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瑶本丨康复医学科的“天使”们 - 世说文丛

陈瑶本丨康复医学科的“天使”们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6月中旬,祸从天降!没有任何缘由,我的左腿一阵接一阵钻心地痛,如遭电击,苦不堪言。两天以后,确诊为带状疱疹,经过20多天的治疗,已经基本痊愈,只剩下最大的一个疮口还没有完全愈合。可是,病腿照痛不误——原来是带状疱疹后遗症在作怪!孩子们要送我去医院。我在网上看到医院里的医生吃回扣、要红包,过度检查,过度医疗,数据造假、医患矛盾等等等等,受了片面、虚假宣传的蛊惑,把去医院视为畏途。我说:不能去那种地方!可是打开网络发现,带状疱疹后遗症很难自愈。我的一个侄子患带状疱疹三年了,至今还痛。没有办法,只好让儿子把我送到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住进了康复医学科210室21床。心里还在忐忐忑忑,不知道会有怎样的遭遇。

为我治病的是女医生叫张娜。张医生身材高挑,相貌美丽。见我听力差,就贴近我的耳朵轻声问:“大爷,你哪里痛?”声音温柔,吐字清晰,语速适中,听得明白(耳背20年了,人们怕我听不见,只知道大声喊)。张医生亲切地问这问那,了解病情,一次次根据病情的变化给我调整医疗方案,吃药、打针、针灸、理疗……痛疼逐渐缓解。

护士们的服务更是体贴周到体贴。见我腿上有疱疹,上下床不方便,她们就给我外加了一床褥子垫在床边,垂下一段,上下床就不会被钢管触痛疮口了。

一天晚上,我不小心把一粒药片掉到床下。值夜班的小护士(我不知道她的名字)知道了,拿着手机打开照明钻到床底下前后左地帮我寻找。水泥地面里星星点点的白色沙粒和药品一个颜色,一个形状,找了好一会也没有找到。我想:算了,不差一粒药片,正要睡觉,小护士又去药房取来一粒,举着手送到我的面前。哎呀!这样认真彻底的服务谁曾见过?什么人能不为之动容?

激光室(31室)的姑娘们,服务更是热情:“爷爷你这样躺。”“爷爷你躺好了就别动。”上床前帮我铺好床单扶我上去;激光治疗后,下床时怕我跌倒再扶我下来;然后给我拿过(不是踢过来)拖鞋,放到脚边。——自己的亲孙女又能如何?

给我换药的李护士,高个,漂亮。知道患带状疱疹后皮肤过敏,每次换药一边小心翼翼地解下胶布,一边问我:“大爷,痛不痛?”然后轻轻地用棉球蘸着碘伏一遍一遍地给疮口消毒,消毒后再喷涂上药液,最后仔细地包扎好;轻手轻脚,耐心细致,一丝不苟,步步到位,整个过程一点不痛。    

15室有个赵护士,体格强壮,走起路来虎虎生风,说话声音响亮。见我去针灸,她说:“大爷,针灸室暂时没有空床,你在这里坐着等等。”一会儿大步流星的来到我面前,“大爷,该你了!”声音洪亮,步伐矫健,颇有男子气概。治疗室(28室)的小李,却是一个文静的姑娘。她少言寡语,默默地工作,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把等待治疗的病人安排得井井有序,贴心贴意地为病人服务,让我想起一首歌:《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治疗室还有个胖胖的大男孩,也是不声不响的工作,打针前帮我铺床单,打针后帮我叠床单,上床下床总是扶着我,确保我的安全,样子憨厚可爱。

人们都骂那些胡言乱语逻辑混乱的人是“吃错药了!”这说明吃错药是个很严重的问题。8月12日,我出院了。医生给我开了一周的药,共六种。我担心吃错药,预留出一天的服药药袋(见图1),作为服药参考。回家后打开包裹一看:每一个药盒上都有手写的该药的服用方法。药盒底下又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打印着六种药品的名称、规格、总量和详细的服用方法。我又发现:每一种药品的服用方法下面用圆珠笔划出了一道线,一共六道(见图2)!对比纸条上的划线与药盒上的字迹是同一种颜色,可以推定划线的与写字的是同一个人;再看药盒上娟秀的字迹,应该是出自某位女士之手。一时间心潮澎湃不能自已!想象中出现了一位女子,她怕这位老人吃错药,对于药盒上的说明不放心,于是打出字条详详细细说明每一种药的服用方法(每次服用的剂量,每日服用的次数,服用途径);还是不放心,又在每一个药盒上写明服用方法;最后,又用笔在字条上六种药品的服用方法下面一一划线,以引起病人的注意!啊!发药人,我看不见你的容貌,我却看见了你的心灵:为了避免病人吃错药,你一连设了三道防线,你的心太善良了!你定然是一位悲天悯人的天使,在某个吉祥的日子里,下凡来到人间,救苦救难,默默奉献!

18天的治病期间,受到“天使”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如沐春风,如逢甘霖!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彰显出医护人员心灵的美好!这样好的医生,这样好的护士,说你们是“白衣天使”,毫不夸张,真的是实至名归!我对医院的偏见也一扫而光了!个别不道德的医生(医院)是有,但是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不能以偏概全啊!医疗单位有这样的好的典型应该大力表彰宣传,让大家都知道,以正视听。

最后,不得不说说康复医学科的领军人于秉伦主任了。于主任四十来岁的样子,高大英俊,人格高尚,医术精湛,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的专家,亲切地称我“大叔”,态度亲切和蔼。他亲自给我打针,一次次精心地治疗,把我从痛苦的深渊里拉了出来——现在带状疱疹后遗症基本上痊愈了!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麾下的康复医学科的“天使”(不只是女性)们,太优秀了!太暖心了!我情不自禁地要说一声:向于秉伦主任致敬!向温馨的热情的康复医学科的“天使”们说一声:谢谢你们!

写于2022年8月15日


微信图片_20220818152219.png
图1

微信图片_20220818152213.png
图2
陈瑶本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陈瑶本丨康复医学科的“天使”们》 发布于2022-8-1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