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不告而辞的石老人 - 世说文丛

张勇丨不告而辞的石老人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农历九月初九,是民间传统节日的重阳。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重阳节的两大主题。虽说十年前全国人大通过相关法律确定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但它只是法定节日而非法定假日。也就是说,重阳节还不能与清明节和端午节那样,全民享受一天的假期。但今年的重阳节刚好同国庆长假相遇,成了正常假期中的节中节。
 
没想到节前一日,大众群体的关注度却重重地落在岛城东海岸的石老人头上。原因是在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导致原本就遭受“常年风化和海水侵蚀”的“石老人海蚀柱上半部分突然坍塌”——石老人的头没了。
 
1.jpg
网络视频截图

清晨,反应迅速的自媒体便拍下石老人受损的视频并广为传之。网民的留言更是汇集起无数金句,且发人深思、回味良久。不过最权威的发布,来自“崂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官方微博”,特全录如下:
 
10月3日凌晨4点10分左右,石老人海蚀柱上半部分突然坍塌。

崂山区迅速组织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现场勘查,认为是由于常年风化和海水侵蚀,加上近日天气影响,导致石老人海蚀柱上半部分自然坍塌。

目前,已对石老人海蚀柱采取了临时性保护措施,具体修复方案正在抓紧论证。

2-.jpg
文旅局的微博截图

官方发布的时间显示为10:40,是所述“凌晨4点10分左右”的事发后六个半小时,可谓反应迅疾。从短短128个字符的内容中,可见遣词造句的浓厚功底,比如:突然、迅速、专家、第一时间、现场勘查、认为、加上、导致、自然、目前、采取、临时性、保护、具体、修复、正在、抓紧,等等。粗略匡算,这些结构性与描绘性的核心字词,占了整个篇幅的五分之一。
 
其中,大致又可归类如下:

一、强调客观因素:突然、天气影响、风化、侵蚀、自然;

二、突出主观行动:迅速、第一时间、赶赴、采取、抓紧;

三、展示工作流程:组织专家、现场勘查、认为、导致;

四、提供解决措施:临时性、保护、修复、方案、论证
 
兵将贵神速,战而无不胜。从突发事件到应急行动,从组织人力到现场勘查,从综合分析到初步判断,从临时措施到后续方案,这份文字材料的缜密和严谨,堪称教科书式的典范。与此同时,它又是面对公众作出适时交代的标准答案。

3.jpg

一番品读过后,生出几分疑惑。首先,真诚地向长假期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劳动者致敬。其次,在“石老人的头没了”的新闻过后,总感觉应有相关部门先来发声去抚慰人们或感慨、或伤心、或遗憾的心情,毕竟石老人早已装在岛城每个人的心底。然后,才是管理和技术等各方去商讨如何有效应对的问题。
 
文旅局的声明,开头即以“崂山区”作为行动的主体,除了表层趋向归咎于国际贸易惯常使用不可抗力的术语之外,找不出任何瑕疵的斑点和责任的分担。一系列的动作,犹如拉响警报之后的各就各位,在10:40发出微博之前,已得出事故发生原因的结论,并紧锣密鼓地展开下一步的工作。
 
不过通篇百廿八个字符的背后,到底组织了多少人力、延请了几位专家、花费多长时间赶到现场、携带何种勘查设备、如何研判受损程度、何以认定为常年所致、是临时性保护还是选择性防护、修复是否已有预案或是否可能或必要修复等,确是一个非专业人士而无以想象的鸿篇巨著的大场景。
 
事故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多家媒体也进行了全景报道和深度分析,其中包含对石老人的资源性保护从十几年之前就已着手等等的诸多新闻链接。回过头来再看,如此按部就班的工作到底是真正的未雨绸缪还是静候的无奈之选,以至“自然坍塌”后,还要再去“抓紧论证”某些“修复方案”。

忽然,想查查今天的黄历。一看“坍塌”的寅时,吉;微博发布的巳时、亦吉。再看涨潮10:20、落潮03:20的时间点,似乎又分别是接近发布和坍塌的难忘一刻。也就是说,石老人的上半部分坍塌之后,潮水是在慢慢上涨的。当专家们“赶赴现场”时,应当是趋于满潮的阶段。“现场勘查”是远望还是驾船、是靠近还是登攀,官方并未提及但结论已是妥妥地广而告之。
 
对于具体的地质年代,始终有些模糊的概念。石老人的存在具有跨越文明的历程,理当成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如今,在一个真正的老年节到来的前一日,石老人却悄然转身,像是给了世人全新的内涵。或许这就是专为重阳节而生成的一幅崭新图景,是在提醒人们应如何尊老、爱老、敬老、助老。
 
石老人终究不告而辞,如同回家过重阳节一般顺其自然。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也是自出生之后就在慢慢变老吗。只不过要从老达至石的境界,还得等到总有一日的海枯石烂与地老天荒。
 
2022.10.3


原载 rossen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不告而辞的石老人》 发布于2022-10-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