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宣丨自然、人、社会速写(词四十首·之三十八) - 世说文丛

张宣丨自然、人、社会速写(词四十首·之三十八)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流民图》_副本.png

三十八、长生乐·流民图

满腹悲鸣代众号,长卷领风骚。
狠毒倭寇,进犯似鹰枭。
百姓流离失所,备受煎熬。
携老扶幼,凄苦跟随难民潮。
煌煌巨制,展出遭削。
倭人禁展呈刁。临劫难,人共画沦漂。
失而复得天佑,残卷冀长昭。

注:
《流民图》是现代画家蒋兆和历时两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中国人物画。该画纵2米,横27米,塑造了一百多个无家可归、四处流浪、处于社会底层的劳苦大众形象,描绘了战乱中劳苦大众流离失所的惨状,记录着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流民图》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宏篇巨制(残存的上半卷现藏于中国美术馆,下半卷已经遗失)。蒋兆和(1904—1986)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
蒋兆和于1941年开始构思《流民图》,1943年完成了这幅画。为了完成这幅画,他赴上海、南京等地体验沦陷区的生活。看到在日军铁蹄践踏下的百姓“人不为人”的生活情景,画中背井离乡的农民、工人、知识分子,以及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奏响了战争年代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交响曲,堪称在那个黑暗不见天日的时期,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1943年10月29日,此画易名为《群像图》在太庙免费展出,但几小时后,就被日本宪兵队勒令禁展。1944年,此画在上海沦陷区展出两周,反响强烈,日本方面随即干涉,借故取走《流民图》,从此下落不明。1953年,半卷霉烂不堪的《流民图》在上海被神奇地被找到了,回到蒋兆和手里,但整个长卷已经残缺不全。“文革”中,《流民图》被定性为“反共卖国的大毒草”,险些销毁。蒋兆和也备受煎熬、心力交瘁,低着头过日子。“文革”后,这幅残破的画在人民美术出版社仓库角落被发现。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作出结论报请文化部党组批准,始获评定,称其为“现实主义的爱国主义作品”。1998年蒋兆和夫人萧琼将此残卷捐献国家。


张宣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宣丨自然、人、社会速写(词四十首·之三十八)》 发布于2022-11-14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