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周丨有田不归如江水——读苏轼两首七古 - 世说文丛

学周丨有田不归如江水——读苏轼两首七古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背景

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比较了他心中的三位大诗人,云:“李诗如高云之游空,杜诗如乔岳之矗天,苏诗如流水之行地。”意思是,李白的诗像辽阔天空飘荡的游云,不拘形迹,洒脱飘逸;杜甫的诗像高山矗于天边,浩渺高远,令人敬仰;而苏轼的诗如行地之水,随意赋性,自然流畅。七言古诗最能代表苏轼这种风格,读苏轼早期创作,七古最能让他挥洒才情,他诗集中第一首《郭纶》便是七古,这类诗“今试平心读之,大概才思横溢,触处生春,胸中笔卷繁富,又足以供其左旋右抽无不如志。其尤不可及者,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棃,快如并剪”。(瓯北诗话)苏轼的才华令人难以企及,他稍有情思便提笔泄意,触处生春,行云流水,毫无拘束,这也是个性使然。宋熙宁四年(1071)他得罪当道,外放杭州,表兄文同(与可)专门捎信,叮嘱他“北客若来休问事,西湖虽好莫吟诗”(送子瞻倅杭)。可是,苏轼哪里能按耐得住写诗的激情,离开京都,一路走,一路写,单单熙宁四年十一月初三一天之内就写下两首七古,且都精彩至极。真像他自己说的:“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余。以为宁逆人也,故卒吐之。”(苏轼《思堂记》)未曾经历大磨难的才子,渴望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其诗中,因此这样的诗最为酣畅淋漓。

先来看看苏轼是怎样被外放的吧。神宗熙宁二年(1069),苏轼丁父忧结束回到京师,王安石已主持朝政,苏轼毫不犹豫站在反对一方,上书神宗疾言新法弊端,引起王安石强力回击,甚至不惜用上“下三滥”手段,《续资治通鉴长编》熙宁三年(1070)七月丁酉,纪事注文引林希《野史》:“王安石恨怒苏轼,欲害之,未有以发。会诏近侍举谏官,谢景温建言,凡被举官移台考劾,所举非其人,即坐举者。人固疑其意有所在也。范镇荐轼,(谢)景温即劾轼向丁父忧归蜀,往还多乘舟载物货、卖私盐等事。安石大喜,以三年八月五日奏上。”后来查无实据,这番举报也就不了了之。谢景温为王安石妹婿,被拔擢为侍御史,得力于王安石援引,他天资奸佞,迎合安石意,弹奏苏轼,尽管弹劾官员是其职责范围,但由他出面,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当时“士论无不薄景温云”即是明证。新旧两党势同水火,党争蔓延朝野。熙宁四年,司马光上书推荐苏轼,未获上允。苏轼深感在朝被排挤之势日剧,乃乞外补。他在《与堂兄》书信中写道:“上批出,与知州差遣。中书不可。初除颍倅,拟入,上又批出,故改倅杭。杭倅亦知州资历,但不欲弟作郡,恐不奉行新法尔。此来若非圣主保全,则虀粉久矣。”忧惧之深跃然纸上。熙宁四年(1071)辛亥八月初,苏轼出汴京,十一月底才到杭州,一路之上,苏轼没有遵守表兄嘱咐,留下若干诗篇,十一月初苏轼路过镇江,十一月初三日一天,写了两首七言古诗:《游金山寺》和《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游金山寺》读解

