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勇丨故纸堆里的“大学”印记 - 世说文丛

张勇丨故纸堆里的“大学”印记

特别声明:本文丛作品多为原创,版权所有;特殊情况会在文末标注,如有侵权,请与编辑联系。

1.jpg

收藏天地,无所不包。当废品杂物熬到一定年岁时,说不定它们也是另类的档案资料。
 
1983年3月下旬,“青岛滨海职业大学”成立。一枚老信封上的收件人,就是现在听起来颇为陌生的滨海职大。当年,为发展岛城的高等教育事业和培养“四化”建设的人才,青岛滨海职业大学经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是一所收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地方性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
 
比青岛的建校时间早两个月,济南职业大学于1983年1月获批创办。它是山东省第一所收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地方院校。由此不难发现,青岛组建市属职业大学的步伐与省城济南紧密相连。而“收费、走读、不包分配、择优录用”的四项原则,基本上是那个年代学校得以运行的一大特色。
 
2.jpg 26中已找不到当年的印记   网络图片

从简短的介绍看出,青岛滨海职业大学归属青岛市直接领导。学校的规模1500人,学制2-3年,暂设工业企业管理、机械工程、财务会计、法律、农学、外语等六个专业,招生对象为本市户口的非在职高中毕业生。
 
可见,滨海职大的招生对象具有显著的特征。一是本市户口,它限定了生源的范围;二是非在职人员,这是保证全日制学习的前提;三是高中毕业生,即只有完成高中学业才有报考的资格。至于面向的高中毕业生是应届还是往届,这里并未明确表述。
 
据志书记载,1983年10月平度县和莱西县划归青岛市管辖后,全市的区划包括市南区、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沧口区、黄岛区和崂山县、即墨县、胶县、胶南县、莱西县、平度县。如此说来,所谓“本市户口”加“走读”的特点,将学生的来源指向市南、市北、台东、四方、沧口的市区范围。
 
3.jpg

待至1983年秋季开学时,也就是在青岛滨海职业大学独自运行半年左右的时间后,学校的名称更改为“青岛职业大学”。遗憾的是,老信封背面的邮戳无法辨识日期。这封来自“济南职业大学”,收件方“青岛滨海职业大学教务处”的公函,原则上也是1983的年代。而“26中内”的双斜线标注,明显是在提示邮局和投递员,滨海职大所在地是青岛第二十六中学的校址。也就是说,青岛滨海职业大学和青岛职业大学,是借用京山路18号的26中得以开门办学的。
 
3.jpg

1986年青岛邮电局编印的《’86青岛电话号簿》的“大专院校”一栏,“青岛职业大学”在列,并且登记了京山路18号的校长室、办公室、教务处、行政处以及京山路26号的试验工厂等五部电话信息。
 
4.jpg

同在1986年,红色印章为“青岛职业大学”的聘书,颁发给了江西路“山东省外贸学校”的方积中副教授。红色塑料封皮的聘书内页,沿用“青岛滨海职业大学”字样的印刷格式。在“一九八六年九月”的日期落款处,原先的“滨海”二字已做一笔涂掉的简单处理。受聘人方积中先生是岛城外贸行业的老前辈,他在1988年晋升教授,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5.jpg

此份青岛职业大学聘书签发之时的1986年,京山路18号已成为1985年7月国家教委同意建立“青岛大学”、并于同年开始招生的青岛大学的大专部。就在这年7月,青岛大学在大麦岛的高教区奠基。新闻图片显示,“1985年7月6日,青岛大学举行奠基典礼。省长李昌安、市委书记刘鹏和驻青部队首长为奠基石培土”。同年9月,青岛大学首批本科新生报到入学。
 
青岛职业大学,由青岛滨海职业大学而来。青岛职业大学与青岛大学两者的关系,可从1984年12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下发的文件,即“同意在青岛职业大学的基础上筹建青岛大学”的陈述得到对照和印证。与此同时,筹建于1984年的青岛大学,还被认为是青岛的第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10月21日至2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青岛视察。期间,他为正在筹建的青岛大学题写了校名。“青岛大学”这四个行书大字,自1984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 

6.jpg

以济南职业大学寄给青岛滨海职业大学的信函为线索,中国人民邮政8分的外埠邮资到1990年7月底调整为20分。当贴有“上海民居”邮票的信件流通时,青岛大学的地址还是“湛流干路103号”。103号与湛流干路11号的青岛市人民政府,大约有四公里远的距离。
 
7.jpg

1996年12月国内邮资再次调整,本埠和外埠的资费标准统一为50分。从实寄封中还能发现,学校的地址逐渐转化为宁夏路、宁夏路南端,最后是宁夏路308号。
 
当青岛滨海职业大学存续时,如今已达5545米长的宁夏路刚刚修建路基。青岛大学奠基的前后,延安三路山东路区间的宁夏路西段开始实施拓宽改造。到了1989年,山东路至南京路口的宁夏路路段铺设起沥青混凝土的路面。次年,南京路至湛流干路的黄沙路面已正式铺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青岛大学地址的变换,也是其成长过程的一段清晰印记。
 
8.jpg

有趣的是,一枚1993年的青岛大学艺术信封背面,既可看到当年独立的青岛大学的校徽式样,还有封口舌头处的“这么多记忆 成长最不易”的温情话语。是啊,走过整整的三十八年,记忆是不是更多、成长是不是更令人振奋呢。
 
9.jpg

再看方积中教授聘书的开篇页面,“毋忘团结奋斗 致力振兴中华”的两句话,正是1983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在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的殷切期望。历史的巧合,时代的责任,似乎在青岛职业大学和青岛大学之间,画上了一道跨越时空的完美连线。
 
2022.12.5



张勇更多作品
世说文丛总索引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转载或复制请以 超链接形式 并注明出处 世说文丛
原文地址: 《张勇丨故纸堆里的“大学”印记》 发布于2022-12-6

切换注册

登录

您也可以使用第三方帐号快捷登录

切换登录

注册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sitemap