员守则”;施行了“四定”(定人员,定指标,定措施,定奖惩)岗位责任制;加强了教练员业务学习,举办了多期业务理论讲座,并派送教练员参加国家体委举办的学习班、培训班(吴洪月教练员随国家组织的教练员团赴英国考察学习),提高了教练员的业务水平。这些措施有力地保障了工作重点的转移,极大地促进了训练工作。

当年,山东省队体工大队(由原省体校改制)下设五个中队,其中足球队与乒乓球、网球队属于三中队。1976年取消了中队编制,足球队直属大队党委领导。足球队党支部书记是孙言忠。

1977年底至1978年春,队伍在广东省体育场冬训,笔者因多年训练、比赛出现身体问题,于是提前离队,到上海当时的延安医院诊治。记得自己住在南京路的上海体委招待所,每天早、晚,口服医院送来的,用小暖瓶盛着的由医院煎熬好的汤药,有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等到队伍冬训后笔者归队参训,参加了1978年的甲级队联赛和下半年的南京决赛,山东队获全国第八名。比赛期间接到国家体委通知出访非洲四国。这是山东足球队建队以来首次出访,可见队伍得到国家体委的认可、肯定、重视。

2.png

年末,由山东省体委副主任王秀泉任团长,吴洪月任主教练的中国山东省足球代表团经巴基斯坦卡拉奇转巴黎飞赴非洲塞内加尔,开始了西非四国:上沃尔特、毛里塔尼亚、佛得角、塞内加尔的访问赛。现在回忆起来,其实当时的西非四国之行由于那时的各方面条件所限还是满艰苦的。塞内加尔几乎就是个中转国,分别从此转机乘坐50人左右的小型飞机往返于四个国家,飞机空中经常遇到气流,颠簸得厉害,连同乘飞机的外国人都十分紧张。有一次,在某一国家当遇到气流颠簸,安全落地的瞬间全机的乘客都鼓起掌。记得是在佛得角往返于下榻的住处与机场之间,全队分别乘坐的是五人座的出租车,而行驶的却是石块砌的路面上。在毛里塔尼亚住的是当地体育学院的公寓,而在佛得角则住在一个没有围墙仅仅高出周边街道的寓所里。

3.png
图为山东队出访西非,在大使馆前合影

经过近一个多月的輾转西非四国访问赛,以五胜三负的成绩结束,基本圆满完成了任务。能有机会出国比赛,队伍经受了锻炼,鼓舞了士气,增强了信心。

1979年似乎注定是山东省足球队发展史上一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体委“关于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技术水平若干措施的请示”,使足球运动的发展开创了新局面。这年冬训,山东足球队再次来到广东省体育场(东校场),住在体育场周边用角铁焊接成的看台东边外的一排平房。这原来是广东省体委的一个已经停办了的全托幼儿园。所以,住宿、食堂、炉灶等设备一应具全。这是在山东省足球队发展史中一直做着默默贡献的老教练员倪国英倾心建立联系的关系,才使队伍多次能有机会住在这里冬训。

当时,倪国英指导不仅想办法联系请来了广州华北饭店的厨师梁师傅为我们队伍做饭,而且还亲历亲为充当采购等多项事务工作。从后勤各方面保证了本次冬训的顺利进行。倪国英指导在山东省足球队的发展过程中的贡献、付出和工作不应该被忘记。

山东足球队在冬训期间,有目的地联系安排了多场与在穗冬训强队的练习交流比赛。这是吴洪月教练员的一贯执教风格,就是在寻求与强队的比赛中检验与锻炼队伍,寻找差距,立足超越。例如,到二沙头与广东队比赛,到西村体育场与辽宁队比赛,而这些比赛都是坐公交车往返。这些比赛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在技战术、身体等方面得到锻炼,发现问题,但更重要是在精神、心理层面经受与国内强队比赛较量的磨砺,不再出现1975年第三届全运会上,决赛与辽宁队比赛2:0领先后又被大比分翻盘的恶梦重现。

四运会淘汰阶段,对阵辽宁和广东队的比赛验证了广州冬训的成效。回顾山东足球队的发展,自第二届全运会后,有三次冬训对队伍发展提高起到重大转折的作用。一是1972-1973年梅县冬训;二是1975-1976年昆明冬训;再一个就是这次1978-1979年的广东省体育场冬训。这三次冬训都给山东省足球队的发展奠定了十分重要的基础。

1979年5月份,第四届全运会足球比赛预赛在山西太原举行,天津、山东、陕西、广西、吉林、内蒙、山西、云南为争取进京决赛资格展开角逐。最终,山东队以第一名的绝对优势挺进北京决赛。山西队借东道主之优势获第二名,陕西队获第三名。实力强劲的国内传统劲旅、老牌甲级队天津队却惨遭淘汰。

