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暑天的问候 - 世说文丛

张勇丨暑天的问候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01.jpg

第一眼看到“暑中御伺”的日语汉字,先是感觉“中暑”二字刺激到神经系统。壬寅之夏,想象不到的酷暑热浪,外加细风急雨,想必会给每个人留下难忘的印记。
 
“暑中御伺”四字,是在以富士山为图的扇面之上,传递着酷暑夏日的问候。左上角的圆形图标,带有“表口顶上印”字样。竖列的“顶上印”,表达顶级牌号之意。表口,是正面的出入口、登山的主干道,此处恐怕为商标的名称。
 
02.jpg

火花尺寸3.6 x 5.6厘米,符合通常的火柴盒面大小。图案下端的“熊谷”与“枩翠”,一般理解是在熊谷市的一家叫松翠的商品经营者。以火柴为媒介,突出店家名称与季节问候,算作广而告之的传播方式。
 
“暑中御伺”的问候,大多是在每年的七八月间,尤以立秋之前盛行。立秋之后,称作“残暑”,此时的用词以“暑中御見舞”为多。与此同时,带有“暑中御伺”和“暑中御見舞”文字的卡片和书信,也会在整个夏日里相互传递于亲朋好友与同事客户之间,突显一种文化习俗的代代沿袭。
 
“大正九年八月八日”,是公历的1920年8月8日。依照农历日期,这天正好是立秋。如果说它是“熊谷枩翠”在立秋之时的季节问候,那么火柴标贴极有可能是1920当年的出品。从整个图案与内容看,“大正九年”的这天不像什么特殊的纪念日而非要通过火柴标贴的形式体现。
 
03.jpg

目前,难以准确求证“熊谷枩翠”到底是怎样的店家或是其他机构。不过,作为城市名称的熊谷,它是日本关东中部的城市,位于埼玉县的北部,离东京约七十公里。据报道,上月的7月23日,埼玉县熊谷市最高气温达41.1摄氏度,刷新日本气温观测史上的最高纪录。也许,这枚小小火花早就给出了预想的答案。
有意思的是,从中国借来文字的日本,对汉字本身的理解也不时添加独有的特色。比如,此枚火花中“熊谷”的“熊”字。
 
04.jpg

熊,由“能”与“火”上下组合而成,为火势旺盛的样子。能,是熊的象形,后来用作能力的含义。不过为了区分能与熊,能字之下再加火专门表示“熊”。而后续字体的隶书,却将火演化为四点水的“灬”而延续至今。
 
05.jpg

另一方面从“能”字细看,在由小篆至隶楷的演变中,熊的头部最终变成左上的“厶”、口部成了左下的“月”、前后腿为右上和右下的两个“匕”。这样,四部分组成一个“能”字。然而,或许是熊谷的气温所使,原本的“月”在书写时却浓缩为“赤日炎炎”的“日”字。这是不是又隐藏了一种内在的放热温度呢。
 
06.jpg

再看标贴的“枩翠”二字。松,见之甲骨文,左侧为“公”、右边为“木”。及至小篆,公与木的位置互换。枩,虽为异体字,但吸收中国汉字的日本,除了在保留正常的左木右公之“松”外,还有常用的上下结构的“枩”字出现。紧随其后的翠字上端,是两个并排的“彐”,极像日语片假名的ヨ,又雷同隶书字体的笔画。原来的双“习”为翠,此时亦可以双“彐”代之。
 
暑天的温度,夏日的问候。平心静气之际,换来一丝真正的冰凉与睿智。所谓知己者明,知彼者清;知病者痴,知日者、智也。
 
2022.8.20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暑天的问候》 发布于2022-8-21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