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存丨谈谈非形式谬误 - 世说文丛

张孝存丨谈谈非形式谬误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所谓非形式谬误,就是在推理和论证过程中,不是由于违反正确推理的规则,而是由于语词、语句的歧义以及误用或然性推理、理由不充分引起的谬误。它与形式谬误一起,构成逻辑谬误的两大类型。

一、歧义谬误
(一)语词歧义的谬误
1.歧义谬误
(1)误用多义词。例如:“他父亲老了,他回家了。”
这句话既可以理解为:他父亲去世了,他回家奔丧去了;又可以理解为:他父亲年纪大了,他不在这里工作,回家侍奉老人去了。这样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
(2)误用同音词,例如:“出席座谈会的同志认为,在允许用人单位招聘和辞退工作人员的同时,也应该给个人以选择工作单位的自由和辞职的权力。”(《文摘周报》1984年6月22日)
“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而“权利”是指公民或法人依照法律、规章规定应享有的利益,与“义务”相对称。因此,此例中的“权力”使用错误。
(二)语句歧义的谬误
1.一语多解。例如:
1936年,广西军阀陈济棠在联名反蒋之前,命风水先生扶乩,乞求神明指引。求得“机不可失”四字。陈最后下了决心,以抗日为名,通电讨蒋。蒋不惜重金收买陈的部下。特别是陈的王牌广东空军,全体驾机投蒋。陈心如火燎,急请巫师扶乩,乩上照旧大书“机不可失”。这时陈才幡然悔悟。原来“机不可失”并不是说时机难得,而是提醒自已:飞机不可丢失。此例关于“机不可失”的两种解释,就是由于对语句的不同理解造成的。“机”或为“机会”或为“飞机”,两种解释都可以成立。
2.层次不清。例如:“三个中学教师的孩子参加了夏令营。”
请问:共有几个孩子?可能有“三个”。也可能是“三位中学教师”的孩子,那就恐怕不止三个。也可能是“三所中学”教师的孩子,那就更多了。之所以有以上不同理解,就在于词与词之间组合层次不确定。“三个”这个数量短语限制的对象有多种理解。这时由数量短语在多层次定语中引起的歧义。
3.停顿不当。例如:1983年春节后,四川某贸易公司从广州购进大批手表。由于运输延误,销售旺季已过,手表严重积压,遂向广州发电报,要求退货。广州复电云:“手表不要退回。”四川方面十分满意,立即退回。广州方面却认为对方违背协议和电文,向法庭提出起诉。他们对电文的解释是:“手表,不要退回。”而对方解释为:“手表不要,退回。”结果广州方面因电文歧义而败诉,蒙受重大经济损失。两种解释的不同,就在于停顿不同。

二、实质谬误
(一)运用或然性推理论证。例如:突尼斯前总统布尔巴吉曾不适当地突出个人。他手下有的人为了投其所好,大肆吹捧,竟在报上登一条题为《是巧合吗?》的消息。说的是南方干旱缺水,可是每当“最高战士”(即布尔巴吉)派人来视察后,总要下一场雨。报纸还把每次视察之后下雨的次数列了出来,然后写道:“如果不是总统给人们带来福音的话,难道会是巧合吗?”关于雨水形成的真正原因,气象学早已作出了圆满的答案。尽管视察和下雨多次先后出现,但这两种现象之间无任何本质上的联系,仅仅是偶然的巧合而已。
再如,大兴安岭发生特大火灾,原因是个别人违章作业。但有人却认为,费翔身穿大红袍,高唱《冬天里的一把火》才引出火灾。这是把风马牛不相干的两件事硬捏在一起,说是因果关系。
(二)理由不充足
1.论题变更。例如:“……现在我们再回到这个引起广泛争论的问题上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是否提倡‘大公无私’的精神呢?回答是肯定的,并且是非常必要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开诚布公、心平气和、以理服人的良好风气正在形成。这种良好风气的形成是非常不容易的。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解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历的几个阶段……”
看来,讨论的中心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是否提倡‘大公无私’的精神呢?”作者的论题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提倡‘大公无私’的精神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作者并没有扣住这个论题展开论述,却大谈其“良好风气”及“解放以来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历的几个阶段”,论题随意变更了,原论题并未得到证明。更有论题不明者,如有的广告不介绍产品,只宣传工厂占地多、厂房大、设备全。然而,产品质量如何呢?天知道。
2.论据虚假。例如:《雅谑》中有一则故事说:叶衡罢相归,一日病,问诸客曰:“我且死。但未知死后佳否?”一士人曰:“甚佳。”叶惊问曰:“何以知之?”答曰:“使死而不佳,死者皆逃回矣。一死不返,以是知其佳也。”这里,士人的回答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形式上是正确的。然而,作为其论据之一的假言前提是虚假的,因为死去的人根本无法再逃回来。
3.预期理由。例如:
周恩来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的引言部分批判“五子登科”时指出:“首先有个框子,非要人家这样说这样作不可,不合的就不行。有了一个主观的框子就据以去抓辫子,一切从他的主观主义、片面性、形而上学出发,也不经过调查,他主观上以为‘右倾’就断定为‘右倾’。对《达吉和她的父亲》,认为是‘温情主义’,先立下这个框子,问题就来了,就要反对作者的小资产阶级温情主义。”(《周恩来选集》下卷,第325-326页)
对《达吉和她的父亲》这部影片横加指责的人,就犯了“预期理由”的错误:先向壁虚构,定下“温情主义”的框子,然后就反对作者的“小资产阶级温情主义”。
4.强加论据
(1)不成理由
①因为考试作小动作的要扣分,所以不作小动作的要加分。
②因为烟草工业还存在,所以,吸烟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
以上两例论据皆为真,然而却根本推不出论题,不能证明论题为真。
(2)以人为据
为了证明某一论题为假,不借助于与论题有逻辑联系的判断为论据,而是一味抨击持这个论题的人名声不好,这就是人身攻击,表现为因人废言。如“看你这个丑模样,狗嘴还能吐出象牙?”
有个青年工人曾因偷窃被公安部门拘留过。释放后,他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一次,有个工人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致使产品报废。这个青年心疼地说了句:“真可惜。”那个工人竟反唇相讥:“还不如你这个贼?”
(3)以情为据
为了争取支持者,不是求诸严密的论证,而是企图调动感情因素,来干扰人们的理性思维。这就是“诉诸感情”。例如:
 ① 尽管某人的死于非命完全是由于他违反交通规则所致;但看他这死不瞑目的惨状,我们能不强烈要求给予巨额赔偿吗? 
 ②法官先生,这位年轻美貌的女人软弱无知,请看在她可怜的孩子面上,减轻对她的惩罚吧。
以上二例都是企图引起人们的怜悯,来掩盖其逆情背理的要求。
6.循环论证。例如:
甲问:“为什么你认为‘烟草’是一个词,而不是一个词组?”乙答:“因为《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烟草’这个词。”
甲又问:“为什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烟草’这个词?”乙答:“因为‘烟草’是一个词。”
在历史学研究领域中,曾出现过“以论代史”的说法。他们不是从丰富的史料出发,去抽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而是为事先立好的论题,千方百计寻找“论据”。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就从论题出发,臆造出似是而非的“理论”。然后再用这种“理论”充当“论据”去“证实”论题。这是典型的“循环论证”。

原载《青岛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1、2期



张孝存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孝存丨谈谈非形式谬误》 发布于2022-11-9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