4.png

记得对天津一战,笔者从左前卫位置插上,接右前卫张洛迪斜传球切入禁区,右脚外脚背低射天津队大门右下角进球取胜。这一年,队伍还参加了全国甲级队联赛多个阶段,輾转南宁、天津、大连、延吉比赛,得到了锻炼。6月份,国家体委在秦皇岛国家体育训练基地举办建国以来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全国专业和业余足球教练员培训班,由德国专家团队授课。国家体委调山东足球队作为德国专家授课训练对象参训。为期两周的训练,受到专家组和国家体委的好评。同时,也使山东队运动员体验到德国先进训练的实际感受,促进了我队的训练工作。当时,笔者有幸作为教练兼运动员自始至终坚持随队参加了训练。

金秋九月收获的季节,第四届全运会在北京开幕,参加第四届全运会足球决赛的山东队领队是胡立宪、孙言忠,教练员吴洪月、陈时仪,参赛队员有李忠伟(0号)、魏吉鸿(1号)、戴仁庆(2号)、李玉森(3号)、高峰(4号)、杨培桓(5号)、殷铁生(6号)、徐永来(7号)、房华宁(8号)、盖玉殿(9号)、姜溪远(10号)、张崇发(11号)、王宝成(12号)、刘承德(14号)、张洛迪(15)、娄序成(17号)、邹新光(19号)、安征(21号)、相恒庆(23号)。这是笔者继五项球类运动会和三运会后第三次进京参加综合性大型运动会(也是第三次进人民大会堂宴会厅)。

5.png

足球比赛小组赛,山东队与解放军八一队、四川队、安徽队同组(该组比其他组多一个队)。首战告捷3:0大胜八一队,全队士气大振,信心倍增。在此战中,全队准备充分,发挥出色,进攻快速犀利,让八一队毫无防备,其中右边锋徐永来首战建攻,表现出彩。可惜,因严重受伤,后面的比赛未能出战,失去了更佳表现机会。小组预赛山东队以不败战绩挺进八强淘汰赛。一路过关斩将,分别在四分之一赛淘汰劲旅辽宁队,报了三运会的一箭之仇(此战首次充当双中锋的20岁小将刘承德攻进制胜球),半决赛淘汰了另一个三运会并列冠军广东队。上届两个冠军队均被山东队斩落马下,昂首挺进决赛,与东道主北京队决战争冠。虽然是在北京比赛,但同样引起山东球迷和山东父老的关注。记得对广东队的比赛我们获胜取得决赛资格后,比赛结束哨声一响,观众一下子都从看台上跳进了赛场内,我为了不让观众围住捉住就“拼命”往更衣室跑,但是,还是“没躲过一劫”,被一个观众硬硬地扯掉了一只衣服袖子。

万众瞩目的四运会足球决赛即将开战。对于这届全运会足球比赛,当时的足球元老,曾经是北京队、国家队主教练的曾雪麟如是说:较前三届全运会的足球比赛而言,第四届全运会足球比赛已截然不同,更加专业,且竞争更加激烈。此时,我国的足球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各省的足球水平在历经了多年的探索,思考与努力后各方面都有建树。因此,这必将是一届前所未有的赛事。那么,前所未有在哪里呢?当然,是率队而来的这些名帅。你瞧,山东队领队孙言忠和主教练吴洪月两位,在山东足球历史上都是响当当的名宿,山东足球的发展与辉煌与他们息息相关。其实,更有一点他没有提到,那就是山东队是一支新老结合、年龄结构层次搭配、经验与生气极具完善合理的朝气蓬勃的新军。当时,队内有征战近10余年沙场的32岁老将相恒庆、盖玉殿,中间有年富力强,多年比赛磨炼的姜溪远、张崇发、徐永来,更有一大批二十多岁,1972年入队的优秀新生代,他们上升势头强劲,已经崭露头角。

决赛的时刻到了。作为东道主的北京队势在必得,要在皇城根夺冠,而山东队则以山东人不信邪的强悍与倔犟不屈发起猛攻。山东队很快占据场上优势与主动。但得势却难攻入北京队后防腹地,实现不了“快攻,强攻,硬攻”的效果,更不能将球传到门前给对手形成压力,此时,主教练吴洪月决然换上了队内左路搭档11号张崇发和9号老队长、左前卫盖玉殿。

8.png

这个换人立竿见影,很快北京队的防线从其右路被撕破,11号左边锋张崇发接9号盖玉殿传出的身后球频频切入传中,锋霸姜溪远头顶脚踢给北京队大门造成威胁。终于在其禁区右侧外造成对方犯规获得任意球机会。此时,中锋姜溪远在禁区远端迅速抢占有利位置,做出利用头球空袭之势,只见北京队多名队员团团围住山东队的空霸严防“轰炸”。看到北京队门前禁区露出一片“空地”,主罚的老将盖玉殿似乎与姜溪远目光相对心有灵犀,北京队绝对不曾想到罚出的是一记快速地滚球,只见姜溪远快速迎球,一记石破惊天的大力射门,皮球应声挂入北京队大门左上角,1:0,让整个北京工人体育场欢声雷动。随后,12号左边后卫王宝成罚入一粒点球,北京队开始“疯狂”反扑,对方前卫刘利福扳回一球,正当其势欲起之时,17号娄序成门前积极跑动捕捉战机再下一城,将比赛定格3:1结束。

