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说该书构思的精巧之处。要向孩子们宣讲生物知识,从何下手呢?作者想到孩子们人人必读的语文课本。课本中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动植物形象,就此入手,联系其知识背景,孩子们一定感到贴近亲切。此外还有一处明显的暗示,各门学科涉及的丰富知识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们之间往往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该书前言第五段,提醒读者明确生物界分类的基础知识。即七个等级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门、纲、目、科、属、种。比如,狮子和老虎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食肉目,猫科,豹属,只是种不同。
考察一组相关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之后,根据某种标准将其归组为不同的类别,即为划分。如果没有划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可能只是一堆混混沌沌的大杂烩。划分的同时,需要一步步逐个甄别,并抽象出其中的共有特征和运行规律。
人们的认识就此逐步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生物分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向下级层层条分缕析。类似树木向上张扬的枝桠,又像树木向下延伸的根系。生物分类基础知识的传播,给孩子们悄然灌输了划分的逻辑知识。
该书分为三大板块,动物篇、植物篇、索引。一般读物往往不太注重索引的作用。本书作为写给孩子们的科普读物,特意安排的索引板块,值得大加赞扬。索引的作用直观上仅在可以快速查找的应用层面。其实不然。索引同时是按照一定标准(如举世公认的拉丁字母排序规则)划分的分类方法,往往具有排列之外的其他作用。
“身边的小昆虫”开场白说:“体躯三段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一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它们,就是地球上生物界中最大的家族----昆虫。引号内的文字阐述了“昆虫”的基本特征,即“昆虫”这个概念的内涵。而下面的文字列举了若干常见的昆虫:蟋蟀、瓢虫、蚂蚁、蚜虫、蜜蜂等等,就是“昆虫”这个概念的外延。最后的“等等”二字表明这是一轮“不完全划分”。如果缺少“等等”二字,则犯了“不完全划分”的逻辑错误。
下面“蜜蜂王国的等级制度”一节,具体阐述了“蜜蜂”“蜂王”“工蜂”各自的特征,即其概念的内涵。同时也明确了其外延间的关系,包括包含关系、包含于关系及并列关系。润物细无声,逻辑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浸润到读者的大脑之中。
摇头晃脑的猫头鹰也是鹰吗?回答,不属于鹰科,而是鸱鸮科的一种鸟。作者围绕这个判断从多角度描绘,展开论述。再者介绍 寒号鸟不是鸟,而是哺乳纲啮齿类动物,学名叫“复齿鼯鼠”。正像鲸鱼不是鱼,熊猫不是猫,树袋熊不是熊一样,不能仅从字面上理解。
鸳鸯是一个合成词,“鸳”指雄鸟,羽毛鲜艳而华丽;“鸯”指雌鸟,全身灰褐色。接着介绍其行为特点,即从内涵方面展开叙述。可见定义离不开判断。
作者指出,天鹅与鹅、雁不是同一物种,但这三种动物都属于鸭科,所以亲缘关系比较接近。相关叙述都自然而然地涉及概念的定义和划分,既阐述概念的内涵又指出其外延,才能使小读者得到清晰明确的认知。
面对大千世界,每个学生都会不断提出许多“为什么”。比如,牛吃草为什么要“反刍”?长颈鹿不属于鹿科动物,但是也“反刍”。作者指出,虽然反刍动物通常是一些食草动物,但吃草的动物不一定都是反刍动物。这样的表述,非常明确地界定了一组可比较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避免了小读者的误读。每轮思考都自然离不开判断这种思维形式的正确运用。
在讨论为什么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时,作者顺手拈来俗语“物以稀为贵”。这就是三段论的“大前提”。因为野生大熊猫数量少、人工繁育难度大、存活率较低,所以它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侃侃叙述之中,自然流畅地灌输了三段论第一格的逻辑知识,达到润物细无声之效。
回答“老虎为什么是森林之王”,自然要遵循“充足理由律”才能让读者信服。这样的例子在该书比比皆是。
鸟类——飞行“先锋军”,蜻蜓——昆虫王国中稳健的“飞行家”,苍蝇——目光敏锐的“机灵鬼”,鸵鸟——“我是短跑运动员”;鲸——“海洋中的导盲仪”——这样表述的背后隐含着类比方法和类比推理的运用。小读者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又接受了逻辑思维的训练。这应当是每款科普读物的共同特点吧。
该书第二个板块《植物篇》同样充满逻辑思维的实例,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优秀科普读物在阐述某门学科的基本知识的的同时,生动形象传播了逻辑知识。这无疑也是广大读者的渴望和追求吧。
《小学语文里的生物世界》一书作者和小读者在写作和阅读中的互动给我们的启示值得交流、借鉴和永记。
张孝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