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难得一见的“跑马场”火花 - 世说文丛

张勇丨难得一见的“跑马场”火花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跑马场1.jpg

两枚5.5 x 3.5厘米的标贴,如果不是其中一枚标有NIPPON MATCH MANUFACTURING CO. LTD.的“日本燐寸制造株式会社”厂铭,还真不敢认定它就是“上海跑马总会”的火柴标贴。
 
蓝底衬出的SHANGHAI RACE CLUB英文,字面意思是“上海赛马会俱乐部”,即“上海跑马总会”,或称上海跑马厅、跑马场。红色的U形标识,是一只马蹄铁的形状,外加S.R.C.三个字母缩写,代表这处远近闻名的娱乐场所和经典地标。
 
跑马场2.jpg
1935年地图的环状绿地即为跑马场

上海跑马场的历史,可追溯到1850年英国商人组织的跑马总会。他们先在今天的南京东路、河南中路的交界地段开辟了第一个跑马场,俗称老公园。由于场地太小,导致赛手将马骑到外边的泥石路上。据传,城市的道路称为马路之名即源于此说。
 
几年过后,场地西移。在南京东路西段和浙江中路附近建成第二个跑马场,称作新公园。1862年,上海跑马总会从娱乐总会分离而出,成为完全独立的机构。今人民公园和人民广场周边的大片土地,是开辟出的第三个跑马场。
 
跑马场3.jpg
上海跑马场的铜制代用币   网络图片

从1863到1919年,每年四月底五月初和十月底十一月初,分别举行春秋两季的跑马赛事。每次四天的赛马,成为上海滩最为盛大的节庆。1920年以后,出现有几天预赛的活动以及不定期会在周末或假日增加的赛事。
 
以火柴生产的脉络为线索,1907年的日本,直木燐寸社、明治社、三井物产共同组成“日本燐寸制造株式会社”。1927年,日本燐寸与东洋燐寸等多家日本本土的火柴生产厂家与瑞典资本共同创建“大同燐寸株式会社”。依此推定,上海跑马总会的火柴应当流通于1907-1927年间。
 
回看这一时期,除了早在1890年就有的夑昌火柴公司外,上海一地还陆续出现不少新办工厂,比如1911年的熒昌火柴、1920年的中华火柴以及涌现出周边的苏州、镇江、扬州等多地汇聚的产业群体。上海跑马总会何以选择日本的厂家为其加工制作火柴,或者说哪方的好事者专为上海跑马场在火柴盒上做了一次广告,都值得细细品读与慢慢发现。
 
跑马场4.jpg
网络图片的“上海图书馆”

1954年5月,上海跑马总会的所有建筑物由人民政府接管。随后改为“上海图书馆”的跑马总会大楼,曾经是渴求知识的难忘年代的一份特殊标记。

2022.9.6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难得一见的“跑马场”火花》 发布于2022-9-8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