14为当时的球迷收听广播记录的笔记_副本.png
图为当时的球迷收听广播记录的笔记

山东足球队异军突起,勇夺桂冠。比赛结束后的颁奖仪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授予山东省足球队“勇攀高峰运动队”称号和锦旗。山东省政府授予一等奖。比赛中,32岁的老将相恒庆、盖玉殿披甲上阵,顽强拼搏,发挥了较高水平,为夺冠立了功。中锋姜溪远射进5粒球被大会评为最佳射手。

12国家领导为山东队颁发”勇攀高峰队“锦旗_副本.png
国家领导为山东队颁发“勇攀高峰队”锦旗

山东足球队第四届全运会夺冠宣告了山东省足球队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山东足球队以及山东足球运动在人们心中的落后形象。

15杨培桓 张本堂(队医)_副本.png
前排左起:杨培桓/张本堂(队医)/孙言忠(领队)/省委领导/吴洪月(主教练)/陈时仪(教练)/盖玉殿
中排左起:刘承德/姜溪远/殷铁生/高峰/张洛迪/李玉森/魏吉鸿/王宝成/安征/相恒庆
后排左起:张崇发/李忠伟/徐永来/邹新光/戴仁庆/娄序成/房华宁

吴洪月,山东省著名足球教练。1975年11月任山东省体工大队足球队队长,1983年12月任山东省体工大队足球班班主任,1985年9月任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足球队副队长,1987年12月任山东女子足球队总教练,1996年执教青岛海牛队,1999年1月在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退休。2012年2月13日因病去世。

随后山东队又在1980年的全国甲级队联赛中获得第四名。1980年后,队伍进行适当调整,在数年艰苦奋斗中多次受伤和部分老队员相继离队。原二队的部分队员补充一队。1972年后相继调入山东省队的殷铁生、邹新光、张洛迪、杨培桓、王宝成、戴仁庆、刘承德、李玉森、李忠伟、魏吉鸿、房华宁等一大批新秀担当起山东省足球队继续前进发展的重任。先后于1981年和1982年在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中连续获得亚军,居全国足球队先进水平。山东省足球队历久弥坚,自1956年建队以来,全队几代人不断探索,精诚图治,从未放弃奋斗与拼搏,终成正果。

9.png

附:至1983年,队员获得荣誉如下:
一、运动健将:相恒庆、盖玉殿、姜溪远、张崇发、徐永来、殷铁生、邹新光、张洛迪、王宝成、杨培桓、戴仁庆、刘承德、娄序成、李忠伟、魏吉鸿、房华宁、宋宗胜、孙崇军、高峰等。
二、1979年获第四届全运会冠军,1980年全国甲级队联赛第四名以及1981年、1982年连续获亚军的运动员:相恒庆、盖玉殿、姜溪远、张崇发、徐永来、杨培桓、殷铁生、戴仁庆、李忠伟、王宝成、张洛迪、邹新光、娄序成、房华宁、高峰、刘承德、张崇来、宋宗胜、孙崇军、刘乐阳、高国伟等。
三、国际重大比赛获前三名队员:相恒庆(1976年亚洲杯足球比赛第三名;1978年第八届亚运会第二名)。
四、选入国家队,国家二队,希望队队员:相恒庆、徐永来、刘承德、杨培桓、姜溪远、张崇来、王东宁、李春乐、矫春本等。

10.png

山东足球队继1978年出访非洲四国之后,又于1979年、1981年、1982年先后出访了泰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尼日尔、贝宁、上沃尔特、几内亚等国家,并在1981年尼泊尔“足协杯”国际邀请赛中获冠军。另外,从1973年开始,先后在国内迎接了黎巴嫩、乍得、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尼日利亚、日本、罗马尼亚等国家和香港地区足球队的来访比赛。在这些出访和迎访比赛中,山东队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11出访非洲在上沃尔特中国大使馆全队照_副本.png
出访非洲在上沃尔特中国大使馆全队照

前排左起:姜溪远、徐永来、魏吉鸿、李玉森、杨培桓
中排左起:盖玉殿(笔者)、队医吕长胜、主教练吴洪月、参赞、大使、团长王秀泉(山东省体委副主任)、娄序成、韩建家、房华宁
后排左起:张崇发、邹新光、张洛迪、刘承德、王宝成、高峰、李忠伟、戴仁庆、殷铁生。
(待续)

本文选自作者《我所知道的山东省足球队》一书,分数次连载。





盖玉殿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盖玉殿丨山东足球队的拨乱反正、迅速发展、异军突起》 发布于2022-8-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