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论语》里很多说法既无科学性、也无逻辑性,不过是没有说服力的“圣人语录”。
例如,著名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历来都很推崇,其实都是盲目的推崇。
这段话没有科学根据,所以没有普遍意义!不过是儒家文化圈的自作聪明。
大家特别看重的“五十而知天命”,虽然都看重,却都没有说出个让人信服的子曰来。李泽厚的《论语今读》也是与前人所言大同小异。
这句话应该这样解释:“我活到五十岁时才明白:人生的命运是天意,是上天的安排”。
但是命运是什么?孔子没有解释,他也解释不了这个问题。
如果人生都像孔子所明白的“五十而知天命”,那人活着,岂不是都等着“天命”安排行了?人努力还有什么用?
实际上,孔子一生的所作所为并没有消极地任凭天命的摆布。
他一生在诲人不倦中克己复礼不辍。这哪里是等着天命的摆布?
所以孔子的说法与做法,在这个问题上,并不一致。
问题的要害在哪里呢?在命运是什么这个问题上。
其实孔子一辈子也没搞明白命运是怎么一回事,他也不可能搞明白。
那么命运是什么呢?——以下是中国文化里没有过的解释:
命运就是无数的偶然因素连缀而成的人生经历。这些偶然因素来源于天。也就是上帝的安排。是人无法提前预知的;也是人无法左右的。
这些偶然因素可能是人生的转机或机遇。或者相反。
人面对命运唯一的选择是“以不变应对万变”。
所谓万变就是偶然因素带来的转机或机遇。“不变”是什么呢?
“不变”就是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与能力“不变”,通过阅历磨炼自己的意志力“不变”。
人上学十二年或十六年甚至很多年中的努力奋斗“不变”。
考大学是自己命运中的一次转机或机遇。这样的机遇以后可能还会遇到。只是看你是否有过“不变”而有能力迎接转机或机遇罢了。正是在这个以“不变”迎接机遇的意义上说,命运是可以自己掌握的。
祁萌之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