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高丨读《幸福场》——兼谈有关教育的几个问题 - 世说文丛

赵守高丨读《幸福场》——兼谈有关教育的几个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校长:

你好!很荣幸地读到了大作《幸福场》(《用心营造幸福场》之简称)。尽管是断断续续、粗略而匆忙地读,但我仍感到受益多多。

很想写一下自己杂乱而又肤浅的随想。但考虑到离开教场、特别是小学已经24年,且自己年近古稀,对目前的小学教育状况了解甚少,调查不多,没有发言的资格,所以,拿起笔来,心中未免忐忑。但考虑到虽已退休,但退休后长期在超银教书,同时到现在还辅导一部分中小学生,所以对现行小学的教材、教学、作业及活动情况,还有点儿皮毛了解。故斗胆写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愚不可及,亦可能谬之千里,那就请你多多原囿了。

一、第一个感想是××路小学的孩子们是幸运的,××区的教育是幸运的。在当前中国特定的生育政策大社会背景下,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能有一位校长潜心教育研究、热心教育事业,不怕影响自己仕途,不唯唯诺诺做上级应声虫,敢在自己领导的小学教育“独立单位”里,为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大胆进行“幸福场”的实验、实践,我着实佩服,着实感动。这些被你的教育理念实践的孩子,以后成长起来,他们会感谢你的:因为他们有一个与别的孩子不一样的幸福的童年!这在中国这个被应试教育统治的土壤上,是何等不易啊!

听说你已离开××路小学,荣升××区教研室主任,我想你在新的领导岗位上,更能为实践你的教育理念开辟一个新的天地,所以,我想以后的××区教育,一定会旧貌换新颜,一定会有一个大的质的飞跃!从这点上说,××区的教育也是幸运的。

二、对《幸福场》中所论述的、提倡的,小学教育应尊重儿童的天性,“以孩子为本”,以儿童的“幸福童年”为教育根本的教育思想,我完全赞同。书中阐述的教育者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孩子、了解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的观点,我也是赞同的。而且书中以如何营造一个孩子的“幸福场”为核心,进行的理论阐述、教育实践,我也是赞同的。

其实鲁迅先生早在九十多年前就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就已对扼杀孩子童年幸福这个问题表示了强烈的关注;古今中外不知多少教育家的论述更是多如牛毛。可真正能够亲身践行者却寥寥无几。特别是在当下,作为一个受制于多层领导管辖的校长,能摆脱繁琐的行政事务,独辟蹊径,按自己的教育研究课题去搞实验,去实践,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照抄先辈、领导的教育理论,唱唱高调,写写长论文,这是简单易行的事情,可变成行动,变成孩子们真切的幸福,那就难能可贵了——我想这本书最可贵的一点,不在于它的理论是何等高深,最闪光的应是她可贵的实践精神!实践成果!那无数感人的为理论做支撑的例证!

三、本书的一大特色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是你的大胆、新颖、用心良苦的实践范例,为本书增色不少。那一个个翔实的、生动的为孩子幸福成长所设计的教育实验,为枯燥的教育理论增添了令人信服的生命力。为理论的阐述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古今中外,关于教育的理论、著述,浩如烟海,汗牛充栋,但能够“行知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却不算多,特别是作者亲自实践的更是凤毛麟角。故此这本书就更显得可贵而有价值了。

四、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1.文章的结构体例,似乎是采用了经典理论、个人理解体会、教学实验、实践三结合的结构。从目录及内容上都可看出,这样写有它的优势,但也有难度。一是文章的过渡容易显得不自然流畅,有生硬、断裂、分离之感。如文中大量安排了某方面的一些教育理论,有的类似大学笔记,逐条列出(类似提纲),如何与后面的个人理解揉合为一体,值得研究。我个人认为,最好把这种分条的理论,变成段落的阐述,然后加以自己的理解,从文章的结构上看,好一些。再如,理论论述之后,自己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过渡衔接,怎样才能更自然、紧凑,行云流水,还得琢磨。

2.这本书的字数、容量不小,可以增加到200多页;装帧设计可更好一些。不知此书的设计是否征求了你的意见。我觉得封面不太理想。题目不太醒目,用白底做字体,不是不可以,但底色太浅,显得不醒目;另外,封面太凌乱,题目、拼音、著作者、中心提示语、花边图案……太繁杂了。图案也不理想。还有,前面缺少扉页;而第一页著作者名下、出版社之上的花边,简直是乱涂;每一章的单独一页,设计的也不好,第几章、与题目文字太大,字体不庄重;照片是否要添,是否要歪放,都值得商榷;每一页的字数有点多,版页文字可稀疏一些,读起来舒服,无沉重感……
我退休后在出版社干过两年,所以比较重视封面设计与装帧。说了这么多,仅供参考。另外,你也可以从你的藏书中、到书店去,找一本你喜欢的封面或装帧较好的书,作参考。

