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强丨商代风神和“降而生商”的玄鸟神不是一种本鸟——从《易经·巽》卦及甲骨文“风”“凤”通用说起 - 世说文丛

王晓强丨商代风神和“降而生商”的玄鸟神不是一种本鸟——从《易经·巽》卦及甲骨文“风”“凤”通用说起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说到风神,应该先说八卦的发明。作为八卦的八个方向的认识,较早的概念显然被古人置放在了图形中——它刻画在距今6000多年前如大汶口文化或安徽凌家滩文化的器物上。但这八个方位的一些认识却记录在甲骨文中。或者说这八个方位的记录,基本体现在了商朝晚期作成的《易经》中,即今天通行本的《易经》中。所谓的伏羲易经八卦方位,就有西南方位“风”的认定。“风”的方位八卦称为“巽”。《易经·象传》曰:巽,“随风”。所以,商代创造甲骨文“风”字时,应该考虑到了八卦“巽”卦方位所代表精神与物质的先期认识。

似乎很多人都这样认为:甲骨文“风”字象形孔雀(图1·上),“风”“凤”二字通用不别;所以商代的凤鸟就是孔雀的象形字。是吗?

“凤”字在卜辞中几乎都用作“风”字,“凤”就成了“风”的借用字。前面已经说过,“风”字的发明至少和“巽”之伏羲八卦方位认定同一语境,所以“风”“凤”的概念有一定的差别——在商代,凤鸟似乎涵盖多种鸟。商代的图像中,凤鸟是一种异质同构的鸟,象形孔雀的“风”,只是凤鸟族群中的一种,或者说孔雀只是凤鸟异质同构的一种代表西南方位的鸟,这种神鸟严格说起来就是“风”鸟,即西南八卦方位巽(风)位的象征鸟,商代的正规凤鸟,是商民族的图腾鸟,闻一多先生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玄鸟”就是凤凰。诚然。但太笼统。

窃以为:凤鸟图像形成在距今6000-7000年以上,他们的造型原则是“龙中有凤、凤中有龙”,即那时的凤鸟之造型,必须是鸟和龙的异质同构——简单地说,如图1·下图可以算作出自西南方向凤鸟族群的风鸟,因为它的笔画有“C”形龙符号的刻意,而图1·上图的孔雀之象形字,虽然也有“C”“S”笔画,但那只是“风”字,因为它在“C”或“S”象征龙的笔画间架构造外,加了一个声符“凡”字,这个“凡”,才是“风”的决定字属。这“凡”字象形一节可以吹气出声的竹哨——史前的祖先崇拜竹子,竹节制哨可以传达彼此的信息需求,所以“凡”这个甲骨文凝聚了先祖对空气流动的应用,而发明利用竹哨传达信息的先祖,应该姓“凡”(风)。风神的崇拜由此而生焉。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竹子的哨的发明、巽卦方位的哲学意义、西南方多产的孔雀等复杂因子的叠加,这是商代风神的底气。

中国人崇拜的人祖伏羲女娲,有一种姓就是“风”,传说这个“风”姓来自发明了钻木取火的燧人氏,这不由得让人想起煤炭、天然气运用前竹制的吹火筒——竹子崇拜在焉。

传春秋师旷《禽经》:“风禽,鸢类。越人谓之风伯。飞翔,则天大风。”郭沫若《卜辞通纂》卷二:“古人盖以凤为风神。”

这是说师旷认为春秋时叫风神为“风伯”,风伯的本鸟是肉食的鸷鸟——鹰类。近代学人郭沫若认为凤鸟是风神的本鸟,显然郭沫若并不能确定凤鸟的商代本形。可能当时还没有研究图像、图形的专门学说,所以二位的这些说法都可能显得模糊。

对照甲骨文“风”字的象形,商代风神的本鸟是孔雀。窃以为孔雀的“孔”字固然可以训大的意思,但此字象形的是,商代图像中多见的伏羲女娲合体造像——在这图像中,一般伏羲化形为一条生在人或鸟头上的龙躯,女娲化形为一只鸱鸮或鸱鸮与人异质同构的“S”形神物;如果非得给我所谓的风神本鸟孔雀加一个便于理解的解释,那就是利于繁衍生殖方位的神鸟。另外,商代封爵,一般同血缘的封爵称为“侯”,外族他血缘的封爵称为“伯”。似乎“风伯”称谓的时间应该注意。

