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白波丨美术家摇篮——从新华中学到青岛六中(14) - 世说文丛

张白波丨美术家摇篮——从新华中学到青岛六中(14)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四)学生感言(上)

虽然离开六中很多年了,但是我和六中美术班前几届的学生还有密切的联系,有些同学还不时到我画室聊天。日前说到六中建校60年,我要写点东西,他们也对当年在六中的学习生活多有回忆,多有感慨。我说你们若能写点什么的话,可以将文字附在我的文章内,这或许会使我所写的历史往事更加充实生动。在我的鼓励下,首届毕业班的几位同学写了一些感言文字,没想到的是,他们写得如此认真。我选了四篇将其附后。师生情谊,感慨系之。

14-1.png
2008年美术班首届毕业同学在作者的画展上合影
左起:郑敦强、王景华、许雅柯、王伟业、周晓兰、顾强、张白波、王立平、张晓、陈虹、葛建青、曾琦、刘伦源、朱黎、张青、李志杰、董明

14-2.png
青岛六中首届美术班毕业生王绍波


六中与我

·王绍波·

1980年,我开始在青岛六中上高中,学制两年,于1982年毕业。在青岛六中美术班学习的这两年是我整个绘画生涯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我从小喜欢画画,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临摹连环画,特别喜欢临摹连环画上那些人物形象。到了初中二年级,我强烈要求父母给我找一个可以拜师学画的老师,我想正儿八经地学画。父母非常奇怪。心想,这个孩子为什么会对画画这么感兴趣呢?现在想来,我也觉得有些奇怪。在没有太多诱因的情况下,我究竟为什么那么喜欢这种可以塑造形象的艺术?当然,客观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我们邻居当中有的小孩喜欢画画,画得也挺好,对我有一些触动和启发。

初中阶段,一开始我跟着一位老师在他家里学画画。我一般会利用礼拜天的时间去学画。晚上就到当时台东区一个专门教画画的夜校,在那里可以学习素描和水粉,画色彩静物和风景等。我就是这样利用业余时间如饥似渴地学习绘画。

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青岛六中上的。当时青岛六中只有普通的高中,还没有开设美术班。我白天学习文化课,只能利用业余时间继续画画。因为我喜欢画画,所以注意到青岛六中有一位叫张白波的美术老师。有时我就悄悄地去他办公室欣赏他的版画作品。有一次,我见到他刻的黑白木刻版画《华罗庚在旅途上》,描绘的是数学家华罗庚在火车上奋笔疾书的画面。还有一次,我看到他创作的描绘崂山北九水的系列黑白木刻版画,他用黑白木刻版画的艺术语言描绘了自然之美,画面中充满音乐的旋律。虽然我对当时的自然和乡间生活还不是特别熟悉,但是画面上那种质朴的生活气息让我觉得特别真切。在我的印象中,张白波老师的创作精力非常饱满。我每次看到他,他几乎都在创作新作品。从那时起,我觉得我遇到了一位水平非常高的老师,对张白波老师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时我也期待着有一天能真正接受专业的美术教育。

终于有一天,我听说青岛六中要办高中的美术班了,也就是职业美术教育。我兴奋极了,赶快找到张白波老师,恳求地说道:“快办吧,张老师,我特别喜欢画画,能够跟着您学习是我非常高兴的一件事。”他说,“嗯,你回去等消息吧。”我说,“如果有消息的话,我愿意到各个学校门口张贴招生广告。”张白波老师就笑笑说,“那你就回去等吧。”有一天,张白波老师告诉我,“你来吧,你不是要去贴吗?那你就去贴吧。”当时我从他手里接过一摞粉红色的青岛六中第一届高中美术班的招生简章,兴高采烈地骑上自行车到青岛二中、青岛一中等一些学校门口张贴了。再后来,我顺利地通过考试进入了青岛六中第一届高中美术班。我非常开心,因为这正是我想要的目标。我学画画的愿望终于在这里实现了。

这个美术班是以学习绘画为主,同时还要兼顾文化课的学习。所以这个班的教学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专业课教学所占用的时间也比文化课的教学时间长一些。在这里学习的都是真正喜欢画画的孩子,我们终于有了充足的时间投入到绘画的学习当中。

当时的全国职业教育刚刚开始兴起,青岛六中的美术专业也算是开了一个先河。我们高中毕业的前夕,山东省乃至全国好多的院校都到青岛六中来参观学习,交流经验。青岛六中在那时就已经作为职业教育的先驱对全省、全国有了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使我们受益匪浅,因为我们是第一届,所以备受大家关注。虽然我们是实验品,只有短短两年,但成效非常显著,这两年解决了我们三到五年的问题,使得我们的艺术水平在高中这个重要阶段得到了迅猛提升。

我们第一届的学生在业务学习方面都有了较好的基础和水平。这也为我们的高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考时,我们这一届毕业生大多数都进入了高校继续学习,而且我们在后来的大学学习中都能保持比较好的水准。这是一个很完美的结果。