最后说几点题外的话:

一、从这本书看,你是中国教育的专家,而且在担任领导以后,能够在大量的行政工作之余潜心研究,难能可贵。所以我觉得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自己的理想,钻研、奋斗,践行,在中国是个例外。

但我对中国的教育比较悲观,我几乎看不到光明。我觉得目前的教育,除了硬件比以前好之外,在很多方面都退步了。甚至不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时的小学教育,条件简陋、教职工少、教职工学历低,学校当官的更少,但孩子的学习生活照样幸福,照样出人才。为什么?值得每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深思。

根本的原因,教育已经变质,不是教育了,而是变成官场、生意场。管理教育的人,不是懂教育的人,而是钻营捞官的人,甚至是外行的人(曾听说某市、局的教育局长就由武装部长、办事处主任、转业军官、卫生局长担任过),让人听了,啼笑皆非。还谈什么教育改革?外行能管好教育?只能瞎折腾、瞎指挥!

现在教育是个官本位、官场的体制产物。成了很多人追逐的一块肥肉(教育有人事权、转学权、建设权……)一个小学三四个校长,再加上各种主任四五个,将近十个人。当官的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拍马溜须往上爬,应付上头的检查,谁还有心思搞研究?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师也让商品经济迷住了眼,想的是钱、好处,学校商业化,午餐、买课外书、文具、教具,在学生身上扒皮;从家长身上捞好处;学校也成了贾府门口的石狮子,也不干净了。

二、目前,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响;但实际的制度是标准的应试教育。升高中、大学、研究生;考职称,考公务员、哪样离开了考试?所以,不要闭着眼睛说瞎话,应试就是应试。话说过来,在目前这种腐败的风气下,也只有严格的分数,还能给人们一点平等的权利,若果取消了,那孩子们的未来就更可怕了。

三、学生的负担太重。尽管多级教委三令五申下文减负,但都是空文一张。其实,随便一个领导只要站在学校门口把学生的书包放在秤上一称,把书包打开一看,就知负担有多重了。里面有多少书?多少同步之类的辅导书?

学生的家庭作业,不可能减下来。小学生也得1.5—2小时,甚至更多:初中生哪天不得到晚上十点半以后睡觉?

负担重不重,看看孩子鼻梁上的眼镜就知道了。中国是个盛产近视眼的国度,我真担心有一天,服兵役的青年都近视怎么办?国防谁来保?

四、学生负担重的另一个原因,是课程的设置太多,内容太深。需要考的科目太多。我知道托福、雅思只考两门;可咱们的中考考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英语(生物、地理、历史、计算机在以前也考过),大学考试更是花样年年翻新:3﹢×,3﹢2×,还有什么新玩意,层出不穷;

如果认真回思一下,一个人进入社会后,有用的有几多知识?学生时代起五更熬半夜,有多少是无用的?还是韩寒聪明,他认为初二数学就足够了。想想我自己现在常用上的知识,初中的数理化也用不完。所以减轻学生负担,先减少必考科目,有些课程可以不学、不考。

五、另外,课本太深,应该精减内容,降低难度。比如数学,咱中国初中的数学有许多内容是从高中下放的,高中的数学有的内容比国外大学还难,有必要吗?我看了一下小学语文,比我们那时难多了,厚多了;有必要吗?我看砍去三分之一,也够多的了。

六、目前的独生子女政策,可能是食肉者政治、经济的权宜之计。不管从社会学、还是教育学、心理学,都是不妥的。比如你书中所提的“幸福场”,独生子女性格发育的局限性,就显而易见。

由于社会治安、独生子女问题,引发孩子基本生活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中。两点一线,家长接送,孩子没有一起玩耍的自由空间。她们是孤独的。他们的性格是不健全的,心理是不健康的,所以,他们的童年,除了电视机,除了喜羊羊,没有多少真正属于孩子的幸福。

拉拉杂杂,题外的话,扯远了,说这些的意思是想说明:让孩子们回归童年的天性,孩子的天性,不易。大环境,大体制不允许。所以,真要实现你书中的观点,目前的体制不改革,难度还是不小。所以,我说你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好了,浪费你的宝贵时间了。请批评。

赵守高
2012.11.30


赵守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赵守高丨读《幸福场》——兼谈有关教育的几个问题》 发布于2022-8-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