卜辞中“风”作为风神而被祭祀;它随从于上帝左右,听从上帝的遣使,所以卜辞上有“帝其令风”(《合》195)“帝使风”(《遗》935),甚至商代人称它为“帝风”(《佚》227)。大概在商代人“上帝”这个概念产生之时,它是作为“上帝”之图腾的变身,变身的它是其血亲的一员,所以“风”也被商代人视为祭祀对象,进行尞祭(见《佚》227)。“尞祭”,大概相当于今天焚烧祭品的祭祀。

再重复一遍:这个象形孔雀的鸟,起初只被用作刮风的“风”,而不用为凤鸟的“凤”(见赵诚《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1988年1月,5页)。商代的图腾鸟是玄鸟,玄鸟的本鸟通常是鸱鸮。鸱鸮是女娲氏的主图腾鸟,在《山海经》里,这图腾鸟又名䳃、鵟。女娲是帝俊伏羲的妻子,帝俊主图腾为龙。夫妻俩一龙一凤(䳃、鵟),繁衍了中华民族。所以中国古代的龙凤图像造型无不“龙中有凤、凤中有龙”。

作诗贵在曲,作学问贵在明了:窃以为较合乎“凤鸟”标准图像的,是安阳西北冈出土“鹿鼎”上的玄鸟(图2)——图2既有玄鸟本鸟的猫头鹰形象,还有孔雀的尾巴翎毛。

说到这里请大家注意:中国凤鸟形象是多变的,在商代凤鸟本鸟是鸱鸮。伏羲女娲出自少昊民族集团,少昊氏主图腾崇拜是鸟,少昊氏被称作“凤”的鸟,不是孔雀,是神话“精卫填海”中的“精卫”类的水鸟,关于这些敬请大家读一读拙作《事物祖源》相关部分,这里不再赘语。

“风”字发明时代以前,孔雀必是中原西南地区代表性的鸟类。而“风”字和西南方有着紧密的联系,当然在于伏羲八卦方位巽位的设定——因为伏羲氏是殷商民族认定的祖先、生育神之故,所以在文王八卦方位出现以前,殷商民族一定会照伏羲八卦方位布散用事。伏羲八卦方位之西南巽位,其卦象是风,而且作为西南方鸟类代表的孔雀,自然会是这个方位的象征物。这样甲骨文以象形孔雀的字象征风,也是自然而然的。为什么我敢这样说呢?在于文王八卦方位给予的证据。

文王八卦位将巽位由西南方改为东南方。这一改动,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巽位的卦象“风”和作为方位象征神物的孔雀依然照旧不变——然而东汉《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首句“孔雀东南飞”却说出了这个事实:作者仍然知道八卦方位的巽位象征神鸟是孔雀,但囿于当时语境已经流行为文王八卦方位布散用事的习惯,于是出现了“孔雀东南飞”而非“西南飞”的诗兴,因为文王八卦方位:巽在东南;伏羲八卦方位:巽在西南。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核心谓男女婚恋。男女婚恋的动力,即“风马牛不相及”的“风”,而这正是“巽”的卦象之风,希望人类社会承续不绝的本质。所以此诗的起兴便及风神本鸟孔雀,是自然的。

伏羲女娲兄妹兼夫妻,在商代前后是中华民族的生育神。他们有一种文献上几乎通通不忘介绍的姓为“风”。因为伏羲氏的主图腾龙蛇,女娲氏的主图腾䳃鸟,他们可以分别代表着龙凤图腾——所以就龙图腾的风则“凡(风)”字加“虫(龙)”,就凤图腾的风则“凡(风)”字加“鸟(凤)”,这便是后世人将甲骨文“风”字当成“凤凰”专用字“凤”的原因吧。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以《巽》卦之“巽”字来进行本篇的继续解读:这个字的甲骨文,一说象形两个并排跪着的人,会意顺从。隶定的“巽”字是由并陈的两个“巳”字和两只持奉的“手”组成的。“巳”是商王族的姓,也是伏羲女娲的一种象形其图腾状况的姓,它象形人头蛇身神物——两“巳”并陈,被其下面两手持奉,已经显出“巽”字的非凡意义。何况伏羲女娲还有一种共同的姓——“风”!两个“巳”字并列,这也是后世创作人身蛇躯伏羲女娲交缠、交媾图像的本意。