《游金山寺》

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
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
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
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这首诗,以“江水”贯穿首尾,以“乡思”作为寄托。整首诗在结构上体现着有无相生、两两相形的特点。“有”是为实写眼前所见;“无”即是虚写心中所感及耳中所闻。全诗二十二句,可分为三个层次,前八句为第一层,交代作诗缘起,描写金山寺山水形胜。开头两句“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即一虚一实,一无一有,起笔奇横不凡,写尽苏轼作为蜀人满满的自豪感和数年宦游的由衷慨叹,晚清宋诗派人物陈衍对此有“一起高屋建瓴,为蜀人独足夸口处”(《宋诗精华录》卷二)的高度评价。诗的第三句“闻道潮头一丈高”,是“无”,是虚写,因为是“闻道”,而非亲眼看到。第四句“天寒尚有沙痕在”,是“有”,是实写,因为是眼前所见。第五句“中泠南畔石盘陀”,是“有”,是实写,是眼前看到的景象。第六句“古来出没随涛波”,“古来”涵盖古今,有大跨度的时间概括,虚写兼有实写。“出没随涛波”,是实写眼前之景,又是想象中的过去之景,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间。第七句“试登绝顶望乡国”是“无”,因为“乡国”望而不得。第八句“江南江北青山多”,是“有”,是眼前所见。景物情怀,融为一体,虚实相间,空灵驰骤,笔势跌宕,挥洒自如。
第二层为中间十句,写诗人登眺所见的夕阳胜景、夜晚的江心炬火以及自己的疑惑和思索,也是有无结合、虚实相生。微风轻漾下,江面上像靴纹一样的微波细浪,半空中如鱼尾一般的赤色晚霞,景色瑰丽奇特,炫人眼目。难怪山僧要苦留诗人看落日,金山寺的江上夕阳的确值得一看。苏轼擅长比喻,诗中以靴纹比喻粼粼细浪,以鱼尾赤比喻重叠如鱼鳞的红色晚霞,新颖独特。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八句“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二更时分新月消失之际,天空、江面和金山都是一片漆黑之际,突然看到静静长江江心好似被巨大的炬火照耀,飞腾的火焰照得山中栖息的鸟儿纷纷受惊飞起。苏轼所见的江心炬火,古人称之为“野火”“阴火”,认为是海水随着阴晦变化而生的现象。《太平广记》引《岭南异物志》:“海中水遇阴晦,波如然火满海,以物击之,迸散如星火,有月即不复见。”现代科学把这种自然现象解释为磷火,也有认为是海中某些会发光的浮游生物聚集水面而形成。不管哪种解释,漆黑夜色中突然光焰照山,惊动栖鸟,总是一种触目惊心的景象。这样一番奇景被偶来金山的苏轼见到,并写进诗里,以至于后人附会,说苏轼曾见到外星人。接下来,诗人回到卧室依旧是心中难以平静,“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难不成自己见到了江神?百思不得其解。诗境由奇转幻,充满神秘。
诗作的最后四句为第三层,抒写此游感慨,表露心迹。“江山”二句,是写苏轼以为江神显灵警示他归隐。巧妙地由自然景象的描摹转入了主观情绪的抒写。最后两句暗用指水盟誓的典故,表达归隐的决心。《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公子重耳谓其舅子犯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黄彻《溪诗话》卷八评论这句诗说:“盖与江神指水为誓耳。句中不言盟事者,乃用子犯事。指水则誓在其中,不必诅神血口,然后谓之盟也。”意思是说,苏轼的这句诗化用《左传》中的典故,誓在言中,不露痕迹。这样的结语是自省也是自勉。清代纪昀对这一结尾如此评说:“结处将无作有,两层搭为一片,归结完密之极,亦巧便之极。设非如此挽合,中一段如何消纳?”(《纪评苏诗》卷七)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一般认为表达了诗人的思乡归隐之情。写作这首诗时,苏轼三十六岁,正是盛年,此时他真有坚定明确的归隐之志吗?结合苏轼的生命历程和仕宦轨迹,答案是否定的。传统社会的文人们一般都受“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影响,仕途遇到挫折,几乎本能地就会想到归隐。而故乡,则是庇护心灵的首选之地。苏轼也不例外,这首诗中,他就表达了思乡之情,而且情感真挚。然而,苏轼在葬父离蜀后,再也没有回过眉山,他才是真正的乐不思蜀。他到杭州后写下“家乡无此好湖山”的诗句,他还多次表达:“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将漂泊动荡的生活视为人生的常态,“此心安处是吾乡”乃是他旷达自适、随遇而安心态的写照。纵观苏轼一生,归隐只是话头,尽管苏轼思想兼具儒释道,但儒家的用世精神始终占据他思想的主流,是一位心系天下,有着强烈用世精神的文人,他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句被神宗读到,这位皇帝不由得感慨:“苏轼终是爱君。”这才是真正读懂了苏轼的人。再回到这首诗上来看,最后一句“有田不归如江水”,这句指水盟誓,貌似决绝。但是这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有田”。可以认为归隐,并不是当下的行动指南,而是一个对未来的许诺。至于当下,则是“我谢江神岂得已”,终究身不由己。仅仅是在郁闷心境下,有一点点仕、隐之间的矛盾纠结,是一种姿态罢了。事实上,苏轼后来有田,也并没有归隐。《东坡志林》卷二《买田求归》记载说:“浮玉老师元公欲为吾买田京口,要与浮玉之田相近者,此意殆不可忘。吾昔有诗云:‘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今有田矣而不归,无乃食言于神也耶?”有田的苏轼食言江神了。
这首诗押韵也有特色,前十二句,四句一换韵,押仄声、平声,再转仄声前后三次第。后十句,两句换一韵,句句押韵,平仄相间,诵之旋律、语气急促顿挫分明。纪昀称赞这首诗:“首尾谨严,笔笔矫健,节短而波澜甚阔。”(《纪评苏诗》卷七)翁方纲也说这首诗:“苏公脱出实境来,神妙遂至不可测。古人之善于变化如此。”(《石洲诗话》卷二)因此这首《游金山寺》是当得起苏轼七言古诗的代表作。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读解

