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2) - 世说文丛

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2)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存在就是识破

有个词叫“化装成未来的历史”,那么同样可以说:装扮成现在的过去。此二者必须识破,尽最大努力免上其当。

重复

有人说“人的幸福感在于追求重复”,这大概是说性快感吧?如果搁在其他事情上,则应该说:重复即地狱。

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是一种缺乏深度、没有灵性的文化,因此很容易在大众中传播,也很容易在平庸文人的心中扎根。

恶俗之存在

自我中心的本质是一种恶俗,自我意志扶持他们成为一种存在的力量。萨特之“恶心”应该指向这种存在。

联想

从景中看到画,从画中看到景。
一面荒凉的山坡,叫做空寂;山坡上还有一栋小屋,叫做孤独。

确定

这世上虽然什么也不能确定,但又必须确定,不确定中的确定。若不然,必致生境之恍惚和危机。事,要定下来,定性、定意,生命立法不可含糊。关于人群,关于自己,全然之相异性了然。一直是凭直觉选择逃避,躲进书的世界,并心存感激。其实,这不独是一个书的世界,而就是一个异世界,一个适合灵魂生存的地方。这样,就断然切割吧,承认既成的模式,不再掺杂,不再混合。回避人的世界,依然爱我的世界,把自己交托给神,向往大自然,读书。

真实的对话

有了与世界的真实对话,才会有与自己的真实对话。这种对话所产生的基本态度是一样的:弃绝。

复活或重生

过去必须死!

理论和灵性

有两种高凝度的东西,一是理论,一是灵性。二者都提炼于经验而又超越经验,性质上它们已属超然之事。以前阅读理论书,记忆崩溃。当时只意识到理论记忆与形象记忆的巨大差异,而把一般知识与理论思维同等看待了。其实,比较一下理论课题与史地知识就会知道,二者大不相同,记忆难度几乎是天壤之别。又让人吃惊的是,某些深富含义的理论命题或灵性话语,在读过较长时间之后,还会有所领悟和体会。

读书、写作、旅行

读书、写作、旅游都是为了暂时从处境中分心,或者说为了冲淡处境中的存在状态。而处境就是一个漩涡,是一种由过去的伤害记忆、不幸的未来定局和现在的人际焦灼所汇成的漩涡。萨特说:“人是自己行动的结果,除此之外什么也不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必要回避过去,或奢谈遗忘呢?过去就是一切,就是当下的灾难和风险,根本无法规避。萨特又说:“我的生活与我的哲学一致。”其实,每个人都与他的哲学一致。那些简单主义、物质主义、先吃饭主义,也与他们的哲学一致。

打卡

如今兴起“打卡”一词,旅游就是到处打卡,在景点标志性字牌前拍照留念,就算“我到过了”,这可叫做打卡旅游。想起有的人,热衷于吃、主张简单、力行实用、看书就是翻一翻、否定诺贝尔奖作品等性格特征,则是人生的打卡行为。他们的自我在“自足”的假象中,顾不上与外物互动,也没有能力互动。

感觉确实不可信

感觉不仅不可信,而且极其顽固。比如,掉向这种错觉,即使被识破了,也改不过来。还是理性可靠,但要注意理性不要被感觉所利用。严重的掉向就是理性和知识被感觉利用了。

选择

克尔凯郭尔、萨特都认为做选择是最难的事。前者是从自由选择是最大的冒险这个意思上说的;后者是从人喜欢逃避自由的角度上说的。读克劳德《改变带来医治》一书认识到,不做选择、不对自己负责,正是人生苦难的根源。既然这样,何不把选择之愁变成一种历练,以回应不做选择的过去,并调整自己。

信任也是生产力

奥地利经济学派论坛提出,信任也是生产力,而且要放在科学生产力之先,是科技应用得以实现的条件。

生命有意义

奥地利哲学家弗兰克尔说:生命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意义,而且,生命的每一个瞬间都有非凡的意义,因为它是一位至圣者所赐予的。

没有文化

台湾学者认为:大陆中国整体的社会生活没有文化。确实,这一点在现实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是从身边的人和事直接显示出来的。在我看来,应该说是“整体的社会生活毫无灵性”,实用秉性和简单主义被自我意志高举后,掩杀一切有灵性的东西。哥伦比亚大学的刘瑜说:“灵魂有丰盈与干枯之分”,这也能从个体面貌上反映出来。

实用者的劣迹

中国的实用主义者就是一群美的屠夫,他们开山毁林;把“石火烧”那样的大自然奇景凿掉;在高速路边栽杨树挡行人的眼睛;用长长的墙把马路堵起来,或用密不透风的建筑物把道路镶起来。这种城市建筑,如果发大水淹了路,人都没有逃生的地方。种种劣行,只是为了扩张干巴巴的自我意志。

吃和说

在人的言行举动中,吃和说是最容易招人厌的。吃的动作最难看,以致让人觉得这个动作与邪恶太过于接近。说的情况同样,没有人愿意听别人说话,尤其是面对面的对话时,没人会用心听。除非是在课堂上或屏幕中,人才有心于听,因为人在这时候选择了听。

启示

上帝是不是给我展示得过头了?从过去随便抽出一个细节就是邪恶。满满当当,这邪恶比生活本身还多,也比历史本身还多。

神秘之物

焦点防务的焦国力的视频在讲俄乌战争将出现转折点时,字幕上打出一片骂声。此事可见出一种远不是事实真假或逻辑分析的东西,它触目地亮出来的只是一种“态度”。俄乌战争以来出现了大批“俄粉”,令人惊讶。经很长时间的观察,有一种根本性的东西潜藏很深,但威力巨大。事实、理性、逻辑、公正等事物,在这种东西面前,就像飓风中的碎纸片,情状不堪。我直觉到它,但说不清楚它究竟是什么。它在普遍情理之下的更深层;在政治、是非、善恶之下的更深层;新近又有所察觉,它可能也在意志或自我意志之下的更深层。意志本来已是追根的底子了,但这种东西之所在还要深。诸种现象或表现为气质对立,不好说,暂时就将它叫做“生命敌意”,或叫做“异质生命形式对立”吧。它大概是人类生命形式的独有之物。个人觉得,它在圣经《创世记》中第一次出现(女人的后裔与蛇之冲突)时,其指涉已比善恶问题更为深邃、更为关键了。

常言深意

常言说“下地狱的道路是用善良铺成的”,或说“行好不得好”。现在想来,它远远超出了我以前所理解的意思,那时只知道这两句话的一半所指,即:恶者用善良者的善良来铺就地狱之路;行好但没有从他者得到好。其实,它更全的意思应该是:用自己的善良给自己铺就下地狱之路;行好本身就是不得好的根本原因。行善、为他人着想、帮助他人,诸如此类的行为方式,本是值得商榷的。

简单主义

简单主义是非常野蛮的武器。它的使用者在自我意志、潜意识结构等很多方面并不简单,只是出于对审美、灵性、思辨等事物的本能的敌视,才挥舞起简单主义粗暴的杀器。这种人很容易就会暴露出阴暗的心理,并行出小人的行为。

意义是让人休息的地方

生命在无意义中跋涉,偶遇一种意义,就是一点休息,哪怕是一次小憩。那么,为什么会有人反对意义?只因为那是别人的意义。

地狱.jpg

【作者授权本文丛首发】


王起庆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王起庆丨零星的感想(2)》 发布于2022-10-3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