在这里学习的两年是我很关键的两年。我从业余的绘画学习进入到一种系统的绘画学习。学校每天都有专业课,学生们都非常用功。班里一共二十几个学生,大家都相互比着劲儿干。我们真正热爱绘画的孩子凑到一起来学画,相互赶超的氛围非常浓郁。大家都非常用功,从不舍得浪费时间。那时候,我们的美术老师主要有两位,一位是张白波老师,一位是于家骧老师。他们一位是版画家,一位是雕塑家。我们充分地理解学习老师们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对我们启发很大,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记得有一次,张白波老师和于家骧老师在办公室里同时画《马赛》的石膏像。两位老师的风格各不相同。张白波老师是用版画家的眼光来创作,张老师对形体的准确把握、对空间关系的深入表达和结实的塑造方式,使我非常敬佩;于家骧老师则是用雕塑家的眼光来观察,用雕塑的整体感来表达。他们所画的《马赛》至今都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那个时期,张白波老师还给我们教绘画创作课,他先用自己的版画作品来讲解,介绍他版画的构思、创作、技术、形式等等的来龙去脉,同时还用其他大师的名作进行剖析,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增强了我们在绘画表现上的一些认识。

在张白波老师的带动下,我们所学习的艺术是宽泛的,而且层次很高。张白波老师作为当时已经很有名的画家,无论是绘画基础还是创作,都展现出不同凡响的艺术功底、艺术修养、艺术创作能力和绘画表现力。张白波老师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不骄不躁。让学生能够踏踏实实地、谦虚地去研究和学习。

有时候,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了一些进步就沾沾自喜。我记得有一次我画了一幅自己比较满意的画,等第二天早晨上课的时候,张白波老师来巡查教室里每一位同学的画,我就拿出自己那张给张老师看。张白波老师也能看出来我的这种沾沾自喜的心情。他说,“你这些画是刚看过昨天老师表演之后接着画的,顺着这个劲儿画的不算是你真正领悟和把握的,你再画吧。”第二天,我继续画了又拿给他看,他说,“你顺着劲儿画得还不错,但是还需要继续再努力。”

他总是让学生明确下一步应该不断地提升和进步,而不能轻易满足。或者说有了一点进步,就觉得差不多了。总之,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张白波老师对我们的教育,以及他的观念和观点,都对当时的我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得我在每天的学习中不断领悟,不断感受,不断进步。他的某些观点至今还在我的教学和创作中发挥着引导作用。

张白波老师从艺术水准和创作高度上严格要求自己,同时对学生从小就注重培养高标准。当时的师资很少,只有张白波老师和于家骧老师两个人。于是,老师们为我们特别聘请了社会上很多知名画家(包括在全国都非常有影响的一些名家和岛城名家)不断来学校举行讲座和教课,使我们在小小年纪就有幸能见到这么多大画家。这些艺术家在对我们的教育和交流中传播了非常多的很好的绘画经验。他们的人品和艺术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为我的艺术之路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对我的艺术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的老师们,特别是张白波老师,利用他的个人资源将这些知名画家引进到青岛六中给我们上课。我觉得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我们特别感谢张白波老师的良苦用心。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张白波老师为学生精心筹划,这与他的人生境界、热心投入和责任感都是分不开的。张白波老师曾经创作了一系列表现渔船捕捞、丰收的场面和形象。《载月归》《采贝》等作品描绘的是渔家姑娘在渔船上劳动的场面,她们拉网收获,海浪掀起了波涛,海鸥在空中飞舞。这些形象有机贯穿、动静结合,形成了完整而丰富、静美而生动的画面节奏,画面有强烈的韵律感和新颖的形式感。后来我才知道,他为了更好地创作,曾经专门和渔民一起远航去体验海上捕捞。

张白波老师还发明了石膏板拓彩版画技术来印制版画。拓彩版画作品《新月》描绘的是一轮弯弯的新月挂在夜空,残破的渔船两头翘起,与弯弯的新月形成了相互呼应的画面关系,作品的形式感呼之欲出。张白波老师画面中流露出来的意象表达、装饰意味与他深厚的艺术造诣是分不开的。他画面中非常现代的构图形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后来,张白波老师获得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并且在中国最具学术性和权威性的全国美展上获得银奖,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张白波老师在吸收西方绘画精髓的同时也运用了中国古代绘画中的一些形式因素,中西方绘画融汇贯通在一起,他的作品具有东西合璧的韵味和鲜明的个人风格。张白波老师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的思想和艺术表达的形式与美感,也对我们的审美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

我常常在后来的学习和个人艺术创作实践中,想起我们和青岛六中的领导、老师结下的深厚友谊,包括我们可爱可亲的文化课老师们,让我想起了很多感人的故事,至今历历在目。青岛六中和我的艺术生涯有着密切的关联,我感谢母校的培养,感念母校的恩情,使我能够有这样好的一个艺术发端。

从青岛六中开始的美术职业教育,在后来形成了美术专业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他们有的在国际上享有声誉,有的在国内有着很大的影响。作为青岛六中曾经的学生,我们非常骄傲。在此祝愿我们的母校,祝愿我们的老师,也祝愿我们的同学们,事业发达,身体健康,幸福美满。

2022年4月3日

14-3.png
王绍波水彩作品《渔歌》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王绍波,1963年出生,1982年青岛六中美术班首届毕业生。现为青岛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水彩画会会长,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美术学重点学科首席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续)


张白波,1944年10月出生,1956—1962年初中、高中就读于青岛九中。曾执教于青岛六中,系青岛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历任山东版画家协会副主席,青岛版画研究会会长,青岛市美协副主席,青岛美学学会副会长,青岛画院副院长。青岛市首批拔尖人才、终身接受政府津贴的青岛市高级专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评委。连任4届市政协委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美展,并获金、银、铜、优秀等多种奖项。1999年荣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




张白波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白波丨美术家摇篮——从新华中学到青岛六中(14)》 发布于2022-8-2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