正因为这个“风”姓,让拙作联想到《巽》卦可能是专论生育的卦。西南方位的“风”是生育及生育行为之“风”。唐代诗人李商隐在七律《无题》“斑骓只系垂杨岸,何时西南待好风”当中,把“好风”的方向定于“西南”方,正是“巽”之于“西南”的意义。

虽然《易经》中凡出现“西南”字眼,均涉及商业,但商业的本质是什么呢?钱生钱、利生利、貨生货、物生物——显然这个“风”有生育的意义。甲骨文有一个“风”字,象形孔雀的上面有个“雨”字头(图3),这是说有风必有雨,所以当东方苍龙七宿的箕宿和月亮接近时,天要下雨,乃至于后人称风神又名“箕伯”(《尚书·洪范》:“庶民唯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这说明,自商代以来,东方苍龙七宿不止关乎季节的变化,还预报着雨水的发生;

风雨交汇则农作物从一粒粟的简啬,化生出万颗子的丰硕;

就此而言,文献中所谓女娲以竹子制作笙簧为男女“发生之象”:男女风情投合,造出子孙绳绳不绝;

文献说伏羲发明豢养繁衍牲畜,而按时将处于发情状态的雄雌动物合群,均和“风”关系不分。这个“风”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风;

甚至《易》中凡“西南”字眼,也暗及这种广义的生育; 

可见“风”神在商代就相当于上帝行使职责的一种分身。

传说少昊氏最早发现了太阳分、至、启、闭的变化(见《左传·昭公十七年》),这变化和阳光与风的移动分不开来。太阳光照、四季风动,正是万物生长的条件。生万物固然雄性很重要,但分娩产出一定得雌性。对照朱熹《易经·巽》注:“巽,入也。一阴伏于二阳之下,其性能巽以入也。其象为风,亦取入意。阴为主,故其占为‘小亨’。”所以古人祭祀生育之巽位风神的时候,极有可能祭祀的对象是阴性神。想一想后人称风神“孟婆”“风姨”“帝女”,其也应该是位阴性的神。

商代最隆重的祭祀有“献身祭祀”,也就是祭祀者将作为象征物的自己献给受祭者。如“汤时大旱七年,”商汤“使人集薪,剪发及爪,自洁,居柴上,将自焚以祭天。”(《文选·思玄赋》李善注引《淮南子》)其剪下的“发及爪”就象征着商汤本人。既然风神是天帝的家人,祭祀者献身祭祀它,那么伏羲氏民族集团将属于多图腾的狗作为祭品之替身,也理所当然(伏羲氏有狗图腾,伏羲氏的“伏”就含有狗图腾的意义;大汶口文化有狗图腾崇拜),所以甲骨文中有杀狗祭祀以止风的记载。如《卜通》398:“于帝史风二犬。”《明续》487:“宁于四方其五犬”,等等。直到后世许多时代,祭祀风神的标准祭品都离不开狗——狗是所谓“献身祭祀”之献身者的替身。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有兽焉……其行如风,其状如犬而人面,见则天下大风。”其说风神有狗形。图4·上,是山东博物馆汉画像石展出的今滕州西户口村出土东汉延光元年西王母画像石,西王母身旁的风伯,乃是一只狗。同汉画像石展还展了出滕州龙阳店出土伏羲女娲画像石,它的中段是狗形风伯和猴形雨师,对此,我们的依据是蚩尤大战黄帝的画像石——画像石上风伯手持便面(扇子)、雨师放出象征水神的猴子(图4·下)。同展的画像石,还有人形男风伯的形象(图5·上)。还有,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风神名字叫做飞廉。传说中它是蚩尤的师弟,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图5·下)等等,后世这些无关本题,恕不多说了。

1.png

图1·上,甲骨文“风”字——它的旁边有“凡(风)”字符号

2.png

图1·下,甲骨文不带读音符号的“风”字。这个字强调了龙蛇之躯的“C”形

3.png

图2·安阳西北冈出土“鹿鼎”上的凤鸟:龙躯为冠,猫头鹰为主体,孔雀的尾巴翎毛。窃以为这应该是商代的标准凤鸟异质同构的形象

4.png

图3·甲骨文带“雨”字头“风”字

5.png

图4·上,西王母身旁的狗形风神

6.png

图4下·左,滕州龙阳店出土伏羲女娲画像石——中段是狗形风伯和猴形雨师  右,黄帝战蚩尤画像石

7.png

图5·左,汉代的人形男性风伯。右,敦煌壁画中北魏时代人画的飞廉



王晓强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