《自金山放船至焦山》

金山楼观何耽耽,撞钟击鼓闻淮南。
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
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
我来金山更留宿,而此不到心怀惭。
同游兴尽决独往,赋命穷薄轻江潭。
清晨无风浪自涌,中流歌啸倚半酣。
老僧下山惊客至,迎笑喜作巴人谈。
自言久客忘乡井,只有弥勒为同龛。
困眠得就纸帐暖,饱食未厌山蔬甘。
山林饥饿古亦有,无田不退宁非贪。
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
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

清乾隆帝在《唐宋诗醇》是这样比较苏轼写于同时的两首七古的:“《金山》作已极登高望远之胜,故《焦山》作只写见闻歌啸之景。彼以雄放称奇,此以闲寂入妙。结处‘无田不退宁非贪’则又为前篇‘有田不归如江水’之句进一解矣。” 这位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的皇帝,对这两首的评价还是有见地的。纪昀论及这首诗,认为:“布局有波折,语亦脱洒。”(《纪评苏诗》)
这首七古一、二两句略写游金山寺之情形。“金山楼观何耽耽”,承接《游金山寺》“中泠南畔石盘沱”句。“撞钟击鼓闻淮南”,写寺院晨钟暮鼓,其声远播淮南之地。金山言毕,笔锋转入与之对峙之焦山。“焦山何有有修竹,采薪汲水僧两三”,与金山之崇阁险石,洪钟大鼓相比,焦山仅有落落修竹,寂寂寺僧。“云霾浪打人迹绝,时有沙户祈春蚕”,沙田由江水冲积而成,土地肥沃有农户经营农桑。焦山云霾在空,长浪逐空,拍岸击石,环境如此之劣,故而绝少人迹,偶有江上沙户,于此祈求春蚕无灾而已。关于焦山之险,苏辙有《和子瞻》诗,云:“金山游遍人焦山,舟轻帆急须臾间。涉江已远风浪阔,游人到此皆争还。山头冉冉万竿竹,楼阁不见门长关。”而苏轼仅以“清晨无风浪自涌”,托出焦山之险。和苏轼同行诸人登览金山之后皆已回转行程,而他因留宿金山而不访焦山,心下有惭,决意独自前往。“赋命穷薄轻江潭”,表示不惧江潭之险,只自独往,本是豪情所致,反言“赋命穷独”,则言是因己身本贱,不足怜惜。这是继续宣泄因自己直言批评新法,遭毁非议,只得外任,故而有此一行,有暗喻仕途之意。虽则浪险如此,他却“中流歌啸倚半酣”,吟啸自若,倚楫半酣。已而舟至焦山,诗人弃舟登岸,老僧惊而下山相迎:实是惊险之地,施主如何来此?惊罢即喜,而相与畅谈。此“老僧”,诗人自注“中江人也”,中江在四川,故此云僧作“巴人谈”。巴即蜀之代称。以下数语即是诗人记老僧所谈内容。老僧久客于此,乡井何方,已然相忘,惟有此青灯古寺相与为伴。“同龛”语出《法帖·褚遂良书》“久弃尘滓,与弥勒同龛”。困倦之时,就眠纸帐,亦感暖意;三餐若饱,食有山蔬亦甘。虽宿简食陋,亦是安之若素。山林之寺,忍饥而卧古亦有之,此虽无田,我亦能饱,故长居此地,并非我心存贪念,实是慕此山林雅趣,有心归隐所致。末四句是诗人抒其决不弃直以从枉,屈身以事人之志。“展禽虽未三见黜,叔夜自知七不堪”二句连用典故,展禽虽曾三次见黜,而诗中却说“虽未”,是以反其事而用,意谓:即便展禽未见黜罢,其正直光明之志亦未有丝毫相异。展禽即柳下惠,《论语》中记载展禽生性耿直,不事逢迎,得罪权贵,曾连三次受到黜免,很不得志。有人劝其离开鲁国另觅新君,他说:“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叔夜是嵇康的字,嵇康与山涛同为“竹林七贤”,因恶乱世而归隐不仕,后山涛依附司马氏得获高禄,欲举荐嵇康。嵇康因此作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信中以戏谑之笔言其于官场有“必不堪者七”,诗人用此典亦申明归隐之意。末二句云:行当投劾谢簪组,为我佳处留茅庵。表示愿弃官而去,留宿草庵。上面已经分析苏轼对归隐的的心结,此处无非是上述郁闷情绪的延续,不可当真。 近代诗人陈衍在《宋诗精华录》中,品评道:“后半用意平常。” 大致符合情理。一气写下两首,饶是才大如苏轼,至此诗情与才力也有点强弩之末的意思。




于学周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学周丨有田不归如江水——读苏轼两首七古》 发布于2022-11-27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