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一枚百年前的老火花 - 世说文丛

张勇丨一枚百年前的老火花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日照叶春墀所著的《青岛概要》,是民国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出版的一册志书。其中所列1918-1920三年间的“输出重要物品”数据显示,“洋火”一栏分别是71.7吨、142.5吨、43.4吨的数量。这些火柴的“运往地”是大连、上海、海州。由此看出,三年输出的峰值出现在1919年的142.5吨,与1918年相比几乎翻了一番。
 
与此同时,“洋火材料”的进口全部来自日本的大阪和神户。三年的“输入量”分别是7,694.9吨、10,752.4吨、9,496.1吨。与1918年的数字相比,1919年的进口比前一年增长了近三成的数量。

 微信图片_20220803111603.jpg

从《青岛概要》一书还能看到,当时“火柴业”的四家日资企业是山东火柴公司、东鲁燐寸株式会社、福隆火柴公司、青岛燐寸工场,其中资本金最大的当属25万元的东鲁燐寸。
 
另据《中国民族火柴工业》的记载,1924年福隆燐寸株式会社设立。而“概要”的内容显而易见,在1920年之前福隆燐寸就已存在。当1918年青岛燐寸和山东火柴相继开工后,这两家火柴大厂从殖民当局获取周围25华里范围内不许再设新厂的经营垄断权。同为日资的福隆燐寸,不得不选择十多公里外的沧口小翁窑头村落户。
 
继明石燐寸、山东火柴、青岛燐寸之后,第四家登陆岛城的日资“东鲁燐寸株式会社”,是由日本国内著名火柴制造商村井八百吉、小林吉右卫门等人共同创办。作为股东的小林家族,是山东火柴的实际经营者。这也是东鲁燐寸在1920年3月与山东火柴合并的原因之一。
 
在1919年43,000吨火柴产量的统计中,青岛燐寸15,000吨、山东火柴10,000吨、东鲁燐寸18,000吨。也就是说,东鲁火柴的数量已占三家火柴厂总数的42%。据此推测,《青岛概要》记述的三年间进出口贸易额在1919年出现峰值,与东鲁燐寸的成长型经营不无关联。 

东鲁的厂址在“若鹤町二丁目”,即辽宁路东段的某个方位。《胶澳商埠档案史料选编》的两条线索,与其厂房转让关联。1925年10月,在原有厂地更名过户后,东鲁燐寸的印记算是最终消失。
 
微信图片_20220803111607.jpg

印有TUNG LU MATCH & CO厂铭的火柴商标,可分辨出TUNG LU的字母即为对应的邮政式拼音“东鲁”二字。尺寸6.2 x 7.8厘米的封标,核心图案是三只展翅汇集的蝙蝠,平稳地组成装饰感极强的等边三角形的视觉映像。“三福为记”,是标贴中唯一的四个汉字,表达谐音的福字所带来的吉祥寓意。
 
与图案底边上的一行TUNG LU阴文对应的是标贴顶端的BEST MATCHES,它是早期日本老火花通常标记的“顶上火柴”之意。其下拱形排列的英文字REGISTERED TRADE MARK(注册商标)还与下端的TSINGTAU CHINA上下呼应。
TSINGTAU是“青岛”的旧式拼写方式,最早见之德皇威廉二世于1899年对胶澳租借地首府命名的对应德文。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献资料可见,早先的TSINGTAU逐渐被TSINGTAO的拼写替代。以至很多年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使用的机场三字代码就沿用TAO字的拼音。东鲁标贴上显现的TSINGTAU,就其实际使用年代的1920年前后,正是这一拼写被大众广为接受的时段。
 
微信图片_20220803111612.jpg

三福的商标最早始自何时,尚难界定。但这一标贴的式样,与众多早期日本火柴出口中国所采用的商标款式和选题风格类似。与一枚4.5 x 3.3厘米大小的日本制造的“海陆为记”贴标对照,能够发现包括印刷在内的某些共通之处。
 
除了“三福”的牌号,东鲁燐寸还使用过“宝贝”和“驱马”的另两种商标。一枚“驱马”字样的背标,亦无法断定它是否归属东鲁所有。
 
微信图片_20220803111617.jpg

据记载,东鲁燐寸开工时拥有排梗机10台,职工275人,日生产能力120箱,月产550火柴吨。在销售方面,除去青岛地区,东鲁火柴主要随胶济铁路的网络流向沿线的各地。然而,这枚“三福”封标的英文信息量是否隐含日本工业资本在青岛设厂开工之后,一部分火柴有可能会从青岛转向东鲁燐寸母公司拥有的海外市场呢。如若做此探查,则需更宽泛的资料搜集与档案发现。
 
当百年前的企业留给后人以无限遐想之时,一枚保存至今的老火花就不仅仅是“三福为记”所能表达和传递的福字含义。

2022.7.28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一枚百年前的老火花》 发布于2022-8-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