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守高丨日记一则(之三) - 世说文丛

赵守高丨日记一则(之三)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2009年×月×日 星期四 天气晴

天越来越长了,才5点多钟,天已大亮。稍一洗漱,步出家门,买了两袋鲜奶,顺便捎了张早报,扫扫大标题:中考、高考、美国通用破产、甲型流感、新式婚礼、歹徒在武大劫持人质、城市又开建几亿几亿的新工程;还有每天必不可少的体育文娱消息;×演员的八卦、花边。今天又多了条演员周杰撞翻出租车开溜的新鲜事,我对此不感兴趣,现如今人们的道德沦丧,素质低下,岂止几个演员?娱记们捞着根稻草胜过得了根金条,当然要大炒特炒了。八卦能换money,自然乐此不疲了。

我关心的是朝鲜,我们鲜血凝成的战友国家,今天又在鼓捣出什么玩意儿,除了核爆、导弹,还有什么吓唬人的家什。这世界就是怪,穷得连裤子都快穿不上,锅不都揭不开了,可就是造原子弹有劲,也不知是好吃好喝?你可别说,六方会谈,那些大国就得看他的眼色,联合国也奈何不得,“坚决反对”“坚决抗议”,人家连听都不听,你看牛吧?咱也不明白,这世界怎么搞的,整天经济危机还不够你忙活的?甲型流感还不够你受的,你捣鼓些那个干什么哎,不明白就不明白吧,这世界不明白的事还多着呢。你这个退休老头,衣食不愁就很好了,这种事该是你想的?

走在马路上,车辆也渐渐多了起来,沉寂了一夜的城市一下子醒了,车轮声,喇叭声,小贩的叫卖声,奏响了都市清晨奏鸣曲。我喜欢昔日的宁静,但这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奢求,像沙丁鱼罐头一样用水泥垒成的城市,交响乐还没开始呢,这仅仅是抒情的序曲罢了。不去生汽车的气了,抬头看看天空,天很亮,但乌蒙蒙的,像蒙了一层东西,现在百姓不烧煤做饭了,为何天空仍不晴朗?恐怕是汽车尾气造成的吧,谁叫你生活在城市里,多少喝点吧!西藏好,你去不了,将就着吧!

回到家中,吃饭吃药,唉,吃药也成了老年人的专利了,年轻时候看老岳父一天三顿按时一把一把的吃药还不理解,还不明白人老了非得吃那么多药,现在轮到自己了,真是悲哀啊!上午有个休学的学生跟我辅导语文,算是发挥余热吧,一老一少,忘年交,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又是写作,又是阅读,还加上读书,古文,生活还是蛮充实的。

下午,午睡起来,读点杂志,杂志太多了,似乎永远读不完,我还是比较喜欢文学读物,《收获》《当代》《十月》《小说月报》,还有时政综合刊物《生活》《凤凰》《南风窗》等等。不到晚上,晚报又送来了,尽管大报抄小报,又是一顿浪费眼珠子,周瑜打黄盖,还是恶习不改。不觉天就黑了,又好吃晚饭了,吃饭时看电视是我的不改的老习惯,大夫说影响消化,影响健康,管他呢,一举两得,“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一起抓,两手都要硬。
忙活忙活一天就过去了,这就是一个退休老人的生活,一个有养老金、衣食无忧的老人的生活。当然,我现在正在学电脑,这不,已经半夜了,我还在一个字一个字地“单指禅”地敲我的日记呢。

快写完了,读读,还是牢骚多,不满多,操心多,修炼了一辈子,就是做不到‘难得糊涂’,做不到“宁静淡泊”,做不到“啥都不管”,所以,自己是一个永远不合格的“人”。最后我想起了人们常劝我的话:一个老年人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个好心态。这是保证健康的最重要的一条。看来,我这一条一辈子也做不到了。

好了,夜深了,搁笔吧,这就是一个老人平凡无味的日记。



赵守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赵守高丨日记一则(之三)》 发布于2022-11-2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